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 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详解
发布于 2021-09-11 17:36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
《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粤府〔2021〕56号)
《规划》共11章48节,长达142页
发布会上,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介绍了《规划》的主要内容,回答记者提问。省科技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汕尾市人民政府、茂名高州市元坝村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 规划出台背景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传统农业、农村、农民向现代精细农业、精美农村、精勤农民转变,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设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专章进行部署,将《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列为省“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行动纲领和编制全省农业农村相关规划的主要依据。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11/4_16313564686.png)
▲2021年9月7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本场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主持。
· 规划四大特点 ·
聚集“精”字
《规划》系统阐述了“十四五”发展精细农业、塑造精美农村、培养精勤农民的思路举措,突出未来五年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最重要、最关键的领域和环节,聚焦重大工程、重大行动和重大政策,力争做到“理念新、任务实、措施准”。
突出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
《规划》将高标准农田面积、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列为约束性指标,提出了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和种业振兴行动。
明确区域发展定位
《规划》按照全省“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部署,提出农业农村区域发展布局为珠三角引领带动区、沿海经济带东西翼重点提升区、粤北生态优化区。
突出岭南特色优势产业
《规划》制作了17张产业发展分布图,涵盖水稻、蔬菜、荔枝、茶叶、菠萝、柑橘、香蕉、南药、甘蔗、花卉、花生、生猪、家禽、水产、橡胶等类别,指明了各个产业发展的重点县,全省产业发展布局一目了然,对各地产业发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11/4_16313553107619998.png)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
· 规划重点任务 ·
《规划》提出了43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5376亿元,包括科技支撑、农田建设、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管控与风貌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并重点抓好以下四大任务。
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进产业振兴
创建15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一批跨县集群产业园、拓展一批特色产业园、创建一批功能性产业园、建设5-10个国家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30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一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专业镇和农业特色专业村。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全域部署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20个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全面推进乡村特色风貌提升,在省际边界打造5个省级乡村风貌示范带。深入开展村庄“洁化、绿化、美化”行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程,推进“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对全省1127个乡镇全面实施“组团式”帮扶。深化对广西、贵州99个县的协作帮扶,与广西、贵州共建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潜力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推动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业农村优先配置。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县域内城乡产业一体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11/4_1631355386512.png)
▲中新社记者提问
· “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大保障措施 ·
“十四五”时期将强化科技助农、商贸物流助农、金融助农三大保障措施,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农产品冷链流通体系两大体系、探索实施“金融+乡村振兴”工程。
聚力科技助农
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突破核心育种关键技术,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加硬核的支撑。
全面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行动,办好世界数字农业大会,建设农业人工智能装备研究中心、30个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县,打造10个粤港澳大湾区无人农场。
聚力农村商贸流通助农
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要做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产地冷藏保鲜基地建设,建设10个地市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50个县级区域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地、1000个乡村物流设施示范村以及一批“田头小站”,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完善农产品冷链流通体系。
创新金融机制助农
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金融要素保障
政策方面,完善融资贷款和配套设施建设补助,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等抵押融资以及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担保融资,基本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发展农村信用贷款。采取“引导基金+平行子基金+项目库”运作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领域。
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对省内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全覆盖,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完善提升政、银、保、担、基“五位一体”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适合广东省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让老百姓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内容转载于:广东乡村振兴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