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由苏轼《论书》探寻执笔妙诀

发布于 2021-04-01 07:12

箭头处
“字”
,我们哦!!
记得把
跟颜真卿学书法
设为星标“★”
!!






弘扬鲁公精神,学习颜体书法





·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嘉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开豪迈一派,又与黄山谷、欧阳修称为“苏黄”、“欧苏”对后世很有影响。书法列入“宋四家”。擅长行、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并上溯晋宋诸家,自创新意,天真浪漫,其法书《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留下的书法理论著作并不太多,主要汇集于《东坡集》。但苏轼有一句千古名言:“执笔无定法”为后人所传颂;这句话成为学书者不注重执笔的一大理由甚至是借口。苏轼太冤了!苏轼虽然说执笔无定法,但也提出具体的要求:要使虚而宽。苏轼说执笔的原则在于“虚而宽”。并不是毫无定法。但往往人们断章取义,只注重前一句,忽视了后面重要的观点。苏轼所说执笔没有定法,但是要是掌心虚空而放松。其实,真正的书法家是不会忽视执笔这个问题的,即使个别书法家的执笔方式很独特,但也不能说明他们不重视执笔。根据各种记载,书法家们特殊的执笔方式都是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和风格追求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慎重选择。

汉字的书写是全身运动。指、腕、肘、臂、肩甚至腰、腿,每个关节的发力相互配合,不可分割。因此执笔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在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记载:“真卿请前曰‘幸蒙长史九丈传授用笔之法,敢问工书之妙,如何得齐于古人?’张公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谓口传手授之诀......。’”,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认为,书法创作要想齐于古人,先决条件是“妙在执笔”,执笔的原则是“令其圆畅,勿使拘挛”。


【元】 张渥 《临李公麟九歌图卷》(局部) 吉林省博物馆藏

此图的执笔方法应为大拇指与食指同执的二指单钩式执笔法。

执笔历来在书论中各有其著述。由于书体不同,书写方式,书写习惯的变化,执笔方式也随着变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创作状态,不同字体书风导致了不同的执笔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对于执笔方式说复杂非常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例如就像我们用筷子吃饭一样,如何拿筷子都是可以的,只要能把饭菜吃到嘴里吃饱饭,就是好的方法。所以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去体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执笔方法。

【清】 丁观鹏 《中秋图》(部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著名宫廷画家丁观鹏所画王献之书写《中秋帖》之形像,其执笔为二指单钩之法。

此执笔方法为二指单钩法。

关于执笔方式,在苏东坡书论中提到了关于王献之学书的故事。这个故事广为流传,但是很大程度上存在了误传,也可以说是断章取义。苏东坡在书论中讲: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所以把执笔紧、用力,当做判断执笔是否合适的一个标准。当然这是有问题的。苏东坡接着说: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王羲之从其后取其笔而未能夺掉,便知道王献之长大后并能在书法上名世。我认为善书者不在于执笔牢不牢,信手写来而不失笔法,这才是懂得用笔奥妙。然而,王羲之着重王献之原因在于它执笔稳重、精力集中专注于笔。否则,天下有力气的人个个都成了书法家。苏轼在后面的叙述中讲述了王羲之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并不是在于抓笔牢不牢,而是用笔稳精力集中于用笔。因此,在读他人文章时,万万不可断章取义,要全面的看待作者的意图和用意。

舒同执笔

舒同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首任主席,其书法被誉为“舒同体”。从舒同这张照片可知,舒同作书时采用的是三指双钩之法。

关于执笔方法很多,在此不一一阐述。关于执笔必须要满足的两个要求与诸位分享。第一是保持运笔灵活,手腕手指运动自如,在提案顿挫和方圆转折时能随心所欲,不受牵制。想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掌虚,手指与掌心之间要有空距,这个空距是手指的回环余地,同时也是手腕运转的前提,如果没有它,手指贴着掌心,也许握笔更加稳实了,但手指却因此而靠死,手腕也随之僵硬,做不到用笔灵活。第二个是保证中锋。中锋有两个好处:一是笔锋在笔画的中间行走,产生锥画沙的感觉,笔画圆润挺拔。二是笔锋在笔画中间,能够在点画的起止之处,上下左右,八面出锋,产生各种微妙的变化。中锋用笔是书法的根本大法,也是写好字的关键,而要做到中锋,执笔要尽量的与笔杆垂直于书写面。在这两大要求中,关于垂直面的问题比较复杂,因为书写面是个变数,不同时代采用不同的书写材料,写在纸上,写在简上,写在墙上,书写面有水平的、斜的、竖的各种变化,笔杆为了保持与它们垂直,空间角度也要随之而变化。由于笔杆空间角度的变化又造成手指的变化,影响到了掌心的虚实,影响手指与手腕的灵活程度,结果,影响到了执笔形式,造成了不同形式的执笔方法。

中华书局出版《书法有法》的封面

一个特别推崇五指执笔法的书法大家的书法论著,却采用了一幅作者三指倾斜执笔书写的照片。

总之,对于执笔方法和原则就是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指实掌虚,管直心圆,五指齐力,八面出锋。对于执笔无定法的理解:为笔所使,为字所使,为人所使,为变所使。

精彩回顾:

【论坛】记住这几个方法,临帖事半功倍

【论坛】书法落款时间汇总查询表,建议收藏!

【论坛】为什么是天下第二?看看他的行气!

跟颜真卿学书法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