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先进的四款侧卫,俄罗斯苏35再次入榜,中国歼16毫不逊色
发布于 2021-09-01 04:31
苏-27战机作为一款重型双发空中优势战斗机,在1985年正式加入苏联空军服役之后就迅速占据了核心地位,依靠强大的机动性能、远航程和大载弹量这三个优势,苏-27战机成功实现了对美国F-14和F-15战机的压制。该机不仅具备超视距攻击的能力,而且近距离格斗作战也非常出色,在爬升率、飞行速度和低速机动性上要优于美国的同类型战斗机,虽然专家认为这主要归功于其搭载的AL-31F涡扇发动机的强劲性能,但是不可否认的苏-27战机的气动布局设计已经成为了世界航空史上的一个经典。
自从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大规模装备以后,苏-27战机就成功取代了米格-21成为了俄罗斯和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并且苏霍伊公司趁热打铁不断推出后续的改进和升级型号,以满足俄罗斯和其他国外客户的需求,最终实现技术论证和研发资金的回收。也正是因为其重型战斗机和双发的设计,让其拥有巨大的改进空间,将其从一款空优战斗机发展为多用途战斗机,由一个单一的角色向多角色衍变。并且,改进型号也都因为原型机出色的性能,在航程、载弹量和机动性能上都拥有了出色的表现,下面简述四款专家认为的最优秀的侧卫系列战斗机。
歼-11D
歼-11D战机属于沈飞研发的歼-11B战机的后续机型,大幅度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航电系统、雷达系统、发动机、复合材料和电子战系统等,相对于歼-11A战机来说完全是一次大的飞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与其他歼11系列战机不同的是,歼-11D战机依然还是一款空优型战机,类似于从俄罗斯采购的苏-35S战斗机,主要负责与敌方战机争夺制空权,配合歼20战机同五代隐形战机进行对陆。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该机就大量采用了一些为歼-20战机开发的新技术,同时搭载不少新型设备,以提升自身作战性能和战场感知能力。
苏-35
与还处于测试阶段的歼-11D战机不同的是,苏霍伊公司耗费十多年时间研发的苏-35战斗机在7年前就已经交付俄罗斯空军开始服役,也是继苏-27战机之后俄罗斯第二款进行大批量装备的单座型空中优势战斗机。苏-35也可以称为苏-27战机的“终极改进型号”,在对气动布局重新设计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包括使用推力更大的AL-41F涡扇发动机,重量更轻,维护成本更低的高复合材料机身,新型电子战系统、航电设备和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
得益于在苏-57隐形战机上的技术突破,苏-35战机的整体雷达反射截面比苏-27战机降低了60%以上,而探测距离却提升了接近50%,最大探测距离超过了 400公里,因此该机也具备发射R-77和R-37M这两款中远程空空导弹,对数百公里以外的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超视距攻击的出色并不意味着近距离格斗性能会减弱,在幼发拉底河上空同美国F-22A战机长达20分钟的纠缠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不少俄罗斯专家认为该机已经具备了同五代机一战的资格。
歼-16
歼-16战机是基于苏-30MKK和歼-11BS战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款双发双座多用途重型战斗机,除了可以执行对空作战任务以外,还可以携带大量弹药执行对陆和对海攻击任务,可以说是中国侧卫战机的最强改进型号。与苏-30MKI和苏-35战机不同的是, 歼-16战机应该是侧卫家族中第一款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机,在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上具备较大的优势,并且歼16战机的机身关键区域上还使用了歼20战机的隐形涂层,以降低被敌方防空系统发现的几率。
苏30SM
苏-30战机虽然是目前苏霍伊公司销量最好的机型,同时出售给全球十多个国家,其中印度的苏-30MKI战机数量已经接近了300架的规模,而中国的苏-30战机数量也有100架。相反,俄罗斯空军装备的苏-30SM战机的数量只有50架不到,但是好在俄罗斯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采购,以此替换老旧的苏-27SK和米格-29M战斗机。苏-30SM战机由伊尔库特公司生产,也就是借用了印度苏30MKI战机的生产线,机身和结构上苏-30SM和苏-30MKI基本上一致,唯一的区别是苏-30SM战机安装了最新的航电系统、雷达系统和动力系统,属于一款性能强大的新型战斗机。
据了解,苏-30SM战机上打字啊了N011M Bars无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对400公里内的目标进行探测和锁定,整体性能仅次于与苏-35战机安装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但是苏-30SM战机的航电系统却是目前俄罗斯空军中现役最先进的机型,能同时对几十个目标进行跟踪和分析,同时对10个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得益于先进的航电系统和独特的气动设计,苏-30SM战机在超视距空战和近距离格斗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是当今作战性能最综合的一款高性价比重型战斗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