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全国突发新冠肺炎,各大学校纷纷推迟开学,在家开展在线教育,请问如何落实在线教育,提升授课质量?
【答题思路】此题属于时政题,考查考生对于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了解情况。
【参考答案】
为提升在线教育的授课质量,学校及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提供培训支持,解决教师网络技术操作不熟的问题,满足在线教育的基本要求,合理设置网课模式,教师提前备课、磨课,熟悉线上教学模式。
第三,教师设计课程内容,要增加内容的趣味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利用动画、手工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保证课堂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所讲授的内容要精炼并且准确讲正确的内容,讲重要的知识点,并且要熟练。同时,在开播之前,可以提前在群里了解一下同学们的疑问,结合重难点来开播,更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更好。
第五,教师尽可能多的积累网络素材,掌握一些课件制作技巧,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的画面声音等刺激,激起学生对老师课堂的爱好。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材料的帮助下更好的理解知识。
第六,讲课语言要生动活泼有亲和力。教师要善于利用幽默化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接受心理,在学知识的同时注意调整心理。不能重教轻防、重教轻育。
2.新冠肺炎期间,各大学校纷纷采取封闭式教学,请问,封闭式教学有哪些优势?
【答题思路】此题属于时政题,考查考生对于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了解情况。
【参考答案】
封闭式管理的优势有:
第一,有利于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封闭式管理由学校统一为学生安排了相应的学习、复习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大加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提高了学生专业能力。
第二,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全学生人格。学生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自主管理衣食住行,自我安排学习生活,自主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全封闭学校里,可以严明地组织学生集体出操、劳动、休息、学习等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团队精神,最终健全了学生的人格。
第三,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规则意识,保持学生良好的纯净心态。封闭式学校里,学生的作息、吃饭、学习等所有在校活动都有统一的规定。学生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规划生活,进行活动,可以逐步形成严谨的学习、生活作风,养成严明的纪律观念和规则意识。
第四,可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封闭式管理可以在校内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管理,同时阻止学生接触社会上的不安全因素,特别是新冠肺炎期间,人员外出减少,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感染的可能性,进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人身和交通安全。
3.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请问工作原则是什么?
【答题思路】此题属于时政题,考查考生对于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了解情况。
【参考答案】
(1)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工作原则如下:
第一,改革创新,面向未来。立足时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使学校体育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
第二,补齐短板,特色发展。补齐师资、场馆、器材等短板,促进学校体育均衡发展。
第三,凝心聚力,协同育人。深化体教融合,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纵向升学和横向进入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通通道,建立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
(2)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工作原则如下:
第一,坚持正确方向。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坚持面向全体。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第三,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评价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4.2020年7月15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纲要》中规定,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答题思路】此题属于时政题,考查考生对于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了解情况。
【参考答案】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方面。
其中,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要让学生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强化自立自强意识;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体验工农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服务性劳动教育要注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
作为教师要做到在自己的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使学生所学知识结合到劳动教育中,也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同时也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在独立开设的劳动教育必修课中提出具体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5.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通过,并与2021年1月1日起实行,《民法典》的颁布对我国的法治教育有重大意义,请问实施《民法典》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题思路】此题属于时政题,考查考生对于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了解情况。
【参考答案】
《民法典》的颁布对我国的法治教育有重大意义,实施《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如下:
(1)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权利。
(2)实施好民法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的颁布,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3)实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的基本要义是规范约束公权力、保障私权利。民法典开出了需要保障的“权力清单”和“利益清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些权利和利益,是对党和政府提出的实实在在的要求。
(4)实施好民法典,需要把握好市场和政府作用的边界。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首先要相信市场主体的理性、相信市场的力量,并认真对待市场主体的权利,避免行政垄断、行业保护、地区封锁等乱作为。
(5)实施好民法典,需要在立法、决策、执法及司法中妥当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民法典对权利的规定,不仅是在为人与人之间划清行为自由的界限,也是为公权力的行使者指示行权履责的边界。
最后,作为教师应做到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践行爱国守法。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