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连战连捷,神五、神六、神七载着男航天员飞上太空后,国人都在盼望着中国女航天员登上太空,书写更加生动的中国航天历史。
2012年6月,“航天一姐”刘洋过五关、斩六将,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搭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战友景海鹏、刘旺圆满完成了与天宫8号的交会对接任务。
2013年6月,王亚平凭借自身实力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乘组唯一一名女航天员,与战友聂海胜、张晓光顺利完成飞行任务,是中国首位飞向太空的80后。
2010年初,刘洋、王亚平从15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同时也是我国首批女航天员。
两位“巾帼”航天员--刘洋和王亚平,代表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半边天”事业,先后出色地完成了神九、神十任务。
在令人敬仰的航天员群体中,不禁让人好奇,中国女航天员是怎样“炼”成的?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我们先简单来了解一下航天员选拔的步骤和程序是怎么进行的。
从飞行员到“预备航天员”
无论是男航天员还是女航天员,选拔、训练标准差别其实并不大,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专门针对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标准。
航天员是一个高风险、高负荷、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虽然自带光环,但也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必须要通过层层严苛、高标准的选拔。
我国航天员选自飞行员,其中男性候选人来自现役空军歼击机飞行员,女性候选人出自现役运输机飞行员。
例如,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全部选自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第二批开始增加女航天员选拔,7名航天员(其中2人为女性)均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出。
飞行员的选拔本就十分严格,能当上飞行员已经是人中精英,战斗机飞行员更是精英中的精英,而从飞行员中选拔出“航天员”,无疑是万里挑一。
然而,“万里挑一”选拔出来的精英们,还不能被称为“航天员”,而是叫作“预备航天员”。即使已经成为预备航天员,依旧要经过多年的“魔鬼训练”,更残酷的是,训练合格后也并不意味着必然有上天的机会。
我们先来大致了解一下飞上太空的中国航天员,都会经历的几大阶段:
第一关:选自空军飞行员,需要具有近千小时的飞行经历,具有高超的飞行技术、良好的身体素质、接受过高等教育等等。
这一关就极为苛刻,100名左右参选的飞行员,才能挑选出1名进入下一阶段选拔。
第二关:成为预备航天员,从飞行员精英中选拔出来的候选人,被称为“预备航天员”。
预备航天员需要经过至少2年左右的持续训练和考核,合格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航天员。
第三关:通过飞行乘组选拔,飞天之前,预备航天员经历乘组航天员训练,竞争少之又少的飞行机会。万里挑一的航天员,并不是每个人最终都能登上太空,实现“航天梦”。
由于航天飞行任务频次的限制,会有一些航天员同飞天梦想擦肩而过,训练近10年,甚至到退役都没能执行飞天任务,十分残酷。
中国女航天员选拔揭秘
以刘洋和王亚平为代表的中国太空女英雄,毫无疑问需要经过上述几大阶段,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批女航天员。
由于考虑到空间站的工作、科研人物负荷较大,重体力活多,世界各国的女宇航员比例都比较小,人数少也就意味着精和优。
很多人都十分好奇,中国女航天员到底是怎么选拔出来的?她们与普通人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一起来揭秘女航天员是如何“炼”成的:
极高的身体素质--堪称没有瑕疵的“完人”
从已婚女飞行员中挑选
通过“魔鬼训练”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