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你还在把撒手不管当成静待花开吗?
发布于 2021-10-10 08:01

教育子女如一本厚厚的书,家长们不能心急,而应慢慢的、认真仔细地一页页翻阅、思考乃至领悟,操之过急或用心不专则会领会错意,造成坏的结果。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如同牵着蜗牛去散步。唯有慢下来,静下来,才能读懂孩子世界里的美妙。

妈妈似乎很有教育意识,一上来就跟我聊她一直以来尊崇的教育方式:放养的,宽松的,尊重孩子自主权利的,从不为他补习,也不看重他的学习成绩……
然后我问:那孩子的数学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我看到那个光鲜亮丽的母亲仿佛一下子黯然了下来。
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五年级的他,连三年级的数学水平都没有达到。
末了,那个妈妈问我。老师,您能帮我们做一个整体的规划吗?针对我儿子这种情况。
面对她的焦虑,我真心想对那个妈妈说一句:你现在知道焦虑了,知道要整体规划了,这么些年,你早干嘛去了。
没错,您说的尊崇宽松的,自由的教养环境,尊重孩子自主权利,尊重他的爱好,平等的对话,鼓励他活出自我……我很认同。
您说的:不会在意成绩,因为过程比结果重要……我也很认同。
您说的,不要过度干预孩子,不插手孩子的人生,要给孩子独立……我还很认同。
但是,亲,既然这样,那您为什么要焦虑?
既然这样,您唯一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他长大,等待他长成他本该长成的样子,不就挺好吗。

记得前段时间一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大致这样说:

多么美好的一段话。但是我以为,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他们只看到了“静待花开”,而忽略了“默默耕耘”。
当你羡慕人家的孩子表达能力强,写得一手好作文的时候。请别忽略了,人家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坚持亲子共读。
一有空就带孩子走到生活中,闻花的颜色,看树在风中舞蹈,看满天繁星,听一池蛙鸣……
当你羡慕人家的孩子体格很好,运动能力强。
请别忽略了,人家一有空就带孩子去游泳,周末的时候一家三口爬山,露营,骑着自行车去郊外漫步,徒步到苍翠的山顶,看到了天边的云卷云舒,远处城市的高楼……
当你羡慕人家的孩子数学成绩很好,逻辑思维很棒,请别忽略了,人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孩子玩数学游戏、搭积木、吃饭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孩子对应家里的人口来分配碗筷、讲数学绘本,和孩子一起玩数独、亦或者也会给孩子寻觅一个好老师,带领着前行。
当你羡慕人家的孩子那么有思想,那么多规划,那么有创意的时候,你却忽略了,在他还小时候,你从未为他打开过一扇窗,让他看到这个世界的丰富,你也没有在他的内心种下过一粒种子,让他对他的未来产生过期待和憧憬。
你也未曾在他迷惘懵懂的时候,给他一点指引,让他看得清要走的路,也就离他的梦想更近一点……
我们习惯了说“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哪个人家的孩子,是天生的那么“好”呢?每一个“理想中的孩子”,他们在成长和生命蜕变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过父母的呵护……
身为父母,如何引领才是“理想中孩子”背后更需要讨论的课题。
孩子做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我们无法设计和干预他的人生,但在他们成长早期的每一个关键驿站,我们都应该在,不做决定,只告诉他:关于这件事,我们的建议是……
在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还没有足够大的时候,他需要我们的指引。
只有等他有了足够的视野,足够大的力量的时候,他要选择什么样的路,选择走多远,就是他的事情了。
而那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转过身,默默祝福和想念。

静待花开说的可不光是等待。
静待花开的本意是反对拔苗助长,是指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不去过早地要孩子去做和生理发育不匹配的事情;
尊重孩子作为个体的特性,不要试图让仙人掌变成玫瑰;
当我们做好园丁该做的工作,有的花开得早,有的花开得晚,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
静待花开是对结果的不强求,但不是过程的不作为,相反,它需要更多的作为,这个过程一点都不轻松。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媒体上听到一些牛娃的妈妈说她什么都没做,孩子就是完全自发地努力,我以为这恰恰说明这个妈妈的段位比较高,已经把养育孩子的根本理念内化到和吃饭一样普通,自己都觉察不到了。
也有时候人们会拿乔布斯、马云来说事儿,他们的父母什么都没做,但这花却开的不是一般的好,其实这种小概率事件如果发生在你家里,拦也拦不住,万一不是呢,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园丁为上,毕竟孩子不是小白鼠。
花开需要很多条件,合适的土壤,根据植物的特性浇水、施肥,有的植物需要多见太阳,有的也许不需要见太阳,有病虫害需要杀虫,需要时不时修掉多余的枝叉,还要不赶上天灾人祸,花才有可能开。
环顾周围的家庭,有的家庭喜欢社交,有的喜欢旅行,有的喜欢探险,有的喜欢艺术,有的家庭热闹一些,有的家庭安静一些……
在他们的孩子身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家庭价值观的影响,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 这样的土壤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成长是孩子的责任,浇水是我们的责任,都不可推卸。
本文转自网络


更多精彩
艺才纷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