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采用抗震支架是犯罪?有依据吗?再详细说说抗震支架系统的作用和安装方法!
发布于 2021-09-21 07:11
这个说法源于2019年10月8日司法部发布
“关于《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对建设工程的抗震工作的规范化进行意见稿征集,同时进行了说明
重点内容:
为了便于大家快速知情
敲黑板讲些重点吧
没有设置抗震支吊架的,可能违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建立抗震责任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档案,违反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规定监督检查应当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
出台背景之一:工程抗震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需要相关政策支持
住房城乡建设部起草,报国务院,司法部征求意见
建设工程需要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对存在严重抗震安全隐患的建设工程进行安全监测,并在加固前采取停止或者限制使用等措施。(PS:已建成的工程一个也不能少,改造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抢险救灾、临时性建设不适用、军事工程适用有关规定,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搬迁、灾后恢复重建等应当执行。
施工单位违反的,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款2%~4%罚款;工程不符合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的,负责返工、加固,并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建设单位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抗震性能的,责令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设计单位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施工单位未取样送检或者使用不合格隔震减震装置的,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隔震减震装置属于主体结构施工,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PS:抗震支吊架也不知道算不算隔震减震啊) 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当通过信息化手段或者在工程显著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等方式,公示抗震加固时间、后续使用年限等信息。 超限高层建设单位应当在初设阶段将设计文件报送省级住建部门进行抗震设防审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建设工程抗震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建设工程抗震新技术推广目录
有耐心的往下看啊
住房城乡建设部起草了《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送审稿)》
报请国务院审议
司法部收到此件后,多次征求有关方面意见,进行实地调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建设工程抗震的勘察、设计、施工、鉴定、加固、维护及其监督管理。
抢险救灾及其他临时性建设工程不适用。 军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中央军事委员会另有规定的,适用有关规定。
全球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不欧亚地震带之间。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台湾地区和23条地震带。
1947年,NFPA13首次规定建筑自动喷淋消防系统的抗震支架设计方式,也就是说美国最早是在消防领域开始了抗震领域的设计要求。随后在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又开始全面定义了建筑机电抗震支架系统,应用于水、暖、风、电等机电设备的抗震需求。
2008年之前,国内项目应用基本无机电抗震的概念,可以说空白。
5.12汶川地震后,建设部对原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先后两次进行紧急修订幵颁布新的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发文要求 “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裂”。
定义:
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以及抗震斜撑组成。
1、减少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中建筑机电设备的损坏(消防管道、喷淋系统、排烟系统、电气等系统)会直接导致消防功能的失效。从而引发火灾,浓烟等次生灾害。使伤亡人数大大增加。甚至超过建筑物倒塌等直接灾害导致的伤亡数量。
2、地震时有效保护机电系统,确保震后快速恢复工作状态
抗震支架施工流程、要点总结
抗震支架系统适用于建筑内部附属机电设备如给水排水系统、建筑电气系统、烟火检测和消防系统、燃气管道系统、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照明系统和应急电源、通讯设备、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抗震要求。
抗震支架实施流程:招标深化设计设计单位复核机电设计院出正式施工蓝图抗震支架供应商工厂加工现场调整与施工;
采用抗震支架的明显优势是:
抗震支架系统设计是根据设防烈度、建筑使用功能、建筑高度、结构类型、变形特征、附属设备所处位置和运行要求等按相关标准经综合分析后定点定位定材设计、科学合理;
材料及附件严格采用符合国标要求的产品、并通过专业的防腐工艺加工,比较安全、可靠。
考虑到项目品质要求,抗震支架主要部件表面需采用钝化镀锌或热浸锌处理。
主要施工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2《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架通用技术条件》
3《管道支吊架标准》(GB/T17116)
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5);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242-2002;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
9《风管支吊架》08K132;
10《电缆桥架安装》04D701;
11正式施工蓝图及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单。
12抗震支架系统综合信息表
抗震支架部分的施工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的实施,应力求科学、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架施工组织说明
由综合机电施工单位组织业主、监理、总包等单位共同进行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架的品牌比选确认工作,共同确定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架供应商,但最终决策权属建设方;
由抗震支架厂家负责组织机电设备抗震支架的深化设计和施工组织等工作。
抗震支架深化设计图纸必须经机电设计单位复核确认、并统一由设计院出正式施工蓝图。
材料要求
抗震支架系统主要材料为Q235,材料力学性能等应满足《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标准要求。
五金产品表面钝化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应该不低于8UM。
五金产品表面热浸镀锌处理,锌层厚度应符合《GB/T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要求,平均膜厚50UM。
五金产品表面电镀白锌处理,膜厚应该符合《GBT 9799-2011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要求,厚度不低于5UM。
本系统刚性连接主要为C型槽钢,验收标准按(GB/T2518-2004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和《0340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弯脚槽钢尺寸和力学特性表》要求。
C型槽钢内卷边缘和相关配件都须带有连续齿牙,齿牙深度不低于0.9mm。
螺栓保证载荷须满足GB/T3098.1-2000、螺母保证载荷须满足GB/T3098.2-2000等要求,性能等级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所有配件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严禁任何以摩擦力来承担受力的连接方式,连接槽钢和槽钢连接件之间的弹簧螺母须带有齿,以防止滑脱松动,保证系统安全。
抗震支架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具有安全的抗震、抗冲击、抗滑移性能。同时为保持抗震支架的绝对安全,关键连接配件不允许使用跟槽钢锯齿模数不匹配的弹簧螺母。
抗震支架深化设计说明
在确认抗震支吊架供应商后,由抗震支吊架供应商在设计院提供的综合管线的基础上进行抗震支吊架深化设计,并提供由专业软件校核的成品支架系统信息表,其内容包括系统各个节点的荷载计算及槽钢,吊杆、锚栓及连接装置的材料选型,校核承载力和挠度。
应提供深化设计后详细的支架布局图、支架节点详图,以便施工的开展和后期验收的开展。
基于深化设计,应提供支吊架材料清单、供货计划及技术服务计划,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衔接。
风管荷载取值依据国家标准图集《金属、非金属风管支吊架》08K1水管自重取值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图集《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电缆荷载取值依据国家标准图集04D701《电缆桥架安装》等。管线设计承载力安全系数为1.35,多种管线综合支架应综合满足上述标准要求。
型材由配件经过槽钢锁扣进行连接;斜撑通过专属设计的抗震连接座、可调式铰链与槽钢、吊杆、管夹等连接;需要安装在槽钢上的配件通过带有槽钢螺母的扣件与配件紧密安装。
抗震支架系统的固定点:
固定于钢柱及钢梁上的支架,不允许进行焊接和钻孔,采用抗震专属的夹具进行连接设计;
固定于楼板或者梁柱等建筑结构体上的支架,应采用拉拔强度和剪切强度都符合抗震荷载要求的锚栓,且安装有效埋深必须满足要求;
抗震支架系统刚性及柔性支架:
所有的抗震支架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抗震支架必须做综合的设计方案和详细的节点详图,并提供相应的计算书;
在建筑混泥土结构或者钢结构上安装使用刚性支架,需满足斜撑长细比L/r小于200,且各抗震支架配件均须满足抗震需求。在斜撑长细比L/r大于200或者斜撑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柔性支架,柔性支架的斜撑及连接装置均采用抗震专属设计的钢索和连接件。
若室内空间跨度较大,室内管道较多,需要增设钢结构辅助梁,屋面上原设计未考虑管道及风管的下挂荷载,亦需增设钢结构辅助梁,所有辅助钢结构应与原结构设计进行沟通,由专业的钢结构公司进行深化设计。
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压缩普通支架占用空间,以确保机电管线整体的美观与少占用空间。
抗震支架系统施工说明
所有抗震支架装配施工须按照设计院确认的图纸施工,管道支架应与暖通、给排水、强电、弱电、建筑、结构等专业密切配合施工;
主材型钢标准长度为6.0米,施工单位可根据需求用机械方式自由剪裁,切口要清理毛刺,系统拼装时,锁紧扭力为40N·m;
为确保抗震支架的安全,可靠性。抗震支架的安装须由抗震支架供应商组织施工;
安装抗震支架的锚栓只可固定在剪力墙,梁或钢结构梁,承重柱上。不可安装在砖,板等非建筑主体结构上。但必须符合结构安全要求与遵循结构专业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指导。
拼装好的支架若有外露的切口,须用专用的塑胶保护端盖或专用镀锌防腐漆加以封护;
抗震支架系统施工步骤
准备工作
1)施工前各施工人员熟悉掌握施工图纸及现场施工布置情况。
2)认真做好施工各环节的测量、检验记录的准备工作。
成品槽钢存放及切割要求
1)槽钢运输到场后,尽量存放于室内
2)存放于室内时,需垫置防水薄膜,薄膜上放干燥木条,槽钢布置其上。
3)严禁在堆放的槽钢上踩踏
4)切割结束时应及时清除吸附槽钢表面和内侧的铁屑毛刺,并打磨切割产生的毛刺。
安装步骤
1)安装点定位及锚栓的安装
对管道上的安装点进行定位,通过计算测量对各个螺栓的安装点进行精确定位并标记,误差不得大于2mm。
钻孔,对需要安装锚栓的点位确定锚栓安装深度后进行钻孔
孔位清理:用清孔工具(气筒、毛刷)清除孔内灰尘,为达到效果,应进行两刷两吹。
安装锚栓:将膨胀锚栓打入规定的深度值。
注:安装抗震支架的锚栓只可固定在剪力墙,梁或钢结构梁,承重柱上。不可安装在砖,板等非建筑主体结构上。
管道支架安装
1)单管支架安装步骤
先确定管夹安装位置,并安装好吊杆套件(包括加劲装置数量及安装位置)。
对照节点信息表,确定安装斜撑角度,并安装好斜撑套件。
上图为单管侧撑
上图为单管纵撑
水管侧向及纵向支撑抗震吊架详图
2)组合门型支架安装步骤
注:上图中加劲装置之间的间距L不是固定的,它根据吊杆的尺寸和侧撑布置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根吊杆时采用100%,2根吊杆时采用50%,2根吊杆一个侧撑时采用75%
3)风管的门型支架安装形式
4)电缆桥架的门型支架安装形式
抗震支吊架系统应具备以下权威机构认证报告及资料,以确保使用安全:
支架系统应具备抗冲击荷载测试报告,以确保特殊荷载下的安全保证;
管束系统应具备耐火等级测试报告,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防火时效;
拥有中国国家级检测机关出具的的力学测试报告;
所有连接件提供相应的承载力学测试报告;
提供完整的《抗震支架安装技术手册》、《抗震支架系统荷载计算书》、《成品支架现场安装指导手册》等一整套资料,保证产品的安全和提供优质服务。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