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年究竟“怎样”才能质变?
发布于 2021-09-11 13:31
博育
大家庭
致
高
三
高三一年究竟“怎样”才能
质变?
一年怎么才能质变?应该问,一年就能达到质变吗?答案是可以的!日日辛勤的汗水不会欺骗你,只要你肯付出!
质变的前提是达到一定的量变,所以在质变之前,我们需要无数次的积累和努力。
围绕着高三我们该怎么做,我总结的三个关键词
“自律”“心态”“方法”。
对于复习毫无头绪的学生们看过来了!本文全篇干货,博育大家庭教你如何在高三一年产生质变,本文不长,看完费时10分钟,但帮你大力提分,就在下面!一起看下去!!!
致高三

做到自律的办法就是:
你要时刻提醒自己不是一个自律的人,并做好自己不自律的准备。
本身要约束欲望就很难,你还非要总是在身边放着刺激你欲望的东西,让自己轻而易举就可以接触到欲望。
换言之就是心底有点数,脑子有原则。
远离欲望源
你明知晚上会玩手机,而且控制不住。你非要把手机放在床头,非要用智能机,而且还是无限流量,手机里各种各样的APP.你说呢……
制度制约(外界)
规则,比如在学校里你不会乱讲话,也不会把你的手机拿出来玩,会更高效。
那你学习的地方就尽量在学校,假期就在自习室,别在家,你太自由了!
或者给自己造一个环境,让周围的人监督你,说出来你要做到的事情。告诉你爸妈你要做什么,让他们监督你,告诉你同桌你这节课要做一套卷子,或者接下来的时间你要全力以赴,不浑浑噩噩,这些话语会加重你违约的成本,会让你丢脸,你在做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去注意这件事情的成本,就会起到约束的作用。
心理建设
每次投入学习以前,都做一个引导,引导自己的高效动作—仪式感,比如收拾课桌,写一句激励自己的话,列个做题的顺序计划,给自己加个油打个气。
学习低效的时候,停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并且自己回答(闭上眼睛或者拿出本子把这些问题写下来,自问自答)例如:你现在在做什么(你现在的心情如何?) 你本应该做什么? 你这样做可以让你离你的目标更近吗?如果不能,那你该怎么做?
你们还有271天,不到三分之一的高中时间,也是属于高三的一年。
它是冲刺的一年,也会是你们提高成绩最快的一年。不管你之前两年学得好还是不好,或者是落下了一部分内容,都完全可以在一轮复习的时候补回来。
一轮复习非常非常重要,一轮复习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把知识点去对应题目,知识点很重要,但是知道知识点如何变成题目更重要。而且,知道高考考什么题型,哪些题目简单,哪些题目复杂,复杂的点在哪里,复杂的方式是什么,这些更加重要。
关于考试大家心慌的原因,事实是你们过度模拟后果导致的。什么叫过度的后果模拟呢?你做不起这道题,你在这道题 上多花了时间,你就暗示你自己完了,然后开始焦虑看时间再反馈到成绩上你说这次考砸了。以及你会想考砸之后的后果,你不愿意去面对接受。
考试成绩重要吗?考试成绩挺重要的,是这段时间你学习成果的反馈,你的父母也会因为你的成绩有心态的变化和起伏,甚至你周围的同学,你的老师。那是你把成绩放到你正经历的这段时间,你放更长的时间,你会发现,没什么。这不是高考,你也还有大把的机会。
评估自己各科目的一个状态
计算所有科目近三次的平均分/中位数。一般来说这个分数会比较真实地去反应你的成绩,因为很多同学会高估自己(这是大家的归因方式决定的,每次考的不好,总会想方设法地找环境的原因,心态的原因,特别情况)事实上,考试就会考这些东西,考你知识点的掌握,考你的心态,考你的运气。请你先接受,再正确地去审视你自己。
请结合你的以往做题的感觉,以及你目前学校老师讲课的水平,还有你对这个科目的认知再加上你目前的分数(努力了之后,依旧不提高成绩。学这个学科的时候容易心累,上课听不懂,听懂了做不会题目)。
判断出来你认为提分最难到最易(心理上,而不是花的时间的多少,也考虑一下提分的边际效应—花同样的时间能够提高的分数),给他们排个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度顺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英语
然后大家再做一件事,把之前计算出来的分数和这个分数进行对比。
平均分:这个科目的分数✖️60%,和这个分数进行比较,平均分以上提分的话容易达到瓶颈期,平均分以下的提升空间大,但是需要克服的心理恐惧更多。
掌握知识点的几个阶段:
1、模糊地知道这个章节在讲什么,有哪些知识点。
2、能够做题的过程中用到公式,对应知识点的掌握。
3、知道一个题目里常用的知识点公式以及对应题目的转化。
4、用题目来搭建整个章节对应的知识点,以及特定的转化,并且知道本章节与其他章节联合出题。
倾斜时间,补足劣势科目,建立优势科目
争取在一轮复习结束之前,先建立好劣势学科的知识框架,不要求很会做题。你至少要知道这个章节大概讲了什么知识,要点是什么。不然等到二轮复习的时候一般知识点不会很详细的讲,要给题目腾出时间。
时间倾斜是:补足劣势科目的时间是60%,建立优势科目的时间是40%
这里比较建议如果有同学的英语是在100分左右的,理性思维比较差的,没有学习方法的同学应优先将英语建立成优势学科(120分以上)。
语文英语课比较水的同学,都建议放弃语文和英语课程的时间,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两个科目基本同学们听课效率不高,课程的容量太小了。但是建议语文和英语做题的话不要做大段的阅读,因为很容易分心效率低。
语文可以做文言文翻译,成语病句,文言文常识,诗词补写(高考题)。
英语可以做语法填空,短文改错,稍微简单的阅读或者完形填空。
一定要注意高效,抗干扰!最好还是老师讲哪个板块去做对应板块的内容。
理综三科特性:
物理:是理科中(数理化生)对理科思维要求最高的。
模型思维、拆分步骤过程的思维、列方程的思想、流程化
1、提炼有效题目条件,抓住题眼要点:
a.刚好、恰好(临界问题)
b.速度最大➡️a=0
c.缓慢、匀速(受力平衡、合力为0)
2、流程化:
a.认识模型——力学模型(绳、杆、弹簧、斜面)
b.拆分步骤——四种运动,两种能量(动能动量)
c.列方程的思想,几个未知数列几个方程
物理的选择题(下划线为中等及中等以下的难度)
v-t x-t 图像,斜率意义,交点意义。
选修3-5(核变化,能级模型:能级图,跃迁规律,光电效应等光的本质综合问题)
3.受力分析(绳杆问题,节点模型,正交分解,三力平衡)
4.万有引力(双星问题,MP等计算问题,能量问题,放后面会很难)
5.电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找电场线;图像问题(E-d);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容器中的偏转(偏进偏出)
6.磁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同板进出,圆形磁场,特别是极值问题)
7.圆周运动+能量+平抛(分解运动)解法:能量+合力提供向心力
8.交变电流/变压器(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远距离输电升压降压的变压器模型)
9.电磁感应(拉棒棒,给初速度,给恒力,水平,倾斜)
10.能量守恒(功,功率)模型:模版木块问题。
11.电路图(滑动变压器+电容器)
化学:化学是一门比较中庸的学科,需要记忆性的知识点很多。
选择题题型:
1.化学与生活(基本营养物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很重要))
2.实验操作
3.阿伏伽德罗常数
4.有机物的性质
5.原电池/电解池
6.元素周期表
7.电解质溶液(电离 水解等问题)
大题类型:3+1
1.有关化学实验的大题
2.工业流程题
3.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大题
4.选修题(选修三-物质的结构)
生物:文字性的内容比较多,答案模版化。理科思维要求最低。
调整各科目的时间分配
一般来说,我们至少有一半的时间,甚至有时候一大半的时间会花在数学上面。但是如果你这样做了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好,请你暂时压缩一下放在数学上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提高劣势学科。
练习册/卷子/参考书
建议大家一开始可以少做甚至可以不做套卷
优先做分类,铺垫基础。
在学校你们每天都会有做不完的题,一定要及时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去做题,毕竟你今天做完题,明天上课老师可能就会讲,这样你做题的效果是最好的,并且有不懂的地方第二题找到老师了之后一定要及时问,别怕,高中老师就是为我们服务的,一定不要怕麻烦,有不会的就问。
开始建立错题本/随记本
错题集:
选题:哪些题目值得被错题集选中,并不是错了的题目就要进错题本。
1类:记忆性题目,没记住,忘了。
2类:有思路,但是时间紧没做出来(慢,看答案梳理步骤流程,优化步骤流程,看完答案脑子里过一遍这道题的思路方法)
3类:计算错误(提醒自己就好了,如果说是特定的计算步骤一定要加强)
4类:完全没思路的题目(如果答案很复杂,先不用管,不要越级打怪),看的懂答案照第二类进行。
尽可能做错题是做题型,能够先把题型进行分析再做归类。
随记本
特别是在现在一轮复习正在进行的时候,大家听课或者做题的时候很容易就出现知识点忘记的问题,一些常常忘记的知识点可以直接摘抄到随记本上。
还有就是课程上哪些没听懂的点都可以记上去,或者一些小的灵感和总结。随记本,只需要你能看懂就行,尤其是对文科记忆类的科目非常好。
一段非常惊艳的话,一个成语,常见病句的类型等都可以往上记。
之后的话可能需要给随记本做一些整理,一周或者两周,要越记越薄。

博育大家庭
在这里希望
大家伙能够有所收获
对于高三大家伙还有哪些问题
欢迎大家伙随时留言
我们一起探讨
致
所有高三的学子
博育教育| L18043256222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