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中国精神;认识自我;多难固邦国,凝心铸忠魂

发布于 2021-04-03 20:00

中国精神
         押题关键词1       

致敬戍边战士!甘做界碑,无畏坚守




2021年2月,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视频公开,视频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面对数倍外军张开双臂阻拦的背影,令无数网友感动落泪。在这场冲突中,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4人不幸在战斗和营救战友的过程中牺牲,其中最小的陈祥榕才19岁。


在肖思远的战地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他用生命践行了这句话。2020年底,这个团服役期满的战士全部主动申请留队,继续在英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战斗。战士付忠义说:“经历了去年的边防斗争,我更加认清了边防军人的价值。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


核心立意   用生命守护祖国山河。
速写示范   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是钢铁战士,是时代先锋,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戍边战士将自己的热血,甚至生命留在了边境,树起了巍峨的界碑。英雄虽然已经离去,但他们舍身卫国的精神却永驻边疆,激励着每一位国人。我们不仅应当记住他们的名字,更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力拼搏。

爱国情怀
          押题关键词2        

国测一大队:用汗水和生命丈量祖国大地



“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这是2021年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给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的颁奖辞。


这支被习惯称为“国测一大队”的队伍创建于1954年。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发展亟须测绘数据,国测一大队承担的测绘任务大多位于高寒缺氧、物资匮乏、交通和信息极差的生命禁区。2020年5月,国测一大队第7次测量珠峰高度——8848.86米。这是最新测定的珠峰高程,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67年来,国测一大队两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先后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建设、全国天文主点联测、国家天文大地网测量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测绘项目。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

核心立意   不畏艰苦,为国奉献。 
速写示范   我国国土辽阔,山川河流巍峨浩荡,南北西东各具特色,相应的测绘任务也异常艰巨。然而,67年来,国测一大队一次次不负众望,交出满意的答卷。两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坚定的脚步,丈量着祖国大地,“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薪火相传。

家乡
      押题关键词3     

《山海情》唤起年轻人的乡土情怀




电视剧《山海情》是一部怀抱着塑史追求的扶贫题材电视剧,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宁夏西海固地区人民易地搬迁、艰苦开拓的奋斗史,折射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达40多年的反贫困壮举。以今天的市场思维来看,这样一部电视剧与当下主流收视人群间的时空距离,简直就如同山海之隔。但该剧开播后不久,就有上万人给其打出高分,热议之下《山海情》还多次登上热搜。剧中人物对家乡的朴素情感毫无疑问拨动了观众心里最深的那根弦。对一部分年轻观众而言,他们并不是在《山海情》中观看他人的陌生生活,而是在回溯自己的个人记忆与家族记忆。


事实上,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的根脉都在乡村,该剧在大西北实地取景,演员放弃“美颜包袱”真实地塑造人物,方言版中人均说着“家乡话”,这无不唤醒着远在异乡的年轻人血脉深处的乡土情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精神寻根之旅。

核心立意   家乡,每个人心中魂牵梦萦的所在。
速写示范   《山海情》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剧情丰富、真实、精彩。还在于剧中浓浓的乡土气息。方言版中的方言台词,更是助其人气飙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影子。正因为如此,该剧才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唤醒了观众对家乡的怀念与热忱。
 
自信自立
      押题关键词4     

嫦娥五号“挖土”归来,闪耀自立自强信心




2020年12月17日,随着采集月壤归来的嫦娥五号稳稳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探月工程也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的最后一步。

嫦娥五号是我国独立自主设计研发的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而对整个工程来讲,嫦娥五号完成的挑战远远不止五个方面——新研制的3000牛的发动机在到达月球制动和从月面起飞时表现良好;基于视觉的月面采样区快速分析以及采样、放样、装罐、放罐过程的快速定位,为机械臂快速调整提供支持;对飞行轨道、飞行程序等进行快速设计,支撑任务中可能遇到的天上或者地面的应急情况……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自主创新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主旨。”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说。嫦娥五号的成功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在世界航天领域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的创新发展之路。

核心立意   自主创新是中国走向科技强大的必由之路。
速写示范   科技自立自强的旋律最为动听。嫦娥五号代表着中国航天自主创新道路的新成就,是我国自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又一段动人节拍。实践证明,只有通过独立自主的探索攻关,才有可能书写下北斗、嫦娥、神舟、天宫、天问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只有坚定不移地自主创新,把关键核心技术牢靠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航天事业的国际竞争力,走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长征。

命运共同体
          押题关键词5          

中国疫苗助力全球抗疫,书写大国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疫苗承载着人类战胜病毒的希望。生死竞速中,中国疫苗研发交出亮眼成绩单,为全球抗疫做出贡献。2021年2月1日,中国政府首批对外援助的新冠疫苗正式移交巴基斯坦,同一天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除巴基斯坦外,中方还正在向文莱、尼泊尔、菲律宾、缅甸、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蒙古、巴勒斯坦、白俄罗斯、塞拉利昂、津巴布韦、赤道几内亚等13个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下一步将向其他38个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援助疫苗。在此之前,中国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国积极通过实施计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这是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履行自身承诺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举措。

核心立意   大国担当,凝聚共克时艰的力量。
速写示范   全球抗疫形势严峻,疫苗是应对疫情的有力武器。中国作为最早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国家,一直在不折不扣地履行诺言。从尽己所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到全力推进国际抗疫合作;从携手各国共建“健康丝绸之路”,到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一直在行动,展现出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在疫情肆虐的危急时刻,各国唯有团结互助,携手共进,才能终结病毒大流行的寒冬,拥抱温暖的春光。 

新时代青年
          押题关键词6         

周承钰:“火箭少女”,心向宇宙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发射现场,一位姑娘格外引人注意,她就是文昌发射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指挥员周承钰。平时,周承钰被同事亲切地唤作“大姐”,但其实她是一名95后。


“大姐”能吃苦,也肯吃苦,是出了名的硬角色。在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测试任务中,“大姐”被定岗在位于脐带塔15层的二级连接器配气台。通往15层的路,是倾角接近90度的180多级钢铁台阶,很多地方难以直立行走,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普通人跑一趟都得冒一身汗,“大姐”要一天来回四趟。15层的工作环境,更是让多数人胆战心惊——不足8平方米的测试间,设置了两个配气台、4个转接盒以及上百根电缆和供气管路,空间狭小,没有空调,且充满了高压气体流动的嘈杂声。这种工作环境,连一些男同志都不敢轻易尝试,“大姐”却在这里整整干了60天,从来没有抱怨过,更没有迟到过,成功把二级连接器配气台这个“边缘岗位”,打造成了“党员先锋岗”,并顺利完成了长征五号火箭的复飞之战。

核心立意   新时代青年要敢于接受挑战。
速写示范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马厩里养不出千里战马,青年人应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于直面困难,挑战自我。作为文昌发射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指挥员,95后的周承钰不怕苦、不畏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完成了一次次挑战,在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任务中亦表现出色。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新时代青年应以之为榜样,努力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

文化传承
         押题关键词7        

河南春晚火“出圈”,文化味是最大亮点





《唐宫夜宴》从妆容到造型,再到布景,都下足了功夫。为了体现丰腴的唐俑形象,演员们身上穿着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含着棉花。演员们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妆容,完全再现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妆容“斜红”。从以《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古代名画的画意为背景,到“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文物的穿插,再加上5G+AR技术的运用,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结合,让这场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之旅华美得像一场梦境,更让人感受到了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底蕴。

除了《唐宫夜宴》,2021年河南春晚中还有演员穿着宇航服打太极的太极表演《天地之中》、民乐大师方锦龙吹响千年骨笛的《国乐新春畅想曲》等创意表演,这些具有浓浓文化味的精彩节目,同样吸引着公众的目光。网友纷纷表示,“看完晚会想去河南博物院转转”。正如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所言:“这些表演‘出圈’值得了,我们为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了一点点力量。”

核心立意   用技术和艺术唤醒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速写示范   当下的中华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现代技术与艺术,才能得以传承、发展。《唐宫夜宴》的“出圈”,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诸多的可能性,看到了当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厚重的历史文化本就不应仅陈列在博物馆里,人们期待更多的创作者,用现代技术和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激发出新的生命力。

科技生活
        押题关键词8       

天问一号探火星,掀开行星探测新篇章



2021年2月24日,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将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同时,载荷中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光谱仪等将对预选着陆区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进行详查,为择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

翻开人类历史,火星探测共40余次,成功24次,通关概率仅一半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天问一号将载入史册:于中国,它是国家航天科技走向更远深空的里程碑,开启了国人对地球之外一颗行星的深入探索;于世界,它意味着国际太空探索再添生力军,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知将进一步深化。截至2020年末,已经有三个国家成功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分别是阿联酋的希望号、中国的天问一号和美国的毅力号。三个国家发射的探测器虽不尽相同,但它们正代表地球文明,向那颗遥远的红色星球靠近。

核心立意   太空探索无止境,伟大梦想不止步。
速写示范   早在2300多年前,屈原就用一首长诗《天问》,发出了对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问。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命名,将远古的浪漫诗句、神奇的想象与当今严谨的科学联系起来,意蕴无穷。无论是中国的天问一号,还是阿联酋的希望号,抑或是美国的毅力号,一系列探测火星的活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大众对火星的好奇与向往。这种好奇和向往,反过来深深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重大命题的思索。人类向太空深处的探索永不止步。

认识自我
        押题关键词9       

罗翔: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



2020年3月9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受邀把自己的刑法课“搬”上B站后,大受欢迎。对于自己的走红,罗翔最开始是开心,但转身又反思自己太虚荣。他想起外公的遗言“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提醒自己只是一个普通老师,别飘飘然。


罗翔的这种自省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上大学时,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窗,他总为自己的湖南人身份而骄傲,瞧不起一切外省的人和事。他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妥。在学校教书时,他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不大瞧得上身边“平庸”的人。33岁那年,他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开始改变,他明白,年少总是轻狂,总是喜欢抽象的概念,总把人想得很完美,用理想的标准要求别人,才会觉得别人如此平庸。可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与一个平庸的人共处,那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每天不断原谅自己,却不愿接纳别人的不足。此后,他反思自己的自恋和偏见,反思自己不够勇敢,反思“法律技术主义”。他甚至将自我反思用在课堂上,告诫学生。

核心立意    客观看待自己与他人,摒弃自恋与偏见。
速写示范    一个人只有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不断地反思自己,才能真正地去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罗翔教授曾经也是没能认清自己的人,高估了自己,看低了他人。直到他重新调整自我姿态,懂得谦逊,尊重他人,才成长为如今受人尊敬与欢迎的样子。“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如此金玉良言,我们也当铭记在心。

偶像
       押题关键词10       

郑爽:失格之人没资格成为榜样


2021 年 1 月,郑爽被爆出在美国代孕了两个孩子,并在胎儿七个月时打算弃养,这引发了全社会对代孕法律伦理和生育责任的热议。随着此事在网上的发酵,多家官方媒体相继发声,批判郑爽代孕和弃养的违法行为。很快郑爽遭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封杀,数天之内,演艺事业跌落谷底。

其实,从郑爽进入演艺圈以来,因为“真性情”曾在镜头前数次失控,混乱的情绪、浅薄的认知、糟糕的演技,一方面是她的“黑点”,一方面又帮助她攻占媒体头条。偶像迷惑行为不断,粉丝们则甘愿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纵观当下饭圈,在意偶像作品功能性和艺术性的人越来越少,化身“工具人”打榜刷数据来给偶像造人气的人越来越多。粉丝义无反顾,偶像放飞自我,小到人设翻车,大到道德沦丧,越线法律。而此次郑爽遭封杀,已然说明无视道德和法律,再火的偶像也会凉凉。

核心立意   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偶像观。
速写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虚假的榜样,甚至是道德败坏的“榜样”,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流量明星郑爽代孕、弃养事件一时间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偶像做出违反道德、触犯法律的事情,不但不能给青少年带去正能量,反而会误导青少年。而青少年群体的偶像观,影响着一个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偶像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精神在哪儿?
        在阅兵式那一位位头发花白的老兵的深情敬礼里!他们身体上的每个弹孔都是一枚勋章,他们扛起一把大刀就跟日军拼个你死我活。
        在董万瑞将军的坚守里!这位56岁的老人,长江大堤上年龄最大、军阶最高的人,他与战士同战斗、72小时不合眼,与大堤共存亡、与洪魔共进退!
        在大国脊梁高伯龙隐姓埋名的奉献里!他用一辈子的隐姓埋名和默默奉献,给中国的尖端武器装上了“眼睛”,让中国的武器做到了指哪儿打哪儿!
        在李小文院士的布鞋里!李小文堪称国内地理信息学领域的泰斗,朴素得就像一位农民,直到生命中的最后一节课,他还坚持站着讲了整整两个小时!
        在郎平34年的执著里!中国女排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女排世界杯五冠王,而郎平也拿到了自己排球生涯的第四座世界杯冠军。
        在庞众望的微笑里!庞众望父母均有残疾,家庭极度贫困,他却以684分的成绩被清华录取!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国精神”的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
中国精神永传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精神永传承》。
        浩浩华夏,文明流长!泱泱中国,精神永继!
        怀着这份自信与骄傲,我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追寻你精神的源头;从卷帙浩繁的古籍中接受你精神的濡养;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感受你精神的内涵;从日益喷薄的现在展望你光辉的未来。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每一节每一段都书写着中华精神。北京人取自然火的智慧,神农氏尝百草的坚韧,尧舜禅让的谦和,文王待民的仁爱,文景之治的和谐,贞观长歌的励精图治,康乾盛世从容大度,中华文明的步伐与中国精神的传承血脉相连。
        我们传承中国精神,首先要传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气魄与胸襟。儒家“仁”“和”的思想胸怀人民,和则“大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胸怀自然,尊重自然;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大爱无疆,热爱和平,他们启示我们要想进步与发展,就要胸怀世界、自然。
        我们传承中国精神,还要传承“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铮铮铁骨。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面求索”的执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无畏。 正是这种种精神,挺起了我们中国人的脊梁。我们要像范仲俺“先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像岳飞“精忠报国”,要像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更要像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传承中国精神,更要传承“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开创精神。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绵延万里的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人间天堂的苏州园林;有巍峨的青藏高原,广袤的塞北高原;更有如玉带般翩飞的长江,锋芒般倚天的珠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翻天巨变,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一日千里。由于您的强大,长江三峡工程得以建成;由于您的强大,08年奥运会得以在北京举行;由于您的强大,2010年世博得以成功举办;由于您强大,“神舟号”和“嫦娥号”得以成功发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雄厚的物质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您开拓创新的羽翼,相信您你的未来将与日同辉!
        作为祖国的希望,作为未来的开拓者,我们理应胸怀大志为祖国,敢于创新写人生!“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来吧,让我们秉承这悠悠中华魂,自豪地说:“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万寿无疆!
作文导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精神”包括人们常说的爱国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内涵,这种精神鲜明地体现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孙中山、林则徐、鲁迅、茅盾、闻一多等人的作品中。而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中国精神也让“弄潮诗人”康白情在“和平的春里”看到饿绿了眼的穷人和野火;让曾沉迷于“画梦”的现代派诗人何其芳奔赴延安,写下“我把我当作一个兵士”;让“雨巷诗人”戴望舒不再歌咏个人的悲欢离合,而唱出了民族的觉醒、群众的感情。

近期出版的新书《中国精神读本》收录了自1839年到改革开放一百四十年来,一百多名政治家、文学家、革命家的代表作。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些作品都曾经影响了时代,照耀了历史的天空,很多篇目至今仍是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你读过哪些能够反映“中国精神”的作品?请选择其中的一部书或一篇诗文,结合材料内容和自身体会,写一篇推介性的文章,说明推荐的理由,为践行“中国精神”鼓与呼。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高考语文卷是思想教育的阵地,是精神文明的舞台。因此,高考作文将修身育人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2019 高考作文命题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即让写作更贴近生活。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即中学生作文要回归生活。

本作文题的关键词是“勤奋学习”,写作对象是中学生,不可泛化,不可将其偷换为“勤奋”或“拼搏”,“勤奋”和“拼搏”扩大了“勤奋学习”的内涵。

从材料“勤奋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见,材料对于“勤奋学习”持肯定态度,这与2019年全国Ⅰ卷对“劳动”的肯定类似。这也考察学生思维的缜密度。“勤奋学习”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勤奋学习应该能力与方法,当下与未来兼顾,不能一味埋头苦干。在《游褒禅山记》中有与此类似的阐述,考生可以借鉴。对于材料中列举的三种现象,前两种现象要同情,希望其能改进学习方法,同时坚持勤奋学习;而对于第三种现象中嘲笑他人的同学则应给予适当的批评,希望他们能端正态度。

“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勤奋学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段文字也不可忽略。

1. 请结合材料内容

必须围绕“勤奋学习”这个关键词来展开,可结合材料当中的某一内容,而不必面面俱到;面面俱到难以做到中心突出、难以写得深度、难以详略得当。

2.体现“认识与思考”

“认识”主要是指考生的认知,即考生对某一理念某一问题某一现象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思考”主要是指考生的判断,即对某一理念某一问题某一现象的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或褒扬或批判;思考要有底线思维、要有辩证思维、要有创新思维、要有前瞻性眼光;“你”主要是指写出的文章要“得体”,即你所写文章要符合你的学生身份、素养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并”是刚性要求,即文本的最后要有内容;如果没有这一部分,就要被视为没有圆满完成“任务”;“希望”一定要结合材料的关键语词“勤奋学习”来提,所提“希望”要尽量与前文的内容相吻合,不能前后不一致;要有高度、要“语重心长”;“建议”要结合材料的关键语词“勤奋学习”来提,要与“我”的身份、认知相吻合,要能结合听众实际,且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要有高度和可操作性,不能不着边际、不接地气。





【立意分析】

1. 从“提醒学生不能在勤奋拼搏的年华选择安逸”可立意:①勤奋学习是实现美好人生的前提条件。②学生时代,勤奋学习正当时。(珍惜时光,勤奋学习。)③学生时代,应该勤奋学习,选择安逸可能导致人生无可换回的损失。(此为反向立意)

2.根据第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埋头题海整日刷题,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立意:①“勤奋学习”不等于“埋头刷题”。②“勤奋学习”也要注意方法。③勤奋学习,必有回报。

3.根据第二种现象“有的学生一味用搜题软件帮助自己答题,却忽略对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立意:①勤奋学习值得肯定,但自主探究能力不可忽略;②勤奋学习,也应注意“欲速而不达”。③何为真正的勤奋。(借助搜题软件不是真正的勤奋。)

3.可根据“有的学生将劳逸结合当作懒散的理由,反而嘲讽那些成绩暂时不够理想却坚持勤奋学习的同学”立意:①“勤奋学习”不排斥“劳逸结合”。(勤奋学习的同学要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②从长远来看“勤奋学习”。(暂时成绩不理想不等于以后成绩不理想。)③“勤奋学习” 要坚持,不能因暂时成绩不理想或他人评价而动摇。④不要让“劳逸结合”成为拒绝勤奋学习的借口。





【例文佳作】

多难固邦国,凝心铸忠魂

                             ——推荐周总理《或多难以固邦国论》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历史,中华民族备受欺辱。丧权辱国的条约不计其数,割地赔款也成了“家常便饭”。危难关头,周总理发出救亡图存的呐喊。他化笔为刀,于此篇中写道:“鸦片之役,英人侵我;越南之战,法人欺我;布楚之约,俄人噬我;马关之约,日人凌我;及乎庚子,诸国协力以谋我。”他呐喊:“事急矣!时逼矣!”“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吾甚望国人之勿负是期也。”

于彼时,“多难固邦国”警醒了民族,唤醒了昏昏欲睡的民心;而于今夕,此文也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折射凝心聚力兴国的中国精神。

“卧榻岂容人酣睡”,周总理在文章中阐明命运共同之理。中国是团结凝聚的国家,中华民族是有凝聚力的民族。古有刘安“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今有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古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今有共同富裕,齐奔小康;古有孙权“能用众力,则无敌之于天下矣”;今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人心齐,泰山移,《或多难以固邦国论》文章中命运共同的民族凝聚观值得一读。

“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周总理于文章中论述砥砺前行,奋进拼搏的中国精神。“夫有非常之时势,然后有非常之英雄;有非常之英雄,然后建非常之功业。”时势造英雄,因为只有在黑夜的呼吸中,明亮才格外珍贵,呼喊才格外警醒。中国的强大,是靠困苦中奋进的民族脊梁支撑而起的,砥砺前行才会长风破浪,披荆斩棘才能愈加茁壮。

“发愤以图强,立志以自振”,周总理在文章中描绘了爱国报国的中国精神。诚如基辛格在《论中国》中所言:“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03年非典如此,20年的新冠亦然。从史康曦放弃婚假的个体爱国心,到援鄂医护队的群体报国心;从钟南山院士主动请缨逆行的爱国仁心,到清明各族人民的哀悼的尊重之心,无不诠释中华民族对脚下土地,对所处富强之国的赤子拳拳之心。

无论天灾还是人祸,都不会使中华大地上的人民气馁,只会让生命的火种愈发耀目。百年前,周总理于《或多难以固邦国》中呼唤觉醒;如今,重读此篇,人民将从苦难中成长,国家将从灾难中砥砺奋进筑脊梁。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将以多难固邦国,凝心铸忠魂,携中国精神奔向兴盛未来。

 ID:zwxk66                                                      

高考加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