第227期【领读师】昌黎县教育系统第三届领读者联盟

发布于 2021-03-31 07:02

 阅读“悦”美【领读师】第17期 

            ——领读《红楼梦》

  昌黎县第二完全小学/王秀娟

     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与书籍同行,让课堂充满智慧,让教育浸润书香,让生命充满绿意。

    “领读师”栏目的开展 ,旨在引导教师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在梳理中联系实际、在分享中表达观点、在书香中受到感染、在交流中愉悦心灵,从而更好地陶冶教师专业情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学术生态,促进教师自身成长。

 

  王秀娟,昌黎县昌黎镇第二完全小学教师。毕业二十几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用自己的行动和自己的心去教育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快乐、获得成功”是她的教育信念。


亲爱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今天的领读师,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书目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作家曹雪芹花费了十年心血铸就的一部文学巨著,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情世俗,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红楼梦》 开头就很新奇,用女娲补天这个众所周知的神话故事作为开头,一下子就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让人按耐不住好奇心地往下翻看,一首好了歌寓意深刻,道出了人世沧桑,为整部小说伏下了悲凉的基调。

在《红楼梦》中,除却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其他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这众多的人物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囊括了时间各色人形,令人叫绝。

林黛玉的“娴静时如名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王熙凤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湾柳叶掉捎眉”等等,一下子就把各种人物的形象、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鲜明生动,彷佛这一个个历史人物就近在眼前,娓娓叙述着他们生平的故事。

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红楼梦》主要运用了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两种语言方式,尤其是人物语言的高度个性化、生活化以及巧妙运用歇后语及诗词等方式的效果,使作品的人物语言既通俗晓畅,又委婉细腻,雅俗共赏,可以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先生对人物语言艺术的驾轻就熟,使得书中生花妙笔俯拾皆是,且往往看来都是信手拈来,毫无雕琢之感,让人惊叹不已,艺术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也是我百看《红楼梦》不厌的原因。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真是说不尽红楼,道不尽红楼,每阅一回红楼梦,便多生一种人生的情怀。

 今天的“领读师”要跟大家说

              再见了!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书香浸润心灵!

策划|昌黎县教育系统领读者联盟编辑部

                           主编 |  赵艳霞

                           审稿 |  卜艳华 

                            编辑 |  田小红

                            审核 |  赵艳霞

                            发布 |  梁兴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