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你:我公众号的文章推送将这样调整

发布于 2021-09-07 14:51



近来,有些关心我的读者给我留言,说我发布的文章有点杂,什么内容都有,而且感觉在内容输出、文字风格和作品内涵上跳跃较大;也有读者说我的文章有的读着很亲切,有的读不懂,说白了就是觉得文章内涵深的深、浅的浅,口味不一。

这好像是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在一目了然中,让读者直接看清我文章的类型和层次,一眼就能看出自己可能感兴趣和喜欢的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需要呢?



话题“依稀是故乡”:是用现在的眼神思辨童年和故里的某些场景、人物、故事等,以及捕捉某些淹没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梦想、渴望与挣扎。

话题“生存现场”:是对现代种种思想焦虑、生存困境、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体验与追问,是当代文明背景下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自我救赎。
话题“月下独语”:是介于上述两个话题之间,有关思想、感情、灵魂和精神等生命内省的一种更为个性的感悟与言说。

而《欲望的花朵》:实则是一种真实的“人性现场”,笔墨更多的是在情爱和欲望、灵魂和本能间的凝视与私语、激动与悲伤,是一扇试图探秘心灵、感知人性、洞察灵魂世界和生命意象的视角与窗口。
对于上述两个公号的内核及话题界定,暂时不变。但为了更能区分我文章的类型和层次,在保持既定内核和话题的基础上,我将从文章分类上再设置如下几个模块:

1.“我的散文”:无论写的是什么内容,属于哪个话题,都将是严肃的文学作品,力求文字的诗意、干净与唯美;
2.“我的诗歌”:今后可能要在这里推送一些我过去和新创作的诗歌作品,但不会很多。
3.“我的日记”:这将是一个更加灵活多变的模块,所推送的文章内容,更多的该是“月下独语”的话题。但从文本和文字上看,应该还是较为严肃的文学作品。
4.“我的杂说”:这个模块和话题,主要是推送和我公号内核相关的一些时评类文章。也许是杂文,也许是随笔,或其他(今后这个模块的名称或许会变)。

调整之后,今后我所推送的每一篇文章,都将同时冠以两个“话题”,头一个是体裁的类别,后一个是内容的类别。如此调整,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把我的纯文学作品和时评类杂说区别开来,会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阅读需要。

尊敬的各位读者朋友,如果你看了有更好的建议,请给我留言,或加我微信后私信与我。谢谢!
                2021年9月7日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