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教育论坛】刘翠萍:用“三大解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发布于 2021-03-31 22:08




紫金教育论坛开设启事


为将“紫金教育资讯”打造成紫金教师交流学习的学术平台,形成特色栏目,借以促进教育文化化、文化教育化,活跃我县教育学术氛围,推进教师学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紫金教育资讯自2021年3月起,辟设“紫金教育论坛”栏目。栏目主要刊登我县教师有关教育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用“三大解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紫金县中山实验学校     刘翠萍

摘要: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解放学生”的观点。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尝试去解放学生的头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探索;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去实践,去创造来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更轻松愉快,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让校园生活更具人文色彩。

关键词: 解放;头脑;嘴巴; 双手;学生主体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之一:解放学生的头脑

“赶鸭子,填鸭子,‘考’鸭子”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充满个性的学生打造成统一思维、统一模型的样板。上课铃声把学生赶进教室,然后便是老师的“满堂灌”或“满堂问”,“死水一潭”的课堂泛不起一点涟漪。灌饱了,问完了,就是考。一张张试卷把学生考得满头大汗,考得泪流满面。若考砸了,则变本加厉:一道道练习、一堆堆作业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做完了语文还有数学,做完了数学又要记英语单词。每天几个小时的“奋战”弄得学生头昏脑涨。于是,不知从何时起校园便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读书苦,读书累,读书不如参加黑社会。”我们教师在批评学生叛逆的可恶时,是否也该好好地反省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呢?试问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的头脑从“崩紧”中解放出来,给学生的头脑注入一股“轻松愉悦”的清泉,让这股清泉萦绕在每个课堂,流淌在每个学生身边。那么,怎样才能解放学生的头脑呢?

我认为:一是采用上海一师的“愉快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是一种既继承发扬了古人的“乐学”思想,突出情感、情绪的教育作用,又借鉴了艺体学科与电教技术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它能让课堂充满欢快的节奏、跳跃的音符。如在教学“游戏”作文时,起初我一本正经地站在讲台上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喜欢!”“好,今天我们来写一篇关于游戏的作文,可以写‘贴鼻子’,可以写‘老鹰捉小鸡’,也可以写‘捉迷藏’,还可以写……”我不禁扫视台下,全班学生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只见他们慢吞吞地掏出纸笔,真正动手写的却廖廖无几。他们有的在紧皱眉头;有的挠脑袋在;有的在咬着笔头。几分钟过去了,有不少同学还在冥思苦想。于是,我心生一计:“同学们,都放下笔,我们去操场玩游戏吧!”同学们瞬间笑逐颜开。游戏课上得很成功,上完游戏课再让他们回到教室写作文,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我想这是因为学生在玩耍中知道了游戏的过程,在欢悦的游戏中有了更多的感悟,头脑也就豁然开朗了。无可非议,“愉快教学法”是解放学生头脑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是采用“减负”法。繁重的学习任务给学生增加了巨大的压力。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课后补习班把学生的时间挤占得满满的。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不敢放松一刻。其实,老师的望生成才,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能给予他们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们可能会创造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成果。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花园里散步被从树上掉下的苹果砸到头,结果发现了“万有引力”;俄国门捷列夫把纸牌颠来倒去,整好了又打乱,乱了又重排,在玩牌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因此,适当地让学生的头脑从课本中解放出来,允许他们偷偷懒、玩玩耍,这将归还了他们体会生活的机会,归还了他们拥抱大自然的自由,给了他们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也许我们培养出来的就是明日的牛顿、未来的门捷列夫。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之二:解放学生的嘴巴

魏书生老师说过:“他的每节课讲解不超过20分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说,去读,去思考,去讨论。”纵观我们的教学,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的课堂,教师发号施令、滔滔不绝,学生也只不过是抄笔记、读课文的机器。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老师将会痛斥其“多嘴”,给其扣上“扰乱课堂秩序”的帽子。针对这些弊端,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解放了学生的大脑,也解放了学生的嘴巴。在“合作”这个环节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个环节学生又可以各抒己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互相商讨解决。

在教学中,我每讲完一篇课文都会设置“说一说”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也可以提出自己没弄懂的问题,更可以谈谈从这节课中体会什么、联想到什么。这样一说,不但巩固了我的课堂教学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我还能很直接地了解到我这节课的效益,以便课后查漏补缺。解放学生的嘴巴,既优化课堂教学又提高了教学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之三:解放学生的双手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小皇帝”“小公主”比比皆是,个个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说是每况日下。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深刻地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是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其实,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尖上。所以,我们教师应把学生的双手解放出来,让他们去动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得知,他们的自制力仍停留在较低级的阶段,如果要他们端端正正地坐40分钟,认真地听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这几乎只是一种奢望。我们应适时地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不要总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我边教学边让学生做演示实验,把一个个小石子放进装有少量水的瓶中。学生在轻轻松松的动手操作中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因此,解放学生的双手,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教师轻松地教学。

 素质教育的春风已吹遍了神州大地,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响彻了紫金教育晴空。让我们摘掉“课堂统治者”“课本扬声器”的帽子,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头脑,解放学生嘴巴,解放学生双手”,勿让学生带着镣铐跳舞。我们的课堂将是一番勃勃生机的景象。

参考文献

[1] 范建华、陈凌钧、蒋辉炳.走向成功发展: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实践生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

[2] ]陶行知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 【紫金教育论坛 第一期】钟靖超: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