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不让卖,农村怎样更快发展?

发布于 2021-10-11 14:44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权,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很多农村的旧房屋,对于很多农民而言,已经失去了翻建的意义,如今正在变得越来越破旧。虽然仍然有不少留守老人在坚守着老房,但更多的房屋被彻底闲置下来。

而与此相反的是,很多有条件的城里人,早已经开始租赁郊区的农房,并将其改造后用于自己养老,这也使得很多城市近郊地区的宅基地价值越来越高。于是,有人建议应该放开宅基地买卖,认为宅基地不让卖,农村就发展不了。

放开宅基地买卖,农村真的能够就此发展,农民也真的能够就此变富吗?

现阶段,很多农村年轻人去城里买房,除了就业和教育需求等能登上台面的理由以外,“面子”实际上也占很大的一个部分。可满足了“面子”的背后,是家里的老人掏光积蓄以及年轻人因房贷和高消费,被沦为“月光族”,甚至是负债群体。据央行调研报告显示,在14万的调查对象中,有约50%是月光族,有约40%感觉负债很重,这就是农民即便卖掉宅基地,也不会变富的最直接证据。

与此同时,宅基地与普通的商品房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宅基地是保障农民“户有所居”的最根本基础。如果放开宅基地异地交易,就将不只是城里有钱人买房养老这么简单,更大概率会造成“楼房林地”的状况。这不仅会压缩农民的居住空间,让无财力或无意愿在城市居住的农民难以守住自己的宅基地,更重要的是农村也会变得“七零八落”,想整体上得到提升,会变得更难。

总的来说,宅基地不让卖,农民就富不了,农村也就发展不了的观点,根本就说不通。换句话说,如果通过市民下乡购买宅基地,就能实现乡村振兴,那么国家早就实行了。不过话说回来,农民现在的收入之所以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财产性收入只占农民总体收入的1%左右,因此,进一步盘活农村宅基地,就显得很有必要。

关于闲置宅基地的盘活问题,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在《关于开展“市民下乡、村民进城”活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措施(暂行)》中,明确表示以租赁、合作方式利用农村空闲农房发展农家乐以及租赁农村空闲农房组建乡村休闲游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的,给予5~10万元一次性奖励。这一措施是武汉市,基于国家鼓励乡贤下乡与农民共同开发宅基地的政策,通过现金奖励的方式,来为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盘活提供动力。

除此以外,国家在对“关于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的答复中,明确表示将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和资金倾斜力度,支持农村养老服务及相关设施的建设。这一措施实际上是从侧面对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开展养老服务提供了助力。因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乡村养老需求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国家的资金支持,乡村养老服务这一不错的新财路已经打开。

对于宅基地的出租和买卖问题,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在宅基地政策不断升级下,农民除了要记住只要保住地上房屋不倒塌,宅基地使用权就不会灭失这一规则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擦亮眼睛,不要因一时的利益,轻信私自买卖宅基地的好处,否则很容易“钱宅两失”,如果已经举家进城,实在顾及不了农村的旧房屋,那么可以申请宅基地有偿退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