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虫病,你知道该如何解决吗?
发布于 2021-09-02 06:25
球虫是畜禽的一种寄生虫,是一种原生动物(简称原虫),是单细胞动物,也就是说球虫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原虫的细胞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细胞质和细胞核两部分组成。畜禽球虫病的病原体是孢子虫纲球虫目艾美耳科的原虫,均系细胞内寄生,各种动物都有其专性寄生的球虫,而不相互感染,在兽医学上重要的有两个属即艾美耳属和等孢属。艾美尔属的特点是卵囊内的胚孢子形成四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两个子孢子,广泛寄生于各种畜禽;等孢属的特点是卵囊内的胚孢子形成两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四个子孢子,通常寄生于人、犬、猫及其它肉食动物。家禽的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尔属的球虫引起的,其生活史属于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
球虫病是一种对家禽肠道有损害的寄生虫病。球虫病在美国许多商业化家禽养殖者所惧怕的一种疾病。死亡损失在20%以上是很普遍的现象。“后院”家禽饲养量通常很少所以球虫病不是一个问题,但是随着自由散养家禽数量的增加,球虫病已经变成一个很大的威胁了。
饲养管理不善和卫生条件差、阴雨潮湿是主要诱因。球虫病破坏肠道黏膜、出血、影响消化吸收、影响生长发育和增重、产生免疫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到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法氏囊病的免疫效果,导致养殖失败,是威胁我们养殖业生产能的隐形杀手。
各个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15~50日龄的鸡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成年鸡对球虫有一定的抵抗力。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凡被带虫鸡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和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鸡感染球虫的途径主要是吃了感染性卵囊。人及其衣服、用具等以及某些昆虫都可成为机械传播者。
饲养管理条件不良,鸡舍潮湿、拥挤,卫生条件恶劣时,最易发病。在潮湿多雨、气温较高的梅雨季节易爆发球虫病。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
精神、食欲不振,饮欲增加;被毛粗乱;
腹泻,粪便常带血;
贫血,可视粘膜、鸡冠、肉垂苍白;脱水,皮肤皱缩;
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死亡率可达80%,一般为20-30%。恢复者生长缓慢。
见于少量球虫感染,以及致病力不强的球虫感染(如堆型、巨型艾美耳球虫)。拉稀,但多不带血。生产性能下降,对其它疾病易感性增强。
病鸡消瘦,鸡冠与粘膜苍白,内脏变化主要发生在肠管,病变部位和程度与球虫的种别有关。
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盲肠,两支盲肠显著肿大,可为正常的3~5倍,肠腔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有严重的糜烂。
毒害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使肠壁扩张、增厚,有严重的坏死。在裂殖体繁殖的部位,有明显的淡白色斑点,粘膜上有许多小出血点。肠管中有凝固的血液或有葫萝卜色胶冻状的内容物。
巨型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可使肠管扩张,肠壁增厚;内容物粘稠,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红色。
堆型艾美耳球虫多在上皮表层发育,并且同一发育阶段的虫体常聚集在一起,在被损害的肠段出现大量淡白色斑点。
哈氏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前段,肠壁上出现大头针头大小的出血点,粘膜有严重的出血。
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则肠管粗大,肠粘膜上有大量的出血点,肠管中有大量的带有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的紫黑色血液。
生前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粪便涂片查到球虫卵囊,或死后取肠粘膜触片或刮取肠粘膜涂片查到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体,均可确诊为球虫感染,但由于鸡的带虫现象极为普遍,因此,是不是由球虫引起的发病和死亡,应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理剖检情况和病原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加强饲养管理。成禽和幼禽分开饲喂,以免带虫的成年鸡散播病原导致雏鸡爆发球虫病。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和鸡场卫生,定期清除粪便,堆放;发酵以杀灭卵囊。保持饲料、饮水清洁,笼具、料槽、水槽定期消毒,一般每周一次。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鸡球虫病的防治主要是依靠药物,提前预防。使用的药物有化学合成的和抗生素两大类,从1936年首次出现专用抗球虫药以来,已报道的抗球虫药达40余种,但是很多已经在我们生产生活中被禁用,还有就是抗球虫药的耐药性比较强,导致球虫不易被治愈的最大难题。
往期精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