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

发布于 2021-09-03 14:19

    夏朝日益衰落的同时,黄河中下游的商部落正在悄然壮大。

    商的始祖契,与大禹同时代,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商。传说契的母亲简狄在河里洗澡时,旁边的燕子突然下了蛋,简狄食之有孕,生下了契。于是古代有了“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的传说。

    商族早期经常迁徙,主要活动范围在今河南、山东境内。商汤任用伊尹为相,励精图治,带领百姓发展生产,以宽治民、推行仁义;与周边方国友好交流,建立联合同盟关系。商部落的力量逐渐强大。

    夏桀将商部落的发展看在眼里,他召见商汤,将其囚禁在夏台,但没有借口加害于他,最终只能将其释放。与此同时,商汤却借此机会查探到夏的虚实,并且得到了其他方国的同情和支持。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商汤已经有了发动战争、推翻夏朝统治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针对风雨飘摇的夏王朝,他与伊尹、仲虺商讨制定了大致的征伐方针--由近及远、先弱后强、除其羽翼后攻占夏都。首先对付的是商附近的一个小国--葛,这是夏桀用来监视商的耳目。接下来是西北方向的韦、顾,消灭了这两个国家,保障了自己侧背的安全。下一个目标则是夏王朝最主要的属国--昆吾氏国,实力强劲,商联合周边方国,亲征昆吾,赢得了胜利。

    在与夏王朝决战前夕,商与联盟的方国部队举行誓师大会,指出“有夏多罪 天命殛之”,夏桀暴虐无端,商要替天行道,为自己武力推翻夏桀统治找到了一个政治支点。在最后的鸣条之战中,夏桀败逃,被放逐到南巢(今安徽巢湖一带),后病死,夏朝灭亡。

    商汤大捷,班师回西亳,召开“景亳之命”大会,在众方国的拥护下,建立了商朝(已被甲骨文证实的王朝)。

    商朝前期,频繁迁都,自汤开始,到中丁,中间十一个王,仅一百五十年,就迁都四次。这一方面是因为黄河下游水患频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商朝早期王室内乱严重。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为“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这两种制度的混用,造成王位继承处于混乱状态。

    商汤死后,因为他没有兄弟,所以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长子太丁先于汤去世,于是次子外丙继承王位,外丙几年后去世,传位其弟仲丘,仲丘同样早亡。伊尹于是扶持太丁之子太甲即位,辅佐他治理国家,太甲的勤勉没能坚持多久,逐渐不理政事,放浪形骸。伊尹劝诫未果,不忍见商汤所建基业被毁,于是将太甲拘禁在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令其反思,自己摄政,史称“伊尹放太甲”。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将其迎回,还政于他。

    有此为例,加上当时商朝统治力量不强,当继位之弟死时,弟之子都不肯把王位交还给兄之子,因此造成了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局面。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阳甲在位时期,共经历五代,延续近百年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史称“九世之乱”。

    阳甲死后,其弟盘庚继位,他认识到王室内乱大大削弱了商王朝的统治力量,造成了诸侯莫朝的局面,如此内斗无休,国家迟早会覆灭于内斗。于是他为了削弱强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在当时尚算稳定的情况下做出了迁都的决定,《尚书·盘庚篇》记载,盘庚对外声称“视民利用迁”,对百姓好言相劝;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人,他发出了“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威胁。盘庚迁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了商朝中央的统治,王位继承制度也得以稳定下来。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武丁盛世,又称武丁中兴。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商国势达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他日夕思复兴殷,苦于未得忠良之佐,后来在傅说等人的辅佐下,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商王武丁惟才是举,衣食朴素。武丁在位时期,灭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荆襄,扩疆数千里。故史书将武丁统治的59年间(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称为"武丁中兴"。

    商朝晚期,贵族腐化,王室贪图享乐。最后的统治者帝辛因为暴虐无度,被后世称为商纣王,纣,意为残义损善。但帝辛其人,有才干,文武双全,思维敏捷有见地,善于分析复杂的形势并做出果决的判断。当时东夷部落经常进犯商朝,掳掠商朝百姓作为奴隶。辛的父亲帝乙与之大战不胜,辛继位后,亲征东夷,大捷,并把商朝的统治范围拓展到东南方向,开发了长江流域。

    可绝对的权力会滋生绝对的腐败。帝辛骄傲自满,听信佞臣费仲、尤浑谗言,强征美人、大建宫殿,在摘星楼左右建酒池肉林,劳民伤财;造炮烙、虿盆之刑,残害忠臣。最终迎来武王伐纣。

    商朝自公元前17世纪初成汤灭夏,到公园前1046年被周武王所灭,前后共历550余年,17代,31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