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笑虹亲子教育 , 初二是学生时代的鬼门关,如何过?阅读理解、寻找规律、训练思维~
#学业管理 #金牌育言家 #亲子教育 #智慧成长
视频号
来源 | 黄笑虹亲子教育(ID:rianbow2019)今天要跟大家说的一种父母典型,叫做“专断型父母”。相信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影视剧中,都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有想要说的话,想要做的事,往往还没来得及开口,或是刚蹦出个字儿就立马被打断,得到的回应通常是“我已经替你安排好了,你做就行了”、“我已经听老师说了,你最近退步很厉害,我不想听你的解释,快点去学习”这样的话。屡次三番,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总是在欲言又止,甚至开始习惯了被迫屈从,因为他们知道,父母的形象高高在上,近乎“神权”,不容挑战,自己的意见总是无效的,自己的想法总是被无视的,自己的真实情感总是被隐藏的,只能在察言观色中见机行事,整日战战兢兢。![](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6/4_16343824564973166.jpg)
被长时间压抑的孩子,心灵和情绪上得不到满足和释放,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做出出人意料的事来宣泄自己,这样的社会悲剧这几年我们已经见得太多,“弑母”、“自杀”等等骇人的名词一次又一次冲击着我们的心灵,但冲击过后,往往依然是历史的重演。
吴谢宇,成绩常年全校第一,人称“宇神”,被北大提前录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他各方面要求极其严格,吴谢宇也努力做到了处处吻合母亲的期待。在同学朋友眼里,他是偶像一般的存在:高智商、高情商、一表人才、内心温暖;在老师长辈眼里,他既懂事又孝顺,曾在QQ空间里转发:“宁愿减寿十年换得妈妈活得更久。”可惜这一切都是他的“虚假自我”,一个以让母亲满意为第一要务的完美作品人偶。一切的起因,难道是因为家长不爱孩子吗?相反,正因为自己过度的爱与保护欲,过分的干涉,不想让孩子犯错,只要他们去做对的事,永远走在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路上,自以为是的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不去试错,才真正成为了许多日后悲剧的起因。专制型父母其实是一种自身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们通过控制孩子来实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可是,这种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却是非常大的,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当孩子逐渐拥有了自我意识,他就会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事情。比如,他要自己动手吃饭,他要出去玩等。如果父母总是拒绝孩子,告诉他这不可以,那也不可以,那么,孩子就会渐渐地失去自我,感觉不到自己是可以掌控自己的,自己是没有权力去要求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他会习惯被父母“摆布”,父母让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他虽然成了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却成了那个从小就被细铁链拴住的傀儡。![](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6/4_16343839319446282.jpg)
如果在孩子提出要求时,我们总是一味地拒绝孩子,控制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事,否则就批评、惩罚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胆小,做事之前会察言观色,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来判断自己该不该做这件事,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就只能忽略了自己的想法,选择顺从父母的意见,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顺从才能得到表扬和夸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会委屈自己,讨好别人,让自己过得不开心、不幸福,无法活出自己的精彩。![](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6/4_16343829164258273.jpg)
一直被父母管控,迫于父母的压力学习,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让父母开心,所以,他们没有学会主动学习,学习没有动力,没有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与价值观,那么,当他们一旦摆脱了父母的管控,就会立马变得萎靡不振,他们不知道要干什么,感觉人生是迷茫的,没有方向的。![](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6/4_16343849679770305.jpg)
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的羽翼还没有丰满,他们常常会迫于父母的权威,屈从于父母的管制,但是当他们有一天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特别是到了青春期,他们会变得十分叛逆,与父母对着干,极力摆脱父母的控制。一旦孩子感觉自己有能力摆脱父母的控制了,他们会变本加厉,会继承父母的“专制”,来控制身边的人,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掌控了别人,自己才能获得自由,这也是很多父母为什么拿青春期的孩子没有办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和别人相处,因为他们的控制欲望总会时不时地冒出来,让别人很不舒服,人们不得不逃之夭夭,远离他。![](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6/4_16343849560932086.jpg)
每个孩子都不会是完美的,总有这样那样的短板,而成长的过程正是弥补这些短板的过程。决定孩子未来高度的可能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他成长过程中自己切身体会和感受到的那些经历,适当的学会放手,孩子的成长也许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交流教育心得、“明目启智”日常秘笈、海量精品家庭教育课程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