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湾区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回顾
发布于 2021-03-31 11:31

由全球绿色发展联盟(The Global Green Development Alliance, GLOGDA)和全球华人电力与能源协会(Global Chinese Power & Energy Society, GCPES)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IEEE PES中国智慧乡村委员会协办的主题为“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新能源发展”(Global Climate Change, Low-Carbon Economy & New Energy Development)的全球湾区绿色发展高峰论坛(Global Bay Area Green Development Forum 2021),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28日举行。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线下主会场设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的广州南沙珠江三角洲世贸中心大厦,线上专家来自中、美、欧三地),配备了基于Zoom平台的中英双语同声传译,线上、线下并行进行和实时互动,并基于百度直播平台面向全球直播。
我们诚邀了来自全球电力与能源工业界和学术界包括院士和教授、专家在内的杰出演讲者,分享他们对中国、美国和欧洲未来能源转型的见解和愿景。包括7个精彩的主题演讲、40分钟的专题研讨、100分钟的圆桌论坛,以及听众问答环节,本次论坛频频交流思想的火花。
图1 开场嘉宾亮相
本次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全球华人电力与能源协会(GCPES)主席陈皓勇教授在现场主持,由全球绿色发展联盟(GLOGDA)会长、IEEE PES中国智慧乡村委员会主席张晓枫博士在线主持。
图2 陈皓勇教授开场致辞
陈皓勇开场对各位主题演讲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随后他提出,在《巴黎协定》签订5周年、美国也重返《巴黎协定》之际,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净零排放已成为各国共同的梦想,目前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他指出,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破解重要全球性问题的必由之路,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费模式、能源结构和效率,才能向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迈进;要实现清洁能源转型,以替代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利用,而目前风能、太阳能等发电成本正逐步降低,全球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这为电力能源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机遇。最后,他呼吁各方携手合作,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求“健康、绿色、和平”。
最后介绍一下全球绿色发展联盟,是在美国旧金山湾区的非营利机构,致力于用更清洁的能源,更好的医疗保健,更健康的环境来重塑这个世界,为科学和慈善而运营。全球绿色发展联盟有长期的积累与影响力,与中美健康峰会,以及硅谷能源峰会,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机构合作。她表示很开心能看见各国新能源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新能源发展问题,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积极交流当下各国面临的气候问题与解决方法,最后预祝这次论坛举行能够圆满成功。
图3 张晓枫博士开场致辞
Shay Bahramirad博士是Quanta Technology副总裁和IEEE PES副主席,她负责协助城市和公用事业公司对其资产、运营和服务进行针对气候变化的风险评估,并负责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投资,也做了精彩的开幕致辞。
DanielKammen,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能源与资源管理部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GLOGDA战略顾问,科曼博士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众多报告的主要作者,主要编写的报告《气候变化2007》评估了人为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从而成为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者之一。他提出减少中国上空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对于减少碳排放、提高空气质量和阻止冠状病毒的蔓延有重大意义。分析了“新冠肺炎”对能源利用和排放的影响,认为灵活可变的可再生能源会在2050年的调度中占主导地位。
图5 DanielKammen教授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2:全球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6 Saifur Rahman教授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3: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运行关键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朱继忠教授(IEEEFellow, IET Fellow)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背景引入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接着介绍了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技术方法,指出完成能源互联网需要物理互联、信息互联和商业互联紧密配合。最后总结:建设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可以帮助打破传统能源系统之间的障碍,应对新的挑战,并提高整体能源效率;综合考虑多能量、多时间尺度、多智能体、多区间的特性,要求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协调优化和运行;以及可以利用需求方的灵活性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图7 朱继忠教授主题演讲
在中美绿色发展主题演讲结束后,全球绿色发展联盟副会长王钦博士,主持了40 分钟精彩的专题研讨,嘉宾们妙语联珠热列讨论。
午间,陈皓勇教授主持了以“新能源技术,产品及市场前景分析”为题的圆桌论坛,广州深蓝汽车公司CEO王伟先生介绍了他们正在研发的A00级电动汽车,这种电动汽车更加实惠、安全、可靠,也考虑采用4860型氢电池,可能大大减轻电池的重量。
图8 王伟先生圆桌论坛发言
接下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技术负责人蒋宇博士对国内典型省级电力市场运营情况作了基本介绍,他介绍了现阶段中国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的组织情况:第一,交易品种多向开花,夯实中长期交易压舱石地位;第二,交易机制灵活稳妥,研判市场态势化解偏差风险;第三,市场建设创新思维,可调负荷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第四,年度交易再创新高,确保市场化发用电总体平衡。
图9 蒋宇博士圆桌论坛发言
下午是中欧绿色发展主题演讲,来自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的赖来利教授(IEEE Fellow, IET Fellow)从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给能源带来压力入手提出了智慧城市,引入了智慧出行的概念。他向大家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近些年来的储能数据,并初步预测了国家电网未来的储能装机容量。他说,挑战和机遇并存,随着全球合作,未来必将实现更美好的变化。在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传统燃料不容易输送,而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供应安全。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紧密交流、共同努力。
图10 国家电网未来储能装机容量预测
主题演讲5:全球碳市场及其在实现全球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国际知名的绿色核证公司GreenCert副总裁Stan Kolar先生表示要要坚持《巴黎协定》所提出的“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内,并致力于实现1.5摄氏度温控目标”,各国准备更新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对于实现《巴黎协定》这个目标至关重要,为碳定价的势头正在增强,以此作为降低排放和推动投资的一种手段。充分强调了碳价的重要性,介绍了政府强制的市场和志愿的不受监管的碳市场对于碳排放限额的不同反应。
图11 强制市场和志愿市场
法国阿海珐首席科学研究员、法中能源协会主席张志成先生详细介绍了欧洲能源转型、脱碳、去煤的历史进程,提出欧洲能源转型下一阶段的挑战将是供暖和交通领域的可再生能源转型。欧洲已经成为了绿色科技的领导者,尤其是在大功率氢能和海上风电方面的技术全球领先。也简单介绍了法国零碳能源转型的过程,法国能成功转型离不开它的自然条件的优势,法国具有长期发展可再生能源离岸风力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且拥有世界第二大海洋专属经济区等。最后提出中国实现零碳能源转型必须要经过5个发展时期,但只要不断做出努力,终将转型成功。
图12 中国实现零碳能源转型的5大发展时期
最后,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杨苹教授(风电控制与并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以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2016年发改委《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根据,指出当前正是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好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她详细介绍了能源互联网可为不同的电力市场主体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综合能源服务,具有灵活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指出能源互联网的两大核心是装置和数据,非侵入式数据采集装置构建能源互联网的最佳基础设施,采集对应实时能量流的电气参数为大数据挖掘、云计算打下坚实基础。
图13 杨苹教授主题演讲
图14 会议结束后现场主持及工作人员留影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