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中国的差距有多大?印度专家:中国赶超印度起码需要30年
发布于 2021-09-01 12:05
引言
众所周知,印度不仅仅与我国相邻,而且与我国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五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同样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比如都是人口大国,又都曾在近代败于西方列强之手,甚至印度独立的时间与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前后相差也不到两年。
01
正是因为如此,不论是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印两国的官方民间都会下意识地把中国和印度拿来比较。那么印度与中国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一位印度专家曾表示:中国赶超印度起码需要30年。这样的言论简直就如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九章·怀沙》中写道的:“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古印度文明最早发源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一度非常繁荣。但是随着公元前175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了一系列的奴隶制小国之后,古印度文明便消亡了,如今的印度文明其实来源于恒河流域的雅利安人。在此后的几千年中,印度一直不断被外族入侵,经历了孔雀帝国、贵霜帝国、莫卧儿帝国等时期,最后被英国殖民。
直到1947年6月,英国颁布了实行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 后来,印度才得以独立了出来,并于1950年1月26日成立了印度共和国,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而在此期间的1949年10月1日,中国也结束了国内的动乱时期,宣布成立了新中国。
由此看来,中印两国在近现代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确实很有比较的价值,所以两国也互有争锋。虽然印度共和国成立之后便随之与我国建交,但是在1959年我国的西藏叛乱之后,印度与我国在领土和边界问题上就出现了重重矛盾,关系一度恶化。即使在1976年后中印双方的关系略有改善,可是印度又于1998年之时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核试验,导致双方外交关系再度受挫。
02
或许,在印度国内上下国民的眼中确实早已将我国当成了竞争对手,毕竟中印两国有着太多太多的相似之处,而且因为也两国接壤,印度一直视我国为“眼中钉、肉中刺”,正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开宝八年》中所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然而,很多印度的国民并没有认清一个现实——即使印度凭借其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在独立之后成为了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军事力量也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而水涨船高,但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可谓是巨龙腾飞,我国的长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都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其中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广州更是被全球权威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印度的发展速度跟我国的腾飞速度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03
如今,纵然印度国内的工农业和软件开发领域确实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是也就仅此而已,在我国人民眼中早已没有将印度当成竞争对手了,目光所及都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大国、强国。恰恰是在这种时候,印度国内一位所谓的“专家”竟然在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至少还需要三十年才能赶上印度,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个论断刚出来的时候也着实令我国人民,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感到不可思议。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大多数印度国民还支持这个观点。且不说印度国内的种姓之分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不平等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仅仅是在城市基本交通和水电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都还与中国相差甚远,完全没有可比之处。
除此之外,如今我国早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但经济稳定快速地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且拥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无论是在低端的制造业上,还是在先进的高精尖技术中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就国际地位而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的威望和话语权也不是印度能够相提并论的。所以究竟是谁落后谁30年,其实根本就不需多说。
结语
清朝时期的小说家蒲松龄曾在《聊斋志异·绛妃》里写道:“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不过以如今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应用的发达程度来看,应该是不会存在如“夜郎自大”这样因为无知而狂妄自大的事情了,除非印度举国上下都从来不上网了解信息,或者是别有用心者以这种言论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猜你还想看:
新消息,后果不堪设想:孟晚舟引渡成功后会发生什么?
华为刚发布鸿蒙,苹果就开始行动,无视工信部规定,谁给的勇气?
孟晚舟新消息炸锅!“锁链”被解开,“捅刀”华为的郭台铭自食恶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