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军教授出席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为推进污水污泥资源化建言献策
发布于 2021-09-11 12:25
教师节之际,十三届全国政协第54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认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进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同心协力打赢碧水保卫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出力。
11位委员和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角度建言咨政。60多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大家认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起步晚、发展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明显,有力支撑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同时还存在管网建设投入不足、政策标准不协同、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与设备闲置并存、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短板明显等问题,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依然任重道远。
生态环境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沼气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控环境(北京)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凯军教授作为唯一特邀代表出席全国政协双周协调座谈会,并以《以城市污泥处理处置为抓手,加速污水处理行业双碳目标实现》为题进行了发言。王凯军在发言中提出要实现30-60的“双碳”目标,必须补上通过厌氧消化回收能量这一必要环节,主管部门要制定“以新带老”的政策,要求新、改、扩建的污水处理项目同步配套建设厌氧消化和沼气发电装置,在厂内实现“热电联产”。同时,要求城市新建厨余垃圾处理项目与城市污泥协同厌氧消化,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高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