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北大毕业典礼上的John吗?
发布于 2021-09-03 10:08
在北大
有一群可爱的“老外”
他们扎根中国
博雅塔下传道授业
他们留驻燕园
不同的肤色
不同的语言
编织着共通的中外友谊
奉献着无国界的知识与爱
今天,就和小北一同走近
“外国专家在北大”系列首期嘉宾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吧!
还记得北大毕业典礼上的John吗?
亦是82岁高龄的耄耋老人
一颗真诚的心踽踽万里
不惧山海或疫情的阻隔
来到美丽的燕园
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为本科生教育的试验田守望
他是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主任
计算机界的诺奖“图灵奖”得主
北大图灵班的“总设计师”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教授
他以赤诚与博爱
涵养每一位学生
他说,他只有一个愿望
在北京大学2021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
“在中国,我的努力会有收获”
那一年,他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专家局的邀请,开始投身于帮助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自此,他踏上了中国教育改革之旅,一路见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前行与突破。
霍普克罗夫特教授在央视《开讲啦》节目现场
“在中国,我去过的城市,一定比你们还要多。我已经去过四五十个城市了!”霍普克罗夫特教授骄傲地和学生们说道。这名学术大拿、教育专家,怀揣着对中国深切的热爱,潜心研究并总结了中国高等教育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他热情地称赞中国科研水平与高等教育的提升速度,同时真切地想要帮助改善其中的不足。
我曾在巴西、智利、印度等十五个国家帮助过当地的学生和老师,参与教育改革,但是这些地方整体的教育水平很难提高。最终我意识到,如果不是当地政府真正有意愿从国家层面致力改善,那么一切都是徒劳。而在中国,教育改革由国务院总理牵头,我看到了诚意与决心,我有理由相信我的努力会有收获。
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顾问专家,霍普克罗夫特教授曾直接向李克强总理汇报:“我想,总理事务繁忙。面对他,我要谈的问题必须切中要害,我应当把想说的问题凝练到‘一页纸’上。那么最关键的这‘一页纸’上究竟应该是什么?我想,那就是‘本科生教育’。它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基石。”
2016年,John Hopcroft教授获李克强总理接见
对当前中国本科生教育体制的缺陷,教授有自己的思考:“我认识许多中国大学的校长,他们有才华、有理想、有领导力,充满激情地为提升学校的国际排名而努力。可当下的主流国际大学排名,无不侧重于高校的科研经费、论文发表数量这些生硬的数据,却忽略了一所大学最根本的使命:提供优质的本科生教育。”
2016年,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荣获我国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所颁发的最高荣誉——中国政府“友谊奖”。
2017年来到北大,担任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时,霍普克罗夫特教授已近80岁,耄耋之年的霍普克罗夫特教授有一个梦想:让北大拥有全世界质量最高的计算机学科毕业生。
与中国结缘的十年里,比起刻骨铭心的激情,霍普克罗夫特教授带给中国,带给北大的,更多的是细水长流的陪伴。他站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边,兢兢业业书写着自己和中国的故事。
寻找一生热爱
童年(左)与青年(右)时期的霍普克罗夫特教授,右图出自青年霍普克罗夫特晋升康奈尔大学教授职衔相关报道
25岁时便取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34岁晋升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47岁摘得有着“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身兼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等诸多title……在普通人眼中,霍普克罗夫特教授的人生仿佛一直在“开挂”。
可于他而言,这一路走来简单纯粹,与自己热爱的计算机事业和教育事业相濡以沫,学习不止,转瞬就到了今天。
工作是生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一定要从事你所热爱的事业,否则就不能算度过了一段精彩的人生。
曾有学生已临近毕业,却向霍普克罗夫特教授倾诉自己并不喜欢计算机专业,甚至有时还很厌恶自己的专业:“他们憎恨这个专业,仅仅出于父母的要求而选择了它,并且可能得终生与之为伴”,这令教授深感痛心。他希望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好奇心,探索世界,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而不是仅仅追求稳定优渥的生活。青春宝贵,与其把最好时间浪费在不喜欢的东西上,不如返璞归真,以纯真之心,努力追寻自己兴趣所在,于此间寻得自己一生热爱的方向,不畏险阻,坚持下去。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北大图灵班2017级本科生俞昊君同学回忆道:“每次见到John,我都会被他那种最纯粹的探索未知的热情深深打动。记得第一次见到John的时候,他就对我们说,你们是最优秀的学生,你们今后不需要太多地为生计发愁,所以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能够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
北大图灵班:播种希望的试验田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却又简单。
教育不仅是为了日后的工作而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创造美好的生活。这种教育不在教室当中,而是在人际交往中,在社会生活中,在对世界的探索当中。可现在我们的教育系统大多好像只是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找到不错的工作,却没有给学生以真正的教育。这不是大学教育的初衷,我们想要搭建的是更高层次的教育体系。
在中国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北京大学图灵班”应运而生。这里是高等教育事业新思路、新理念的体现,这里有北大丰饶的理工学科资源作支撑,有大刀阔斧的课程体系改革为牵引,有创新性的特色培养方案赋活力;从科研轮转,到与图灵奖得主面对面交流,每一个学生都有无穷的机会和无限的可能。
霍普克罗夫特教授与首届北大图灵班同学在静园五院合影
与此同时,图灵班配备的师资队伍也是世界顶尖水平,“图灵班招募的教师必须是世界第一流的专家和最具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我们以‘教学水平’作为他们的核心,甚至说是唯一评价指标。他们不必焦虑自己是否能够为学校争取到高额的科研经费,拿下庞大的科研项目。我们的老师,全心全意,都投入在学生的培养。”
为了促进本科生的课堂教学,改善教师教学和科研关系,霍普克罗夫特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共同发起了“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由高科技产业出资支持,对致力于本科生课堂教育、教学优秀的老师给予奖励,从而促进本科生教育质量的提升。从2018年发起首届“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起,北大获奖教师人数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而这些优秀的教师正是学生们前行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霍普克罗夫特教授与陈宝权教授在“新国际环境下的高等教育与学术人生”分享会上
“要让最好的人才拥有最好的未来”
中国拥有着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才储备,这些孩子通过高考的激烈竞争脱颖而出,北京大学的学生质量要高于美国斯坦福、康奈尔等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图灵班汇聚着北大最优秀的一部分人才,面对这些资质优异的未来之星,图灵班的老师们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实现每一个学生的梦想。爱才、惜才、育才,是贯穿图灵班的教学理念。正如高文老师对同学们的期望:勇于挑战困难和未知,做“从0到1”的开创性工作,在未来引领计算机学科的发展。
图灵班实行着全校独一无二的“科研轮转”制度:大二上学期,每位同学可以选择三位不同方向的图灵班科研导师作为自己的轮转导师;大二下学期,学生将在这三位老师的实验室中各花五周的时间进行学习与科研实践。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慢慢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对未来的科研有了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这种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不只是为了学习和深造,更是为学生一生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图灵班科研指导组长、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宝权老师如是说。
在北大图灵班,教育不仅在课堂上,更在课堂之外。有的学生加入了山鹰社、“风雷”街舞社等学生社团,有的在棒球场上挥洒汗水、和龙舟队的小伙伴们乘风破浪,有的发起成立北京大学学生算法协会,更有学生自发组队参加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超算竞赛,试探潜能的边界。在课堂之外,他们被鼓励探索好奇的未知世界,成为灵魂饱满而鲜活的人。
这方沃土之上,已然可以预见桃李芬芳、累累硕果的未来。首届图灵班30位同学已经在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近30篇论文,获得理论计算领域顶级会议STOC国内首篇最佳论文奖等突出成绩。第二届图灵班延续了这样的佳绩。
随着图灵班容量的逐渐扩充,磅礴的能量与新的希望正在酝酿,也许下一秒,就会有新的奇迹破土而出。
John Hopcroft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理论计算机科学家,现任北京大学访问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工程与应用数学IBM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6年被授予“图灵奖”,以表彰他在算法设计与分析领域的奠基性成就。
近年来,霍普克罗夫特教授热忱投入我国计算机科学人才教育改革与发展,数次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献计献策,2016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2017年,霍普克罗夫特教授加盟北京大学,主持开设“图灵班”,亲自授课并指导学生,以期推广教学成果至北大整个计算机学科。
图灵奖
图灵奖(ACM A.M. Turing Award),又译杜林奖、A.M.图灵奖,是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的奖项,专门奖励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其名称取自世界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艾伦·图灵(A.M. Turing),这个奖设立目的之一是纪念这位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奠基者。获奖者必须是在计算机领域具有持久而重大的先进性的技术贡献。大多数获奖者是计算机科学家。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的奖项,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
外国专家在北大
“外国专家在北大”专栏由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与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联合策划,将陆续推出关于在北京大学执教的对华友好、具备真才实学的外国学者与专家的系列专题报道。
联合策划: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支持: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
图片: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央视《开讲啦》、朱成轩
文字:王丁熠、陆欣然
排版:唐儒雅
责编:浦海蕊
北大教授“点沙成金”!
他是北大优秀毕业生!
豆瓣9.5高分,北大教授与“国宝”列传
送别一位北大诗人
北大,塞罕坝,零的突破!
百年初心
北大学科
北大印象
学者书房
不一样的科学家
北大体验
<<< 滑动查看更多 >>>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