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论坛举行
发布于 2021-03-31 10:59
3月30日,外交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举办“中医药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论坛”。论坛以“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主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开幕式致辞,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局长于文明,副局长孙达,有关部委代表,及28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长、官员代表和传统医学专家108人出席了论坛。余艳红主持开幕式。

孙春兰副总理在致辞中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与西医药一起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八版诊疗方案,成功推出“三药三方”等一批有效中药,疗效得到实践检验。中国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中医药防控救治经验,愿与各国一道,继续在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疗效、国际标准等方面深化合作,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优势互补、交流互鉴,更好服务人类健康福祉。
世界卫生组织传统、补充与整合医学部主任张奇表示,目前在世卫组织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上登记的传统医学救治新冠肺炎的有关研究共有369项,其中138项是关于中医药的。他表示,全球共同努力必将战胜新冠肺炎,而传统医学也必将在此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
于文明在论坛开幕式上宣读了本次论坛与会各国一致通过的《支持中医药参与全球疫情防控倡议》。倡议提出,继续坚持多边主义,共同应对疫情;继续开展经验总结,予以推广应用;继续运用传统医学,护佑民众健康;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发展传统医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和黄璐琦代表中国中医药专家在论坛上作了主旨报告。张伯礼表示,在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药成建制地介入,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尤其在可及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黄璐琦介绍了3项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试验,及化湿败毒颗粒等抗疫有效方药的最新科研进展情况。
论坛以“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主题,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乌克兰副总理斯特凡妮希娜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政府官员和世界卫生组织代表、专家通过视频连线深入交流,围绕中医药以及其他国家传统医学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和做出的积极贡献进行讨论,并就未来加强中医药领域交流合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