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到未来三个阶段分析,游戏行业是否能火下去?

发布于 2022-05-18 15:55


我们时常能在网上听到一个声音:中国游戏不行,中国影视5毛特效,中国的游戏公司除了做手游压根没有技术实力做3A等等,诸如此类的唱衰声。殊不知,现在我们国内游戏公司技术实力远比你想象中要还要厉害!


接下来我们就从玩家非常关心的点——游戏美术方面,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说一说国内的技术实力,也让大家清晰知道未来游戏美术的发展空间。




在过去



早在90年代,就有一些游戏公司叩响了中国游戏市场的大门,我们所熟知的育碧(中国叫碧汉,育碧中国的公司名称)、任天堂(中国为神游代理)等游戏公司就是那时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正是这些国外游戏公司的进入,让中国游戏市场开始成长,中国游戏公司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在遍地开花。让国内游戏行业,尤其是游戏外包,在十几年前就与世界接轨!


爱玩单机游戏的朋友应该不会对下面的公司LOGO和游戏陌生。



下面这些游戏想必很多小伙伴也都有玩过。



你所熟知的很多游戏,其美术资产都是由中国的公司打造。十几年前这些海外知名的游戏公司陆续在中国成立自己的中国分公司/中国工作室,他们的到来将行业尖端技术及行业品质标准带到了中国。


经过这些年的沉淀,加上中国开始发力游戏市场,国家政策推动,不仅让国内的美术效果、美术品质赶超国外,甚至不少工作室还做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风之旅人、阴阳师、绘真·妙笔千山等国产游戏。





在现在



随着游戏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于游戏创作行业,游戏中的角色装备越来越炫酷,场景越来越逼真,画质也贴近现实。而创作这一切的便是游戏建模师。


游戏建模师就像是神笔马良一样,利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在另一个世界创造一片天地。也正是这种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小伙伴加入游戏建模的行列。


游戏建模目前主要分为两种方向:传统手绘建模、次世代建模两个方向。用目前大家所熟知的游戏来帮助大家区分。


手绘建模游戏:



那么手绘3D建模是怎样的制作流程呢?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1. 首先需要用建模软件做出3D模型

2. 然后拆分UV(就是把模型表面铺开成二维)

3. 最后再用贴图绘制软件给模型表皮画上颜色和效果细节(就是所谓的画贴图)


手绘3D建模的效果其模型单薄,色彩丰富,光影质感效果均靠贴图绘制,效果在游戏中变化比较固定。早期游戏均靠手绘贴图建模,像穿越火线,跑跑卡丁车等游戏。常用的软件包括3Dsmax、Maya、PS、Bodypint3D。



手绘最重要是画的那层“皮”(颜色贴图),体积、质感、颜色的变化,全都要靠贴图绘制去体现。所以说想要在手绘建模上做的好,必须有相对较好的美术基础才行!


次世代游戏建模游戏:



与传统手绘建模相比,次世代建模增添了一些步骤。模型不再是中模做个大致形体轮廓就可以,还需要做的十分细致,堪比雕塑。


那么次世代游戏建模是怎样的制作流程呢?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次世代游戏制作流程:


模型:中模 - 高模 - 低模 (中模定型,高模深入制作,再把高模的细节套在低模上烘焙出一张有细节的法线贴图)


贴图:比起手绘贴图,次时代除了增加了法线贴图外,还额外增加了两张质感贴图(粗糙度贴图和金属度贴图)。



次时代的画面效果、模型面数相对高很多,大的结构都会在模型上表现出来。细节层次由法线贴图来表现,因为有了粗糙度而让质感变得更加丰富。次世代流程制作的模型在游戏中随着光影变化,质感表现、流光感、都会更加真实。


次世代建模流程上对建模要求比较高,同时也弱化了绘画方面的要求,对于绘画基础不太好的人来说会比较友好,入门门槛稍微低了点,但技术要求更高!常用软件包括3Dsmax、Maya、PS、ZBrush、Marvelous Designer、Marmoset Toolbag。




在未来



游戏行业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无论玩家人数还是产业规模,中国游戏业的发展速度都是居世界前列。随着近两年《原神》、《和平精英》、《阴阳师》等国产游戏火爆国内外游戏市场,越来越多的玩家认识到了中国游戏,中国创造,相信在未来我们中国在游戏产业上会成为世界的中流砥柱。


尤其在未来,AR、VR或许会成为时代主流的市场,而我们则需要更多能够虚拟空间中创造奇迹的小伙伴。




END


这个行业即有无限可能,也有无数机会,但机会不会只给你一人,也无法一直停留在某处,必须靠你自己争取。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