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龙原创】我们对孩子的 “在校表现” 有话要说……

发布于 2021-03-31 17:22

对于已经在读小学和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在校表现”一直是广大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表现——顾名思义就是自身表示出来的行为或作风。在校表现,小到孩子上课有没有积极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跟同学之间的相处是否融洽和谐,学校组织的各项自我展示的机会有没有把握住等等;

而往大里说,孩子自身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否积极、自信,在如花的年纪里,有没有成为一名向阳而生的小学生等等。

作为一名口才老师,经常会收到家长们关于孩子在校表现的反馈,今天就让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主观找原因,和大家分析、分享一下部分问题。

一、孩子在课上从不主动回答问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肯定会问孩子为什么不积极回答问题,甚至会给孩子一些逼迫性的要求,要求孩子必须积极回答问题,反而忽略了背后的原因。

1、当老师告诉你孩子不主动回答问题的时候,家长并不应该直接要求孩子做出改变,而是要找出真正的原因——孩子是不是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不透彻,古诗词是不是没有背过,生字生词是不是没有积累到位,作业是不是没有完成好等等。或许孩子并不是不想回答问题,而是心里在犯嘀咕:“如果我回答的不对或者不够好怎么办?”

大家都是学生时代的“过来人”,换作我们自己,面对没有把握的问题,我们是否愿意“冒险”呢?反而,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十足的把握,倒没有理由躲避和推脱了。所以孩子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主观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让孩子做出改变。

2、当我和孩子们聊起关于《举手回答问题》这个话题来的时候,有的孩子说:“我举手了,但老师没有叫我回答,所以我干脆就不举手了!”

在课上,一位老师要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在教学中肯定是要雨露均沾的,不可能只盯着某一个学生,或许当孩子主动举手的时候,老师真的没有看到,甚至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心里就已经有了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选,孩子才“错失”了机会。所以是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不能作为孩子课堂表现好与坏的衡量标准——有没有真正地学会相比与有没有回答问题,才是更重要的!

二、孩子在学校一直默默无闻,是不是缺乏自信心,我该怎样鼓励Ta?

1、众所周知,真正的“自信心”从来不是被鼓励出来的,过分的鼓励反而会导致孩子养成自负的心理。请你牢记——自信心,永远是靠实实在在的付出所积累出来的。

有的孩子在诗词大赛中崭露头角,有的孩子在演讲活动中绽放光芒,有的孩子在舞蹈比赛中收获掌声与喝彩,皆是因为本来就身怀技能。想自信,想要被肯定,首先要“会”!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在某个领域学到本领,那自信心也就无从建立,干着急,不如脚踏实地,让孩子在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找到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2、正如世界上本无两片相同的叶子,孩子亦是如此,性格不同,表现自信的方式也千差万别。

或许你从未见到过自己的孩子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但在每次的写作与日记中,Ta总是天马行空,宛如一位小小作家;

或许你从未见过孩子写得一手好字,但每当音乐响起,他的眼睛里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色彩与光芒!

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偶尔的着急上火也是情理之中。而面对问题,自身冷静找原因,对症下药,争做合格的父母才是真正的使命与追求。

我们的教学理念

专业性:

让孩子在课堂中感受优质的语言环境,针对不同字、词的发音培养孩子讲一口标准、规范的普通话;综合学习童谣、故事、演讲、朗诵、主持、表演等内容!

趣味性:

课上使用不同【教学口号】进行课堂环节的串连,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提高课堂效率!寓教于乐,寓教于剧,寓教于行!

实用性:

课程中【思维路径训练】环节,让孩子在掌握专业技法之余,增加知识储备量,提高孩子即兴口语表达能力,为语文的学习锦上添花!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语言表演?

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能够得到良好并专业的学习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会变得流畅自如,对孩子的性格塑造、自信心树立乃至一生都会有积极有利的影响!

哪些孩子适合学习语言表演?

1、说话胆怯,缺乏自信,不敢在公众场合讲话!

2、性格外向,但思路不清,吐字发音不清晰标准!

3、性格内向,表达能力差,受到欺负不敢大声讲理!

4、学校组织各类演讲、文艺演出由于缺乏才艺不敢报名,从而错失锻炼机会等!

报名咨询请联系:156 2880 1612 张老师

                                186 1552 7035 刘老师

地址:邹平市山南步行街东段路南 小火龙艺术中心(家园美食城西南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