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3-31/4_16172031844392557.jpg)
在传统习俗里,流传着一个观点,那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否就是悲观的命运论呢?积极者,不相信既有的命运,与命抗争、逆天改命,演绎出可歌可涕的故事。命运的底色,每个人都脱离不开。比如,出生的国家、地域、种族、家族、父母、性别、时间等,这些都是确定的命,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无法改变的命,可以说是先天的。那后天的运,比如教育、阶层、配偶、职业、工作、人际、家庭、财富、健康等,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可以通过努力创造的。有贫民的子女,成为富豪、总统的,这就有着变数。既然每个人都有命运,那么命运从哪里来的?在佛法中,有因果观念。在过去生中所造的业,就是这一生中所感应到的果报。如果在过去生中造得善业,这一生就是来享福,说明有福报;如果在过去生中没有修好善业,那么这一生就要过辛苦的日子。如果真正明了此理,就会心安理得,就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呢?因为,一切都是自己造作的。既然是自己造的,当然就可以自己改了。这里的因果法则,通俗点,可以理解为种子法则。就是农夫在田地里耕作,种下好种子就会有好的收成,种下坏种子就没有收成了。种下玉米的种子,自然收获的是玉米。那作为新时代的人,该如何去改命呢?时代变了,但人性没变、自然法则没有变,我们依然可以效仿古人。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改命之法,就是明朝的袁了凡;而实践了凡四训,卓有成效的就是清朝曾国藩。明朝袁了凡,原名袁黄,因父亲病逝,为了满足父亲学医的心愿,放弃学业去卖草药。早年,遇到一位易学大师,神算子孔先生,经算卦预测,可获得县考第14、府考第71、提学第9的名次,结果分毫不差。后来,接连几卦,每次都算对了。于是,袁先生请教此生命运,孔先生说只能活到53岁,做官只能做3年半,膝下无子,半生无福。由于屡次应验,对此深信不疑。此后,自知定数,听天由命,消极待命,澹然无求,不思进取。
某天,在栖霞山中,遇到云谷禅师,机缘之下,获得点化: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正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了凡听后,幡然醒悟。在反省中,发现自己的过往,有许多言行是薄福之相,做过许多恶行,由此看见了不登科第、不生子的原因。遂决定改变命运,余生力行善事、广积阴德,每日写功过格。先前所算,皆不再应验。最后,有了儿子,在未求寿命下,却活到74岁。后面20年,可以说,那是乘愿再来,那是他的愿力,那是他的善行。当愿力超过业力时,寿命就延长了。从种子法则来说,就是善业的种子产生了力量,扭转了人生的运势。时间差在善行与恶行中进行了均衡,过往的坏种子被消磨掉了。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性的转变,力量是不可思议的。那么,了凡先生是如何改运的呢?且看,戒子文: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个人,如果做到四点,即立命、改过、积善、谦德,那么福气、运气、人气、才气、财气,就自然会降临。首先,所谓立命,就是要改造命运,不要被命运束缚。要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也要努力断恶,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此,断恶修善、灾消福来,命运必然改变。其次,要改造命运,必先改自身,清除内心的妄念、改正过去的不足。善改过者,先明其理,要有三心,即羞耻心、敬畏心、发勇心。在阳明心学中,致良知,就是羞耻心。举头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做事不会太出格。意识到错误后,要勇于改正,在行动上要表现出来。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改过,就要有所觉察,透过功过格来记录。若察觉不到自己有过错,不是自身做得好,而是因为心粗感觉不到。举出了过恶深重的一些状况: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
可见,过由心造,亦由心改。改过,从心性入手,这是最有效的方式。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譬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如斩毒树,直断其根,不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如果做不到从心而改,须从明理入手。若过错在杀生,应作如是思维: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一思及此,将有对食痛心,不能下咽者矣。对于发勇心,特别告诫到: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再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主张行善积德,难得可贵的是,辨别真善与伪善。真善者,为大众谋利、要发自内心;伪善者,谋取私利,跟风、为赚名声,一时的好心却造成长久恶劣影响。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乃知人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至于如何行善,要在生活中,随分随力去做,福德则自可完备,例举了如下十条: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并告诫子: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最后,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有智慧者,明了天地万物的广大,知晓自身的渺小,自然拥有谦卑处下的胸怀。谦虚犹如地基,一切善果福报,皆由此之上而建。而无知之人,不知天高地厚,常起傲慢之心,必止步不前,何谈有福报呢?唯有谦虚,方能累积善果,这是修持福报者,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由上可知,改造命运之人,非有德、有慧、有愿、有行者不可为。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通过了凡先生的案例,可以知晓:改造命运的关键,就在于善用种子法则,在心地的福田里,辛勤耕耘去做善事,日日记录功过格,勤加反省并修正自己,如此可以种出心想事成的幸福人生。凡欲改造命运者,需要内修德性、外种善行,从一始终,不可荒废,如此必然培植福报、增长智慧,了悟生命的真谛,这就是红尘中的修行。改运者,如同打井,选定目标,只管深挖,必然见水;如果时常换地,不可能挖好水井。改过者,天天都在改,天天都在反省,天天都在努力,天天都在行善,日积月累,必然量变引起质变,运势自然就会改变。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会成为命运的奴隶。最后,谨以民国年间,大力推广《了凡四训》的印光大师,所写的序言结尾:袁了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俾造物不能独擅其权。受持功过格,凡举心动念,及所言所行,善恶纤悉皆记,以期善日增而恶日减。初则善恶参杂,久则唯善无恶。故能转无福为有福,转不寿为长寿,转无子孙为多子孙。现生优入圣贤之域,报尽高登极乐之乡。平静从我开始。
谢谢您,我爱您。
转化自我评判,让灵魂站起来,活出爱的光芒,这就是灵性成长您的婚姻关系,是耗损型还是滋养型呢?灵魂伴侣,就是您自己
智慧女性,动动手指、轻松喜悦,开启健康与财富的心灵自由之路
已有36位盲视力者,重见光明恢复视力;视力修复不反弹,等您来拥抱光明和丰盛
阿卡西阅读与心理咨询,到底有哪些差异呢?
为爱赋能,你就是爱,爱自己是亲密关系的唯一出路
您一定想知晓的身体密码,它与健康、关系、财富密切相关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