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初:怎样巧用录音取证?

发布于 2021-09-04 19:14

各位朋友,你们好,我是律初,最近朋友问我,录音证据在何种情况下是合法的?在今天这样一个法治社会背景下,亟需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因此今天,律初就来解答一下。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律初会采取逻辑和递进理解的方式,这样做目的有二:一方面可以帮助朋友了解法律知识,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我自己提升法律专业水平和学术涵养。

私自录音取证怎样算成功?

首先,应该了解私自录音在哪些情况下属合法,进而,能在纠纷发生后被法院采信为证据。
在司法实践中,这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依具体情况分析。
 

01
利用法律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106条
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法复【1995】2号批复所指的“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应当理解为:系对涉及对方当事人的隐私场所进行的偷录并侵犯对方当事人或其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私自录音是否可以被认定为合法证据,关键要看录音是否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获取。”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孟强受访时说。

他说,一般而言,影响录音合法性的因素包括:

一、场合和手段
在公共场所取得的私自录音,其合法性比较突出,若是以偷拍、偷录、给手机植病毒等秘密窃取方式取得或在别人私密的谈话空间中取得,不被采信为合法证据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内容
如果谈话纯粹涉及个人或他人隐私,而与案件无关,那么隐私权要被优先保护;如果偷录者本身也参与了对话,且话题与案件有关,录音被认定为证据的可能性就大。

三、需要符合证据的一般要求
比如要真实、要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等。
“还有一点,如果在场者一开始就声明‘不要录音’,其他人也都同意,此后若有人私自录音,至少构成对约定的违反,被认定非法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如果录音者事先声明了录音行为,对方未反对,那视为取得了对方同意,被认定合法的可能性大。”

 02
有理有据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71条
 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一般来讲,如果只有录音证据,没有其他佐证,得到法院支持是有难度的。


综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要收集到合法的录音证据,需得施以合法手段,且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必须做到证据与事实相吻合。

(编辑:璨璨)

zhoulvchu】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