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那些禁止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发布于 2021-09-05 03:12

     曾仕强先生在说易经的时候经常说三个字“差不多”,多不行少也不行。

     

     有人提问萨古鲁对于吃素的看法,以及萨古鲁是素食主义吗?萨古鲁很巧妙回答:“我是人道主义者。”他后面描述了植物跟任何其它生物一样敏感。所以无论你吃的是植物、动物还是其它什么,这仍然是暴力。唯一的问题是它们没有尖叫,其实它们尖叫了,只是你听不见而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它们的确尖叫了。而人类是需要食物的。

    最重要的是,你吃的食物都是生命。其他生命形式放弃了它们自己的生命来维系你的生命。如果你在进食的时候,对所有这些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来供养你的生命的生灵满怀感激,那么食物在你的体内将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运作。

   开篇我就搬出三位大德来跟亲子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宇宙的规则是—平衡

   我们禁止孩子吃零食、糖果;禁止接触电子产品;禁止孩子一些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一刀切的做法就真的达到你意识里“表象”的为他好吗?

    你自己不吃糖?不吃零食?不看手机?不买一件漂亮衣服?可是你为什么禁止孩子做这些呢?你害怕什么呢?

    长沙有位妈妈给孩子买了一百个冰激凌,吃完妈妈付钱没吃完孩子付钱。孩子一开始特别开心,结果第三个没吃完就大哭起来。当然这位妈妈做法有些极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我们看到:你想象中孩子会不停的吃是极少发生的。如果真的无知觉吃下几十个、一百个冰激凌,我想孩子更需要的是心理医生和家长的自我反思。

    在禁止的背后是恐惧、权威享受和控制。

    你为什么如此恐惧一颗糖、一个冰激凌、一包零食带给孩子的伤害呢?回望自己,这其中你把自己带入到了孩子身上。其实你恐惧的是一切的未知啊。

   当孩子苦苦哀求要什么的时候,你是否感到满足。你全然的把控着孩子的喜怒,从孩子欲望升起的那一刻,他就完全依附于你了。这种权威的掌控我想大多数人只能在孩子身上体验吧。

   你控制住他的喜怒哀乐,满不满足在与你,他的情绪结果也在与你。

    欲望与需求的满足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有朋友一直比较节省,对于孩子学习和饮食都是尽心尽力。她对孩子想要一个几块钱的贴纸、橡皮等小玩意都是嗤之以鼻。

    有一天,她半信半疑的尝试,我对“满足”的理解去满足孩子。她猛然发现孩子拿着这文具店几块钱的贴纸一路蹦蹦跳跳,转圈。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满足瞬间击中了她。

   试问你,还想得起来让你雀跃得一蹦一跳转圈圈的事情是什么时候吗?即便你当下买了套房、签了大单你是否能开心的一路蹦蹦跳跳?

   那你的意思就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了?

   这又回到我开篇三位大德的描述。平衡,是以你的状况,孩子的状况决定的。就像你选择素食还是非素食这背后你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你的身体是知道答案你需要什么样的食物的,你内心深处对于素食的理解根本是什么?

   亿万富翁不会觉得花几千买个玩具是大事,普通家庭觉得买个百来块的玩具可能需要思考。这其中是没有是非对错的。

    我们需要思考在你的生活中为什么禁止、不准孩子做那些事。真的是为他好吗?真的是必须这样做吗?这背后你的内心深处的想法只有你自己知道。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