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黄海湿地自然遗产进高校 市长分享申遗故事
发布于 2021-04-05 03:21
START OF SPRING
中新网南京4月3日电 (记者 于从文)用最快速度准时提交200万字的中英文申遗文本;放弃百万亩围垦计划实施整体保护,成为申遗“加分项”……2日下午,在南京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润良报告厅,江苏盐城市市长曹路宝分享了黄海湿地申遗之路的艰辛与喜悦,点燃了师生们保护生态和守护“世遗”的激情与梦想。
当日,由东南大学、共青团江苏省委、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盐城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走进东南大学活动在该校举行。该场活动是盐城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走进百所高校活动2021年的第一站。
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东台条子泥生态美景。 单中华 摄
江苏盐城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联系着迁飞路线上的2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仅存2000只左右的珍禽丹顶鹤,每年有近1000只来盐城越冬。这条总长约12000公里的迁徙路线,也是目前全球九条候鸟迁徙通道中,生态威胁程度最高的一条。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划出的我国16个重点地区中,盐城就有2个,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8年,盐城郑重提出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希望通过申遗推动候鸟迁徙沿线国家和城市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凝聚形成保护湿地、呵护鸟类的共识与合力。
“我们的申遗工作没有先例可循,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不易,现在回想起来,内心仍然十分激动。”曹路宝感慨道。
根据申遗的操作指南,从2019年开始,每个国家由原本的每年可申报一处世界自然遗产和一处文化遗产,调整为仅可申报一项世界遗产。“这意味着,如果不能在2018年正式申报,那么很可能要再等待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曹路宝说,所以盐城市用最快的速度在2018年准时提交了200多万字的中英文申遗文本,全面开启了申遗征程。
2018年10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对黄海湿地进行考察,希望将条子泥区域列入遗产提名地范围。而当时的条子泥、高泥和东沙区域已经依法得到批准,正在实施百万亩围垦计划。面对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取与舍,盐城作出了艰难抉择——放弃围垦计划、实施整体保护。这一做法得到众多国际组织的认可。最终,60多个国际组织联名支持盐城申遗,19个参会成员国除我国外的18个全投赞成票,盐城用不到3年的时间完成了一般申遗项目要8年左右才能实现的目标。
“盐城黄海湿地成功申遗,向世界诠释了中国生态保护的全新理念,为我国赢得了环黄海生态圈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曹路宝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世代相传的一项事业,保护湿地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开展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走进百所高校活动,旨在全面展示黄海湿地世遗价值,激励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志愿者关心湿地、宣传湿地、保护湿地,加快推动湿地、城市与人的和谐共生,“用年轻人的责任和担当呵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中泽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