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二批“定西好人”事迹简介
发布于 2021-09-14 23:04
来源:定西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马正昌,男,汉族,196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裕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为解决马铃薯品种退化和对外依赖问题,建成200亩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基地,3000亩原种基地,年繁育马铃薯原原种3000万粒、原种6000吨,率先填补了陇西县马铃薯基础种薯生产领域的空白,促进了全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聘请省农科院、甘农大专家对种植户开展新技术培训、科普讲座,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0多期,培训农民7000多人(次),发放书籍和资料14类5.2万多份,促进了马铃薯种植增产增收。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在全县设立了十多个废膜回收网点,采用“以旧换新”等方式进行兑换回收,回收各类废旧农膜8万余方;成立了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厂,引进先进塑料造粒生产线2条,生产加工塑料颗粒2300多吨,为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曾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甘肃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王永军,男,汉族,197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定西市鑫源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退伍不褪色,返乡创业造福乡里,创办了两个合作社和一个扶贫车间,通过土地流管、土地托管、入股分红、订单销售等合作形式,吸纳2600多人实现就近务工,总计发放工资500余万元;与1042户农户签订马铃薯订单协议,以保底价收购,每年实现户均增收2500元左右;为无力耕种的农户提供代耕代收、联耕联种等专业服务,建立了“耕种收关键环节由合作社负责、日常田间管理由社员负责”的生产经营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合作社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经营场所1万平方米,马铃薯贮藏能力近2000吨,社员人数168人,带动1200多户的省级示范社,建成12000亩马铃薯种植基地、3000亩种薯扩繁基地各一处。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甘肃省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李巧珍,女,汉族,196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定西市气象局正高级工程师。她是一位将论文书写在田野里,把试验研究成果体现在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农业气象专家。先后开展马铃薯分期播种试验、夏粮收获后复种豌豆试验、马铃薯重茬和倒茬晚疫病对比试验等20多项研究,第一时间向农民推广研究成果,被农民称为“助力群众稳定脱贫致富的‘洋专家’‘贴心人’”。主持、参加国家、省气象局课题12项,主持起草制订地方标准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撰写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不仅造福定西,而且惠及周边地区,被农业农村部等各大网站转载,重大农业气象信息先后在《焦点访谈》等栏目向公众播报。马铃薯等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案例被中国气象局培训学院写入教材,全国20多个省区市气象部门专家前来参观和学习。多次受邀为全国农业气象试验站业务骨干培训班学员讲课。多年来,深入农村培训农民、农业技术人员、基层气象服务人员达5000人次以上。曾获“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杨有义,男,汉族,195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临洮县新添镇崖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为破解当地发展难题,他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和当地群众,以“蔬菜强村、市场兴村”为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社企联动,群众参与”的蔬菜产业发展道路。2020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654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0%,种植户达1100户,占总户数的92%,人均从蔬菜中获得纯收入8600元。为提高蔬菜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成功注册了“洮鑫”牌蔬菜商标。创办的崖湾蔬菜市场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定点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24万吨,年交易额1.5亿元,增加村集体收入62万元,吸纳周边群众200多人务工。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模式,组建成立崖湾韭菜合作社,统一搭建双层钢架塑料大棚235座,成功打造二甲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曾获“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玉琴,女,汉族,197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渭源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从只有6名教师、6名学生的新建学校发展成为拥有教师21名、学生60多名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离不开她的锲而不舍和真情付出。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坚持“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的办学理念,在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定期开展各项康训活动的同时,开发了串珠、洗车、陶艺、烘焙、烹饪实训等特色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潜能开发,缺陷补偿,逐步形成了“分科+综合+康复”的课程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融入主流社会奠定了基础。通过废旧轮胎搭建花坛和假山,塑料瓶制作创意花盆,木片、石子拼绘图画等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审美能力,又树立了节约和环保意识。作为寄宿制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建立了果园、菜园和小动物饲养角。曾荣获“全省家庭工作先进个人”“定西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赵如泉,男,汉族,196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定西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从警30年,他勤勤恳恳、吃苦耐劳,泥泞的山路,湍流的山洪,荆棘满布的树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共勘验各类现场2500余次,检验各类尸体2500余具,活体鉴定18000余人次,技术破案400余起,解决全市技术难题700余次,先后组织侦破了一大批社会影响恶劣的大要案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他带领专案组人员连续奋战100余天,成功打掉了定西市首个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针对全市命案积案及在逃人员存量大、时间久远、现场物证少等客观情况,他组织全市刑侦民警按照“一案一专班”“一人一对策”的要求,在遗留物证中进一步挖掘潜力,完善在逃人员基础信息,利用大数据进行深度合成研判,成功破获命案积案80余起,抓获命案逃犯102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二级英雄模范”等荣誉称号。
彭名海,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把带领群众致富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放下自家生意,一门心思为将台村找发展出路。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流转土地,牵头引进5家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发展设施蔬菜、苗木花卉、牧草加工、特色种养等主导产业。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1000余亩,建成蔬菜育种大棚54座、花卉育苗大棚60座、花卉育苗基地200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400亩、有机杂粮种植基地300亩,以设施高效农业为主体、花卉育苗为支撑、种养结合为补充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积极为群众就近就地务工搭建平台,协调提供稳定务工岗位86个、临时性用工岗位120多个。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万元,实现了稳定增收。2021年,将台村党支部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对发布的“定西好人”有异议,或推荐“定西好人”线索,请与市委宣传部宣传科联系(举报、推荐电话:0932-8318876;地址:定西市行政中心办公楼1212房间;邮编:743000)。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