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公益广告丨助力脱贫攻坚的飞播绿鹰

发布于 2021-04-07 00:21

飞播,就是用飞机播撒树种、草种,绿化大地。有这么一群空军官兵,39年来,他们在加强战备训练的同时,坚持用飞播改善大漠、戈壁、荒山的生态环境,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帮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脱贫攻坚,这群最可爱的人来自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

今年2月3日,中央宣传部授予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时代楷模”的称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推出的广播公益广告《助力脱贫攻坚的飞播绿鹰》展现了他们矢志播绿助脱贫的先进事迹。


20世纪初,我国西北地区沙化严重,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之间的毛乌素沙地不断向南席卷、扩张,已经逼迫陕西省的榆林城三次南迁,有国外专家曾经预言:榆林最终将被沙海吞没。

然而榆林不仅没有被吞没,毛乌素沙地还将在陕西版图消失,这项绿色奇迹背后就有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飞播官兵做出的贡献,从1983年开始一直到2014年,他们用了32年时间,锁住了榆林境内860万亩流沙,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植被覆盖率从1.5%提高到45.2%。


飞播是个慢功夫,没有十年八年很难看出成效。飞播官兵从未放弃,多年来他们的航迹遍及7省(区)130多个县(市),作业面积2600余万亩,播撒草籽树种万余吨。作业区的飞播林从星星点点,到聚成块、连成片,成为绿色长龙:国家“三北”防护林飞播成林超过1000万亩;在陕北播撒出165个万亩以上的连片绿化基地,形成400多公里的“绿色长廊”······


39年如一日的飞播造林,官兵们的头发白了,但头绿了,百姓也富了

在延安,播区内牧草产量是飞播前的19倍,当地畜牧业发展喜人,牛羊存栏量不断创新高。在秦岭,当年飞播的林场,已成为药材、漆树等经济作物的重要种植基地,播区贫困农牧民利用河谷、草坡发展畜牧、养殖业,人均收入实现跨越式提升。在榆林,数十万外流人口回迁,播区成为白于山区30万贫困群众移民搬迁的目的地,榆林老区230万群众脱贫致富。

荒漠飞播有多苦,老一代飞播人回忆:喝稀饭都硌牙,早上起来脸上嘴里都灌满了沙子。为了在雨季前把种子撒向大地,飞播官兵经常要顶着50多摄氏度的酷暑,一天飞上十几个小时。为了适应各种起降环境,确保每一粒种子能落到有效位置,飞播官兵十几年如一日刻苦训练,不断提高飞行技艺。


一份执着、一份坚守、一份努力只为铺满绿色的使命,多年来,这个大队先后4次更名、转战多地,无论番号怎样改、人员怎样换,他们始终践行人民军队根本宗旨。面向未来,现任一大队大队长辛嘉乘话语铿锵:我们是群追逐沙海的兵。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我们的身影,不见绿水青山绝不收兵。

致敬助力脱贫攻坚的飞播绿鹰——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