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分享】让陪伴成为一种习惯,让育儿变成一种享受!
发布于 2021-03-31 17:22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对于一个人培养健全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童年时期的爱与陪伴,往往能在日后成为一个人跨越人生低谷的白月光。亲子陪伴,关乎孩子一生。父母如何高效有质量地陪伴孩子,关乎孩子的未来。
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也明确指出:“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发展,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的质量。高质量的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那么我们有没有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做一件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者玩一个小游戏?
带孩子去游乐场所,让孩子自己去玩,自己找朋友玩,或和自己玩,而父母盯着手机专心致志,一副全然忘了孩子的样子。
我们的陪伴,仅是保证了孩子的安全,满足了孩子的吃喝,驱赶了孩子的黏扰及依赖。而这些都不是孩子想要的陪伴。
陪伴,不是陪同,不是看管,不是物质满足,更不是说教和监督。陪伴,是全身心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真诚地接纳和欣赏,是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正能量。
父母作为连接孩子与世界的第一人,陪伴的方式和质量决定着孩子构建对自我的认知,学会如何与世界共处。
其实,不是陪伴本身有多重要,而是陪伴过程中的爱、温暖、体贴等正面的情绪能被孩子感知到和学习到,因为被爱而学会爱人,与人产生连接。
有家长会以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了,其实那仅仅只能算是“陪着”。
有些家长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看电视,根本没有投入完全的精力去和孩子相处,更谈不上了解孩子,就会很难理解孩子的某句话、某个行为,是一种“无效的陪伴”。
只有父母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才能做到细致入微地观察,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他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看到孩子的进步。
如何做到有效陪伴?
为提高陪伴质量,就是对孩子的充分了解。科学研究表明,婴儿在出生时,大约有50万亿个突触连接,这个数目相当于成年人的1/10。孩子3岁时,突触连接的数目大致是成人的2倍,大概是1000万亿。
到了14岁,孩子的突触连接数目和成人大致相当。换句话说,孩子在生命中的最初三年处于怎样的环境,实际上将决定其脑的构造。他所经历的事物越有意义、越具有连贯性和趣味性,他的脑也就塑造得越精妙。因此我们需要在孩子早期教育的黄金期,最大化的开发潜能。
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当然有的家长朋友工作特别忙的,每天也要抽出15~30分钟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得的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和收获。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个世界,没有教育子女的捷径,唯一的秘籍就是平等地和孩子们站在一起,亲历共同成长。当陪伴成为一种习惯,育儿成为一种享受,学习便是成长中最快乐的事。当然有的爸爸妈妈在这一块已经做得很到位了,此文仅分享给需要的家长朋友!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可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