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纳鞋底做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发布于 2021-04-03 10:15
纳鞋底做鞋 (高家) 康君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辛丑年二月初八晚上,我们在舅舅家摆龙门阵。我们摆到了犁田、水车翻水、打草鞋、纳鞋底…..这些过去常见的情景,在我记忆的深处早已模糊甚至遗忘,如今在老人们的叙述中才逐渐被唤醒,并清晰起来。
而最能唤起我们记忆的,是一件件古老的实物。幸好它们大多还在,静静地躺在祖屋里,布满了灰尘,有的还被白蚂蚁所侵蚀而毁坏,比起木件和竹编的容易朽坏,那些铁件,虽然表面生满了锈,但还不至于被锈坏。
“绳儿陀”就是这样的老物件。这是过去家家户户都必备的,用来搓纳鞋底的麻绳的工具。我家舅母说,这个叫“麻儿陀”;母亲却说,叫“绳儿陀”。据说,有的还叫“钻儿陀”,大概是叫法不同吧。我的理解是意思都差不多,搓麻绳儿的。形状倒和陀螺相似,原理也是一样,只不过它是细铁杆穿过一个小转盘组成的。转盘是在靠近中间位置,有圆形的,我家现存的转盘是八角形,每边长约2.5厘米,厚约0.4厘米,每对边距约为6厘米;铁杆长约22厘米,最大直径约0.5厘米,下部长约9.5厘米,上部长约10.5厘米,上部逐渐收细,到顶部弯成一钩,作为套麻绳用。
搓麻绳所用的麻有两种:黄麻和白麻。白麻品质较好,黄麻次之,但一般都用黄麻,因为价廉。我们家乡产麻较少,因为品质不佳。民国版《仁寿县志》虽然记载了本地“绩线、造绳,亦可织布”的火麻,但“麄(粗)劣不堪”,所以大多购自温江和崇州。
整个绳儿陀显得轻巧,操作起来很方便。将一条黄麻固定在绳儿陀转盘上面的铁杆底部,然后缠绕在顶部的钩上,左手捻住麻,要搓的这段麻大概10厘米左右,右手捏住铁杆下端,往右大腿外侧向前上使劲搓几下,离开大腿,绳儿陀开始旋转,麻被绞成了一股,直到不大转了,左手将这股绳缠在铁杆上部。然后再重复同样的程序,直到成了一圈圈线锭子,再将线锭子“回”下来,缠在左手掌上,然后将线对折,线头固定在铁杆上,在右大腿上向后搓,这样两股绳就形成了一股麻绳。
搓麻绳的经验,搓单股是要向前方向搓,合股的时候,一定要反方向搓,才能成一股,这也是我们小时候至今搓草绳怎么都不能拧成一股的原因,直到这次,看见老母亲亲自操作,才恍然大悟!
另外,在搓一股麻绳时,要掌握好力度,这样才能紧致,否则,就是松垮垮的,这样纳鞋底是不行的。老母亲说,小时候在夏天的时候搓麻绳儿,往往把光腿搓破皮,冬天有长裤才好一些。麻绳一定要粗细得当,才能在纳的时候省力,因为锥针钻的眼子差不多是一样大的,麻绳粗了,不容易穿过,进退都难。遇到这种情况,黄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用麻绳勒几下,就容易穿过了。
黄蜡,就是从蜂箱里提炼出来的,它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使生涩的麻绳变得光滑起来。
纳鞋底不是轻松的手工活,毕竟是密密麻麻一针一线,于是专门用于固定鞋底的夹板出现了。这是由两块各约1米长木板,像人双手合十状,固定在底部的一块木板上,操作时双脚踩住底部夹板两侧,两掌间则是固定鞋底的位置,在两块木板的中间,安了一根木棍,往下面的槽子压,可以将鞋底固定住,这样无论是用锥针钻孔,还是纳线,省力不少。老母亲说,手快的一天能纳完一双鞋呢。
我们从小就是穿的母亲做的布鞋。我一直以为,鞋底都是棉布的,直到这次听母亲详细讲解,才知道不是。原来,鞋底是由笋壳、片壳(儿)及棉布做成的。听到“片壳”,我才恍然大悟,记忆深处的印象一幕幕地呈现出来。农历五、六月炎热的夏天,大太阳下,母亲用灰面熬了半盆浆糊,涂抹在烂衣服、烂裤子上,加上各种巾巾片片的碎布料,粘成大的布片,这就是“片壳”,然后在烈日下曝晒,晒干。
我记得布鞋穿起来,一点也不“摁”(磕)脚,更不臭,尽管片壳看起来硬梆梆、脏兮兮、粘乎乎的。记得小时候,我们的衣服脏了,母亲就会说,看你的衣服,穿得像片壳(儿)一样!还舍不得脱下来洗。
母亲说,片壳一般糊成两层,各种布都有。限于条件,鞋底还不是全部用片壳做的,大部分的填充物是笋壳。一双鞋,先有纸壳(当时纸也不常见,用笋壳的更多)剪成鞋样,笋壳依鞋样裁作六张,然后重叠成层,用线固定,再上下各用一张片壳,最后才是用白棉布包起来。可见,主要材料是笋壳。
母亲说,笋壳鞋底轻便,阻水,只要爱惜,还真是经穿,可以穿很久,只是石子路比较费鞋。我们小时候费鞋,又踢又跑的,往往先烂的是大脚趾部位,鞋帮和鞋底一般不会烂。
母亲又说,当年农村普遍都用笋壳做鞋。在竹林里“捞柴”,只要有大张质好的笋壳都会留起来。我查了一下资料,不光家乡,过去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用笋壳做鞋底的习惯,还要在农历谷雨前捡拾,否则雨季的品质是不好的。如今,听起来,怕是没有人不惊讶的吧?
用夹板纳鞋底,快是快了,唯一的不足就是携带不方便。纳鞋底是从四周边沿开始的,然后才是脚跟,再到脚尖。纳好鞋底,就是上鞋帮,黑色灯草绒布料是最常用的。
那些年代,清一色的灯草绒布鞋是最大的流行色。大概1990年代,就很少有人做布鞋了。当我们发现布鞋又开始吃香的时候,看着市面上千篇一律的机制的布鞋,最初的感动,继而被心里的失落感所替代。
如今,几乎不会再有人手工做布鞋了,再过数年,那些老物件以及制作方法,甚至关于布鞋的一切,也会湮没在滚滚红尘之中……
第二天早晨,母亲告诉我,她想了一夜,绳儿陀应该叫“绳儿铤(ting)子”。经过了几十年的岁月,她也会忘记,何况听故事的我们呢?!
——写于2021年4月1日
纳鞋底做鞋 (高家) 康君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辛丑年二月初八晚上,我们在舅舅家摆龙门阵。我们摆到了犁田、水车翻水、打草鞋、纳鞋底…..这些过去常见的情景,在我记忆的深处早已模糊甚至遗忘,如今在老人们的叙述中才逐渐被唤醒,并清晰起来。
而最能唤起我们记忆的,是一件件古老的实物。幸好它们大多还在,静静地躺在祖屋里,布满了灰尘,有的还被白蚂蚁所侵蚀而毁坏,比起木件和竹编的容易朽坏,那些铁件,虽然表面生满了锈,但还不至于被锈坏。
“绳儿陀”就是这样的老物件。这是过去家家户户都必备的,用来搓纳鞋底的麻绳的工具。我家舅母说,这个叫“麻儿陀”;母亲却说,叫“绳儿陀”。据说,有的还叫“钻儿陀”,大概是叫法不同吧。我的理解是意思都差不多,搓麻绳儿的。形状倒和陀螺相似,原理也是一样,只不过它是细铁杆穿过一个小转盘组成的。转盘是在靠近中间位置,有圆形的,我家现存的转盘是八角形,每边长约2.5厘米,厚约0.4厘米,每对边距约为6厘米;铁杆长约22厘米,最大直径约0.5厘米,下部长约9.5厘米,上部长约10.5厘米,上部逐渐收细,到顶部弯成一钩,作为套麻绳用。
搓麻绳所用的麻有两种:黄麻和白麻。白麻品质较好,黄麻次之,但一般都用黄麻,因为价廉。我们家乡产麻较少,因为品质不佳。民国版《仁寿县志》虽然记载了本地“绩线、造绳,亦可织布”的火麻,但“麄(粗)劣不堪”,所以大多购自温江和崇州。
整个绳儿陀显得轻巧,操作起来很方便。将一条黄麻固定在绳儿陀转盘上面的铁杆底部,然后缠绕在顶部的钩上,左手捻住麻,要搓的这段麻大概10厘米左右,右手捏住铁杆下端,往右大腿外侧向前上使劲搓几下,离开大腿,绳儿陀开始旋转,麻被绞成了一股,直到不大转了,左手将这股绳缠在铁杆上部。然后再重复同样的程序,直到成了一圈圈线锭子,再将线锭子“回”下来,缠在左手掌上,然后将线对折,线头固定在铁杆上,在右大腿上向后搓,这样两股绳就形成了一股麻绳。
搓麻绳的经验,搓单股是要向前方向搓,合股的时候,一定要反方向搓,才能成一股,这也是我们小时候至今搓草绳怎么都不能拧成一股的原因,直到这次,看见老母亲亲自操作,才恍然大悟!
另外,在搓一股麻绳时,要掌握好力度,这样才能紧致,否则,就是松垮垮的,这样纳鞋底是不行的。老母亲说,小时候在夏天的时候搓麻绳儿,往往把光腿搓破皮,冬天有长裤才好一些。麻绳一定要粗细得当,才能在纳的时候省力,因为锥针钻的眼子差不多是一样大的,麻绳粗了,不容易穿过,进退都难。遇到这种情况,黄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用麻绳勒几下,就容易穿过了。
黄蜡,就是从蜂箱里提炼出来的,它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使生涩的麻绳变得光滑起来。
纳鞋底不是轻松的手工活,毕竟是密密麻麻一针一线,于是专门用于固定鞋底的夹板出现了。这是由两块各约1米长木板,像人双手合十状,固定在底部的一块木板上,操作时双脚踩住底部夹板两侧,两掌间则是固定鞋底的位置,在两块木板的中间,安了一根木棍,往下面的槽子压,可以将鞋底固定住,这样无论是用锥针钻孔,还是纳线,省力不少。老母亲说,手快的一天能纳完一双鞋呢。
我们从小就是穿的母亲做的布鞋。我一直以为,鞋底都是棉布的,直到这次听母亲详细讲解,才知道不是。原来,鞋底是由笋壳、片壳(儿)及棉布做成的。听到“片壳”,我才恍然大悟,记忆深处的印象一幕幕地呈现出来。农历五、六月炎热的夏天,大太阳下,母亲用灰面熬了半盆浆糊,涂抹在烂衣服、烂裤子上,加上各种巾巾片片的碎布料,粘成大的布片,这就是“片壳”,然后在烈日下曝晒,晒干。
我记得布鞋穿起来,一点也不“摁”(磕)脚,更不臭,尽管片壳看起来硬梆梆、脏兮兮、粘乎乎的。记得小时候,我们的衣服脏了,母亲就会说,看你的衣服,穿得像片壳(儿)一样!还舍不得脱下来洗。
母亲说,片壳一般糊成两层,各种布都有。限于条件,鞋底还不是全部用片壳做的,大部分的填充物是笋壳。一双鞋,先有纸壳(当时纸也不常见,用笋壳的更多)剪成鞋样,笋壳依鞋样裁作六张,然后重叠成层,用线固定,再上下各用一张片壳,最后才是用白棉布包起来。可见,主要材料是笋壳。
母亲说,笋壳鞋底轻便,阻水,只要爱惜,还真是经穿,可以穿很久,只是石子路比较费鞋。我们小时候费鞋,又踢又跑的,往往先烂的是大脚趾部位,鞋帮和鞋底一般不会烂。
母亲又说,当年农村普遍都用笋壳做鞋。在竹林里“捞柴”,只要有大张质好的笋壳都会留起来。我查了一下资料,不光家乡,过去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用笋壳做鞋底的习惯,还要在农历谷雨前捡拾,否则雨季的品质是不好的。如今,听起来,怕是没有人不惊讶的吧?
用夹板纳鞋底,快是快了,唯一的不足就是携带不方便。纳鞋底是从四周边沿开始的,然后才是脚跟,再到脚尖。纳好鞋底,就是上鞋帮,黑色灯草绒布料是最常用的。
那些年代,清一色的灯草绒布鞋是最大的流行色。大概1990年代,就很少有人做布鞋了。当我们发现布鞋又开始吃香的时候,看着市面上千篇一律的机制的布鞋,最初的感动,继而被心里的失落感所替代。
如今,几乎不会再有人手工做布鞋了,再过数年,那些老物件以及制作方法,甚至关于布鞋的一切,也会湮没在滚滚红尘之中……
第二天早晨,母亲告诉我,她想了一夜,绳儿陀应该叫“绳儿铤(ting)子”。经过了几十年的岁月,她也会忘记,何况听故事的我们呢?!
——写于2021年4月1日
注:本图文由作者授权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相关链接:
【原创】盐井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原创】打猎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注:本图文由作者授权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相关链接:
老乡圈子
求职招聘
房屋租售
水电气通知
赶文宫场
本地新闻
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