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启之后,中国会成为最大的输家吗?

发布于 2021-09-05 06:34

全世界都在积极接种疫苗,学生更是不例外。

比如美国的一些大学就要求所有学生在秋季入学前必须接种疫苗。除非你是这两种情况就:

1、身体原因承受不了疫苗或者宗教原因无法接种疫苗

2、完全远程上课的学生

世界重启之后,中国会成为最大的输家吗?

在入学前,学校要求学生提交接种美国疫苗的证明。划重点,是要提交接种美国疫苗的证明。换句话说,他们不承认国际上批准的其它疫苗。

这是一个大有深意的规定。要知道,目前欧洲使用的,也是美国疫苗。所以真正被挡在门外的,是接种中国疫苗的学生。

可以预见,这项规定很可能会推广到因商务等原因入境美国的人。

我们知道,目前美国规定,到过或生活在欧盟、英国、巴西和中国等国的人,必须要在第三地呆上14天才能入境美国。疫苗接种铺开之后,这个禁令可能会被取消,但不包括中国。因为咱们的疫苗不被承认。

这是一个利用流行病作为幌子,天然隔离中国的狠招,是拜登政府要用“一切工具”对付中国的一个范例。

疫情对世界的影响·,正朝着深度和广度发酵。

这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世界重启之后,中国会成为最大的输家吗?

2020年4月8日0时,武汉解封。

长夜终去、云开月明,这座英雄的城市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此时疫情已经在世界各地拉响了警报,欧洲、美国等地相继泥足深陷,至今仍未能彻底走出来。

那个时候我做过一个分析。我认为,检测手段和技术的提高,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因为它比疫苗和特效神药离我们要近得多。彼时中国已经从疫情的苦海中全身而退,而外部世界正准备同病毒打持久战。长期封锁国境或者隔离访客显然是不现实的,是否能够快速筛查和隔离病毒携带者变得非常重要。

因为当整个世界只有中国隔离所有入境者的时候,中国和世界将自动分离。

这句话对今天同样适用!

与去年的这个时候相比,今天的世界是一个离群体免疫越来越近的世界。

群体免疫,英文称“herd immunity "或者“group immunity",是指人群或牲畜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群体免疫水平高,表示群体中对传染具有抵抗力的动物百分比高。一般认为,对于某种传染病,如果群体中有70%—80%的动物有抵抗力,就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流行了。

群体免疫当然可以通过自然感染逐步实现,就像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那些流行病一样(比如黑死病等)。但是以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自然实现群体免疫太过冷血,所以不得人心,就连最初想搞一搞的英国都已经放弃了。

现在人类社会要实现群体免疫、扑灭疫情,唯一的希望就是疫苗。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即使只有一个国家的疫情没有被扑灭,对人类社会终究是巨大的隐患。但疫苗的接种不可能一蹴而就,谁先谁后变得至关重要。

这是当前新冠疫苗成为战略物资的重要原因。

当初疫情爆发后,我国采取了人类卫生史上堪称非凡的举措,成功扼住了疫情的咽喉。去年中国外贸表现亮眼,主要得益于我们在疫情防控上的杰出表现,占了生产复苏的先手。

不过,疫苗出来以后,世界又将重新洗牌,这一次我们还能独领风骚吗?

世界重启之后,中国会成为最大的输家吗?

我们先来看看欧洲的情况。

春江水暖鸭先知,欧洲股市(大A跟经济表现离奇的关系不大,在这一点上没有多少参考意义)已经率先对疫苗接种的进展做出了反应。

在度过前期的供应延误和短缺之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疫苗接种活动正在加速起飞。欧元区经济复苏预期加大,在全球多个地区股市震荡之际,欧洲股市却是牛气冲天、涨势喜人。泛欧斯托克600指数在4月的第一个星期创下了2019年11月以来的单周最大涨幅。

世界重启之后,中国会成为最大的输家吗?

分析师们正在大幅上调欧洲矿业、能源、汽车和石油公司的盈利预期,投资和消费周期正在酝酿复苏。

不得不说,欧洲的疫苗接种确实进展神速。

金融时报的疫苗追踪工具显示,自3月26日以来,意大利接种疫苗的7天平均数一直保持在20万剂以上。

德国方面,公共卫生机构Robert Koch Institute4月3号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注射第一剂疫苗的人数环比增加逾四分之一,达到1270万人,至少注射了一剂疫苗的人口比例提高到15.2%。为了加快疫苗接种,德国巴伐利亚州竟然绕开联邦政府与俄罗斯签订了250万剂的疫苗合同。

使用俄罗斯的Sputnik V(卫星5)疫苗有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在打疫苗前后戒酒将近两个月!

要在出产无数美味啤酒的巴伐利亚戒酒,这还了得,简直就是让他们不喝水了!

于是网络上一些人纷纷认为,州政府向俄罗斯买疫苗,绝对是个错误的决定!

不过有些人认为不必大惊小怪:根本不是错误!啤酒在巴伐利亚根本不算酒!。。。。是巴伐利亚人,就要有巴伐利亚人的样子!

一名欧盟专员近日表示,鉴于新冠疫苗接种即将加速推进,欧洲或于7月实现群体免疫。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最近在接受法国电台媒体tf1采访时说:“让我们选择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日子:到7月14日(法国国庆日),欧洲大陆可能实现免疫。”

世界重启之后,中国会成为最大的输家吗?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是怎么做的。

英国伦敦一家追踪疫苗进展的分析公司Airfinity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多的新冠疫苗生产国,生产的1.64亿剂疫苗。

但是他们的疫苗“全部自用”,出口量为“0”。加上美国目前已经订购的疫苗,足以供4.5亿人接种,远远超过美国的3.3亿人口。美国Axios新闻网评论说,“在全球数十亿人焦急地等待疫苗时,有3000万剂疫苗在俄亥俄州的仓库里吃灰。”

原因无他,美国要优先保证本国的疫苗接种。这个时候他们已经顾不上“普度众生”了,早一天实现群体免疫就能够早一天重启经济,这个诱惑远比当大哥的面子重要。

前不久拜登发表了新冠封锁美国周年讲话,宣布了这个重要的政绩:5月1日前,所有美国成年人都有资格接种新冠疫苗。

世界重启之后,中国会成为最大的输家吗?

相比之下,中国的情况不容乐观。

到目前为止,我国接种了1.3亿剂次的新冠疫苗。这个数字听起来还不错,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实际上中国疫苗接种率远低于欧美国家,距离接种率达到70%-80%这个群体免疫的门槛还很遥远。

所以有经济学家说,如果不重视疫苗接种,世界重启后,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输家。

最后讲个故事。

我有一个做婚纱礼服的朋友,公司的业务主要针对美国市场。

去年2月底的时候,我劝他停止广告等营销活动,准备过冬。

当时美国只报告了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很多人都相信,有了中国的经验再加上良好的医疗条件,美国是不会发生大规模疫情的。

这里的很多人,也包括我的朋友。但我根据新冠病毒的特点和美国采取的措施判断,美国必将出现新冠肺炎大流行。

朋友虽然半信半疑,但是出于对我的信任,还是接受了我的建议。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靠谱的。由于美国疫情失控,社交活动受控,婚纱礼服的销售几乎完全停滞,国内搞这一块生意的倒了一大片。我的朋友虽然也损失不小,但因为收缩得早,在这场“浩劫”中活了下来。

前些天我再次给这位朋友建议,告诉他赶紧在市场营销上发力。我的依据就是美国疫苗接种的进展。

别看今天美国一副哀鸿遍野的样子,我相信再过三到四个月,他们就能实现群体免疫,成功上岸、脱离苦海。

到那时中国的疫苗接种是个什么样子,实现群体免疫了吗?

如果世界已经重启而中国不能打开国门,我们绝对无法承受它的后果。人员往来受限将严重妨碍我们与世界的交互。加上美国的刻意围堵,中国在疫情后的全球重新分工中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个去中国的全球化,对我们而言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好在,尽管疫情似乎已经远离我们,国家依然把群体免疫提上了议事日程。就在前两天,我收到了我所在的城市珠海卫健委的通知:

来得正是时候!以我国的强大组织能力和国民的配合度,中国的疫苗接种后来居上、在未来的竞争中再次占据先手是非常有可能的。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