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超震撼!沧州要建国家级大公园!城北将巨变...
发布于 2021-03-31 17:01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3-31/4_16171895660232.png)
运河碧波数千里,穿越中华大江南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风格建筑、众多的名人故事和形态万千的民风民俗。在沧州,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熠熠生辉,福泽后人。依托大运河和众多非物质文化资源,我市将打造一个文化浓郁、景观多彩、特色鲜明的大型公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
(横屏观看)
大运河沿线唯一国家非遗公园将开建
蜿蜒宜人的运河景观,古朴沧桑的河堤滩地,田园风情的河中岛屿,体现近代工业文明的大化工业遗址,富有历史风貌的众多地方特色元素……这就是未来的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风貌。
作为大运河沿线唯一的国家大运河非遗文化公园,我市将以国际化视野和世界级标准进行策划和规划设计,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力北部生态新城崛起。
根据规划,作为公园一大主体的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位于大运河城市文化带、运河沿线发展体系的重点地段,是一个以大运河非遗文化为背景的多元化展示集群中心。展示中心新建建筑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以大运河为底景,汲取隋唐建筑精华,整体工整有序,单体宏大雄伟,横竖线条简洁明快,以自然古朴的姿态成为大运河畔的精神承载地。
室外呈现“三园一线”园林布局,保留原铁路,适当位置根据园林布局需要略加调整,利用铁轨的场地结构串联起3个景观园。未来,展示中心将与周边其他文化类业态,共同构成沧州大运河非物质遗产文化公园的核心区。
大化相关片区提升改造,则依托原大化厂区的工业遗产特色风貌区,与现状工业建筑群体布局相协调。据了解,大化厂区保留的部分主要是冷却塔、造粒塔及周围范围,未来将打造成大化主题公园。
公园主入口(效果图)
园博园——水系、岛屿、园林景观相辉映
2022年,河北省第六届园林博览会将在我市举办,日前,园博园的规划正在紧张进行中。
来自市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的消息,省园博会举办后,园博园将归入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成为其中一个园中园。
园博园位于永济路以北,清池北大道以西,占地面积3747.38亩。项目在规划建设上致力于打造运河沿线最具当地文化特色的国家公园,全面展示沧州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推动城市转型,促进经济发展。
园博园将结合不同风貌展园的布局,以运河风光带为主线,形成“一带、一岛、两区、一中心”:一带是运河风光带,展现运河风貌,传承运河活文化;一岛是生态景观岛;两区是城市展园区、非遗文化展区;一中心是综合服务中心,含主入口、主展馆(园博会后为非遗博物馆)和配套服务商业等。
根据规划,园博园的城市展园区面积915亩,将以主湖心岛为核心,沿主路环布城市展园,通过公共绿地连接成为整体绿色空间。其中,沧州园四面环水,植物与建筑互相掩映,描绘出“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的美妙景象。沧州园中部以三层楼阁式建筑为制高点,统领整个展园,并在入口处通过牌坊营造一处独特的园林框景。
园博园建成后,将承办第六届河北省园博会,届时与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一起,全面改善沧州城区北部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吸引京津冀游客前来游玩,从而激发北部新城发展的新动能,带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昔日大化厂区迎来蝶变
运河蜿蜒曲折,流经沧州市区31公里,北部城区沿河而居,老建筑鳞次栉比,充斥着浓浓的工业风,原沧州大化厂区就是其中一处。
上世纪70年代,市区北郊被称为“北大荒”,土地盐碱瘠薄,人们在这里挖坑养鱼,且这里距运河较近,取水方便,沧州大化厂址就选在了这里。
省政协委员、市高新技术学会会长王毅,曾亲历了沧州大化的建设和繁盛。1973年,燃料化学工业部在庐山开会,明确提出建设沧州化肥厂,性质为全国重点企业。经国家领导人批准,从荷兰、美国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装置。1974年,当时只有12岁的王毅跟随父亲从宣化来到沧州,他的父亲正是当时沧州大化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历时两年八个月,沧州大化建成投产,1977年4月4日,成功实现首批尿素产品下线。其中“铁狮”牌尿素以及合成氨等产品供不应求,拉货的卡车经常在工厂门口排起“长龙”。
随着企业壮大和城市发展需求,沧州大化在经历了50多年的奋斗和拼搏后,厂区整体搬迁。紧随其后,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在这里选址和规划,昔日老厂区即将破茧成蝶。
来源:沧州日报(记者赵宝梅 摄影魏志广)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