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话—我就是想来找你
发布于 2021-10-06 19:43
国庆节假期还挺忙,去了趟登封,看了个电影,看了个病,接着就一分钟没耽误的来上班了。
去登封干啥呢,其实啥也没干,就是有个闺蜜在登封,跑去登封找她,和她一起宅,一起去剪头发,一起沿着登封外围兜了个圈,一起逛了逛登封的大街小道,也没爬山也没早起更没打球,大概就是想找个人一起打发时间吧。
4号上午,我们收拾行李,离开她家,坐车到郑州,她回了她的小屋,我则直接坐车去了医院。这大半年来一直觉得眼睛不舒服,视力明显下降,但一直没停下来认真对待这件事。终于在驾照期满换证时去体检,发现了这个问题,因为当时体检测视力,我的右眼一直不过关,当我遮住左眼,世界一片茫然,像起了大雾的天,也像是眼前被蒙了一层膜,擦不清看不透,怎么揉眼睛怎么睁大眼,都始终看不清,白茫茫的一团在眼前缭绕。由于我的左眼是正常的,以致于我一直都没发现右眼的问题。
单纯的以为是近视,但当在街边的眼镜店里测了度数后,店员的表情和话语让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词语都是新鲜词,生活里闻所未闻,很罕见又很严肃。于是在这个下午,开始认真,开始慌张,开始恐惧,开始敬畏。甚至有一种明天就要永辞于世,甚至脑海里想到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句话,一直旋啊旋地在脑海里飘。
看病难是真的,平时完全没有感觉,可走进医院的时候,就想收回这句话,光是挂号的队伍就已经长到崩溃,每一个来看病的人都是一脸焦虑地拎着布兜,要么牵着孩子要么扶着老人,急切地想在人群中找到一个缝,方便自己快点,全然没了平时的美丽和骄傲,全都变成低人一等的求医者。最好是一家人团队作战,有人挂号,有人排队,有人取结果,还有人在诊室门口盯着,而我是一个人。这么多年来,关于看病的经历,好像我总是一个人来的,好的坏的,都是当时我自己承担,还记得第一次被告知我有患癌的可能时,我的眼泪瞬间淌下来,司空见惯的护士也忍不住地叮嘱我该往哪里送样本,可依然阻挡不了我一个人在候诊室里放声大哭。
也只有在医院的时候,才察觉到亲情的重要性,认识到也许我们真的需要有人陪着,而不是逞强地说我一个人可以,你不得不卸下所有,独自去面对别人一帮人去面对的事,不得不承认你确实需要一份陪伴关爱,也或者说是照顾。
终于轮到我了,医生开了一堆的检查单子,我看的蒙,却也硬着头皮一个人先去一楼拿药、做心电图,再去三楼做造影,造影的结果要十五分钟出来,我没办法在那等,立马赶到二楼排队做B超,听到后面有人说一会儿让你家属来取结果也可以,我没有空回头告诉他们我没有家属,只是赶紧跑去二楼排队。离下班还有23分钟,前面还有5个人,岌岌可危,但也只有等。果然,下班前三分钟,医生出来说让明天再来,我想央求他能不能多给个机会,她说她家里有病人要照顾,今天都是来加班的。我的话咽回去了。每个人都不容易,又如何开口请求别人呢。转身去二楼拿结果,人家已经收拾妥当,就等我取走结果,人家关门了。
穿上风衣,把所有的东西全都装进行李包里,从医院出来是五点半多,我没有停留,背着行李直接去地铁站,赶着回去。其实我好累,还来着大姨妈,只想回去洗洗刷刷躺下,还要赶课程,月底要考试的,我心里没底。
外面风大温度低,很冷。赶回家未曾歇息,就开始洗澡洗衣服收拾贴面膜看书,再做一套模拟题。闺蜜打电话来问我的病情,我大概说了说,等挂了电话看表,已经是十点半,躺下,秒睡。
5号六点闹钟响了,一秒没敢耽误,我就起来洗头换衣服带着检查单子出门了,赶到医院正好八点,还排到第三个做B超。做完检查去等医生看结果的时候,我滴了散瞳水,闭着眼就不由自主地睡了半个小时。医生说,我玻璃体浑浊,无法看清眼底的病变情况,建议我先做更换晶体的手术。去了一楼找手术主任,却发现不在班,要等6号。
看病是不是很难?确实难的很。我带着东西出了医院,赶往地铁口,准备回去,肚子咕噜噜地叫,超级饿。半路的时候闺蜜打来电话邀请我去她家吃饭,思虑再三,我决定去。她的屋子比我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做饭,我曾经最喜欢厨房,但现在只想远离厨房,更多的是心态变了。关于她,后续再单独说,此刻我们就是相互取暖的动物。
吃了饭,她说她跟朋友约好了去看电影,我当下就说我准备回家了。她说已经买过票了,有我的一张。我惊讶“你怎么没问我?”,她说这种事难道不应该是肯定要买你的吗?问了你,不就是不想带你吗?我在这一刻愣了一下,到底“拿着!”和“可以吗?”哪个我们更喜欢?来不及细想,就一起打伞出发去电影院了。
电影看的《平津湖》,眼下大热。整个电影三个小时,我的脑海里只有2个人,一个是我爷爷,一个是伍万里。
看到抗美援朝的艰辛和困苦,我想到了爷爷。我爷爷十六岁参军,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是一名寂寂无名的炮兵,但他是那热血战场上的幸运儿,因为他好歹带了条命回来,后来才有了我爸爸,又有了我。爷爷曾经说,敌人的子弹就打在他左胸膛心脏的地方,当时那个位置佩戴了一枚铜章,子弹被削弱了力量,我爷爷侥幸捡了条命。这个在战场上几乎要付出生命保家卫国的人,被我叫爷爷,但他在我的生命里,却全然像个陌生人,路人一般。我打小就没有在他那里体会到那种来自爷爷的爱,我也从未对别人提起过关于他的任何事,就连抗美援朝这么骄傲的事,我都从未对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朋友甚至我的爱人提起过,爷爷这个角色在我的生活里,仅仅是一个称呼,他没有带给我温暖,也没有为我的人生增光添彩,就算是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也没有对我伸出援手。也许对于妈妈来说,我爷爷很多事让她意难平,而对于我,我爷爷真的完全就和村里其他老人没什么区别,这一直是我人生的缺憾。后来的很多年,我都在想,我的孩子一定不要这样,我不想我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不温暖的家庭里。
整个电影里最让我破防的是伍万里的那句话“我就是想来找你,因为你是我哥”。他说这句话的前情是,当要打仗的时候,他的哥哥考虑万里没见过这场面,担心他被吓着,于是安排他跟着别人先走,但他并没有走,而是悄悄地留下来跟着他哥哥。枪林弹雨里他哥哥看到他的身影,一面生气又一面全力保护他,在打完这场仗后,哥哥严肃地问他为什么要回来?他吭哧地说我就是想来找你,停顿了下接着说因为你是我哥。言语里的爱和依赖,还有担心都被放大。能让我们抛下所有也忍不住想要去找的人,会是什么人?在你生命里该是什么角色?
爱并不是看不到摸不着,而是清清楚楚地被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言语所表达着,我们注定孤独,但爱是一场救赎。我们终将逝去,但爱给我们五颜六色。
“开门呀!何宝荣!”
“黎耀辉,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明天继续我的求医路,愿我们平安健康,这也是妈妈们最真实的愿望。
培根随笔集 如果你正在人生低谷,培根能让你脱胎换骨!世界名著典藏 全本无删减
作者:[英]培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