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期】【王雪芳教学设计】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

发布于 2021-01-14 19:36

《新闻写作——学写消息》

教材分析

《新闻写作》是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写作教学。本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学习本单元,要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能根据对新闻体裁知识的理解,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学会准确、言必有据地表达。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但新闻写作是一个比较新的学习内容,需要掌握一些新的技巧,建立新的评价标准。平时写作较好的学生,未必能写出好新闻。所以仍需要在了解基础知识后,通过具体的写作训练,慢慢掌握消息写作的要诀。

教学目标

1.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

2.学习消息的写作

准备阶段

1.预习课本第一单元写作任务三“新闻写作”技巧点拨部分《怎样写消息》,并做批注。

2.回顾《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两篇课文,准确理解消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师:今天上午,我们学校刚刚举行了一场校园合唱比赛,恰好也赶上校刊征稿,老师想借这一节作文课,请大家写一则消息向校刊投稿,我们来试一试吧?

二、结合预习,拟定标题

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预习的内容,说一说,想要写好这则消息,首先要做什么?

(预设)

生1: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师:什么样的标题才称得上是恰当的呢?有没有同学能结合我们读过的新闻来谈一谈。

生2:从《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来看,标题应该准确概括主要内容。

师:好。现在请大家依据刚才的交流,用笔写下你为这则消息拟定的标题。

(交流展示)

生4:我校合唱比赛隆重举行

生5:全校师生共同观看学校合唱比赛

师:不错,大家拟定标题的角度不同,但都简要概括了事件,基本上掌握住了标题拟定的原则和方法 了。不过老师想请大家回顾一下第3课和第4课的标题,看大家会不会有什么发现,受到什么启发?

(生阅读交流)

生6:可以采用主标题+副标题的形式拟题。

生7:标题要生动形象,吸引读者。

生8:无论采用什么形式,标题中都要点明主要事件。

师:大家的思维非常敏锐,说得很好。我们能不能尝试着换一种形式拟题,来达到吸引读者的效果呢?请大家写一写。

(生思考写作)

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获嘉县第一初级中学合唱比赛成功举办。

生:歌声装点校园,奋斗激励步伐-----一初中合唱比赛隆重举行。

师:大家悟性很高。我们来小结一下:

标题要简洁、明确、凝练、醒目(板书:设置醒目的标题)

三、依据课文,学写正文

学写导语

师: 标题拟好后,该考虑写什么了?

生:写正文。

师:请大家回顾学过的课文,想一想,消息的正文包括什么内容。

生: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师:这几部分顺序可以调换吗?请大家以课文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生:不能调换顺序。比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正文的第一句是导语,它用最精炼的语言呈现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符合导语的特点。紧接着主体部分对新闻事实做了具体的叙述,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最后一句是结语,对于这一则消息来说,结语并不是最重要的。

师:分析得有理有据。我们在学习消息的时候,就知道,消息的正文,结构上呈现什么特点?

生:倒金字塔结构。

师:那么,正文究竟该写什么,怎么写呢?我们先来学写导语。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本第18页“导语写作要求”分析《消息二则》的导语的特点,理解导语部分该写什么,如何写?

(生阅读思考)

生:《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导语非常简短简洁,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陈述了最重要的事实。

生:两则消息的导语都只突出了最有新闻价值的关键信息,是当时全国人民最期待知道的消息。

师:在我们理解了导语的意义和写作要求后,请大家尝试为我们的报道拟写导语。

(生思考写作)

师: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分别展示一下,请大家点评。

(学生展示)

生:12月10日上午,获嘉县第一初级中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合唱比赛在教学区隆重举行,17个参赛班级表现精彩绝伦。

生:今天上午,全校师生齐聚一堂,冒着天气的严寒,观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师:请同学们点评一下两位同学的写作,能否做这则消息的导语。

生:第一个可以,因为它语言简洁,而且重点突出,写出了最重要的事实;第二个不行,因为它没有把重点内容新闻事实陈述出来。

师:分析评价很到位。那么,请同学们在他的基础之上,做一个修改,使它能够做导语。

(生修改)

展示:10日上午,全校师生齐聚一堂,冒着天气的严寒,在一初中教学区观看了全校合唱比赛。

小结:导语写作要求:

重点突出,吸引读者

言之有物,事实说话

简明扼要,开启全篇

形式多样,体现特色

(板书:提炼精彩的导语)

(二)学写主体

师:消息最重要的事实----导语部分写出之后,要构思哪一部分了?

生:主体。

师:请同学们再次结合第1课、第2课主体部分的内容,回忆我们学校的合唱比赛,想一想,我们的这篇报道可以哪些内容?

(生思考分析)

生:可以写合唱的内容和同学们的表现。

生:还可以写比赛的意义。

生:要把比赛的结果写出来。

生:可以写合唱的过程。

……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我们怎么安排顺序呢?

生:合唱的内容和过程是是承接导语部分内容的,是对导语的揭示的新闻事实的具体叙述,应该是主体部分首先要写的。

生:比赛的结果是整个事实中“再次要”的部分,应该放在内容和过程之后。比赛的意义是最次要事实,放在最后,也可以不写,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没有大的影响。

师:大家的分析,紧扣“重要性递减原则”,是非常正确的构思。接下来就请大家依据这一原则,完成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求:200字左右,时间:八分钟。

(生写作)

师:我们仍请两位同学展示,请同学们点评。

展示:

1.在持续半个月的合唱训练中,我校参加合唱比赛的17个班级做了充分的准备,以积极饱满的态度投入到本次大合唱比赛的中,大家从不熟悉歌曲到牢记每一句歌词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同学们一遍遍练习,认真的神情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同学们每天都在早上、中午、晚上和课余时间连续训练,牺牲了大量休息的时间,而且还要克服嗓子疼痛以及疲劳等困难。同学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展现出了一初中学生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精神。比赛中,参赛班级,着装整齐,精神饱满,以高昂的热情、嘹亮的嗓音唱出了对青春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赢得了评委及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2.12月10日上午9:00,在一初中教学区合唱比赛决赛现场,,17支参赛队伍的表现精彩绝伦,整个教学区广场热潮涌动。参赛同学们着装统一,干净整洁,神情从容自信,歌声和谐悠扬。他们纵情高歌,唱响专属于青春的梦想与旋律。比赛在八年级6班演绎的一曲《稻香》中拉开序幕。比赛中,同学们以饱满的激情、嘹亮的歌声深情演绎了《春暖花开》《武汉不孤单》《又唱万泉河》等立意鲜明、催人上进的歌曲,展现了一初中莘莘学子积极向上、励志图强的精神风貌。经过评委现场打分,最终八一班、七九班、七十八班、八六班、八十四班、八四班、七十班获得一等奖,八十三班、八二班、七五班、七四班、七十班等获得二等奖。

师:请同学结合主体部分的特点来做点评。

生:第一篇没有体现出主体部分“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对事实的叙述不够准确简练,不符合新闻语言的特点。第二篇,先叙述比赛过程和内容,又叙述了比赛结果,相对来说,语言也更准确、简练、使读者一读就懂。

生:两篇都可以补充合唱比赛的影响和意义,使结构更完整。

师:点评简洁到位。

小结:新闻主体部分的写作要紧扣“倒金字塔结构”安排材料;语言准确、简练、易懂。

(板书:展开丰实的主体)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结合学过的几则消息,理解了消息写作的重点和要求,同时也联系实际尝试了写作。

五、修改阶段

最后请大家结合本节所学知识,修改完善自己的新闻稿,准备给校刊投稿。

六、填写评价量表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按照以下表格给自己的稿件打分。

项目

目标与要求

项目分值

得分

存在的问题

标题

简洁、明确、凝练、醒目

20分



导语

简要、呈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30分



主体

新闻要素较全,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30分



语言

准确、简练、易懂

20分



总得分





修改重点


王雪芳

41岁,2003年工作。成绩不多,无需回首留恋;教训不少,正应启程扬鞭。

教育感言:学习的境界:为知,为己,为人!


供稿/王雪芳

审稿/王   利

排版/李慧慧

审核/卞迎宾

END








阅人阅己阅品格

读语读文读生活

——岳喜红名师工作室

【第373期】【郭珍珍教学设计】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实践

【第372期】【闫萍萍教学设计】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第371期】【乔丽丽教学设计】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二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