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论坛】内蒙古诗词学会第六届论坛优秀论文

发布于 2021-04-01 09:35

内蒙古诗词学会

第六届论坛优秀论文

荐读语

本期推出的是兴安盟诗词学会谢长顺老师的《格律诗词创作中的韵与境》。本论文为第六届诗词论坛获奖论文。

从广泛意义上讲,格律诗词包括律、绝、词、曲。格律诗也叫近体诗,是唐代说法,相对于古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部分绝句(绝句有律绝和古绝,古绝声律不讲究特别要求),词、曲声律非常讲究,也就是说具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与歌同源、同流,渐走渐分,合于音乐而声律和谐,是诗歌艺术发展成熟的主要标志,所以格律诗词是诗歌臻于至善之硕果。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而格律诗词似乎达到了诗歌发展的顶点,后人似乎无法企及了。特别是声律方面。

本文所讲的“韵”,并非音韵、声律,而是指“韵味”,指诗歌中蕴涵的情趣、意味。音韵、声律是格律诗的形式要求,韵味是格律诗内容要求,本文讲“韵与境”,是探讨格律诗内涵、境界,是格律诗格律形式下的内核。韵味本为所有诗歌作品之内在的突出特征,而并非格律诗独有,推而广之,及至于其他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所共有。这是本文主题、立意之价值。

本文恰当引用《文心雕龙》《存馀堂诗话》《沧浪诗词》《人间词话》等专著和其他研究论文著,结合典型作品的简析,对于格律诗词的“韵与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同时也探讨了创作出有韵味、有意境的格律诗词的四点感悟,既具有理论高度,又结合典型作品道出了自己的心得,抓住实质,抓住要害,见解相当深刻。 

 

内蒙古诗词学会学术部 任英

2020年3月27日


格律诗词创作中的韵与境 

谢长顺

(兴安盟诗词学会,乌兰浩特市 

 

现在从事格律诗词创作的人越来越多了。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这是大好事。随着格律诗词创作队伍的不断扩大,格律诗词作品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各个诗词学会的会刊,个人诗集,各种诗词平台,微群链接等等,使得格律诗词创作五彩纷呈,煞是繁华。这些格律诗词作品,或体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讴歌盛世或感事抒怀;或歌吟山水或赞颂风光,充分体现出格律诗词形式上的和谐之美,内容上的丰腴之美,题材上的自由之美,风格上的自持之美。真可谓是“家家抱荆山之玉,人人握龙蛇之珠”。然而,当我们欣赏精品佳作的同时,却感觉有许多作品缺点儿什么。仔细拜读发现,缺少格律诗词特有的那种古典情怀,古典韵致和古典气象,也就是缺少韵味和意境。

中国格律诗词自唐以降之所以脍炙人口,经典流传,不仅仅是因为音律节奏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它们或壮怀激烈或浅斟低唱的韵味和或空谷幽深或明丽高远的意境。明代藏书家,刻书家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记载“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那么,何谓韵味?何谓意境?如何创作出有韵味有意境的格律诗词作品?就此我想谈点浅见。

先说韵味。格律诗词是一种有韵味的艺术形式,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格律诗词的巅峰,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成就之高,流传之广,影响之大都是空前绝后的。不仅读书人喜欢吟咏背诵,就连普通的市井小民、车夫商贩、蚕妇村氓也能随口吟出几句。他们不懂格律,但他们会品韵味。这也正如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品,许多人不会做,但是那道菜品所散发出的美味唤起他们天然的味蕾,诱使他们去品去尝。宋代诗论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对诗之品位作过高度概括:“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最近我读了一篇题为《中国古代格律诗词韵味解读》的文章,很受启发。作者李大西,是广西的一位教授。他把中国古代格律诗词的韵味,解读为三种状态,也是三个层次。第一是形式意味,第二是内容意味,第三是由形式意味和内容意味共同引发的“味外之味”。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且不去对韵味做更深层的阐释,其实诗友们都懂得。这里我只想与诗友们一同欣赏两首词,一首是《水调歌头·游泳》,另一首是《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两首词的作者诗友们也都知道。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粮。

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接班人是俊杰,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同一词牌,先别说气度与格局,也不说格律与技法,单是韵味上就差之天渊,别之霄壤。前一首沁人心脾,荡气回肠;后一首拼凑杂烩,味同嚼蜡。

再说意境。诗词的境界说最早出现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词学、美学论著,境界说是其核心。这里我想借用文会春先生《浅谈格律诗词的意境营造》一文中对意境的定义:“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它是格律诗词作品中所呈现出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并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和诗意,以及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空间。”这个表述明确地告诉我们,格律诗词创作一定要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要有生命律动的韵味和诗意,要有美感。这一点应该是所有格律诗词创作者早有共识的。既然已经早有共识,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对韵味和意境做更多的更深的理论上的探讨。

如何创作出有韵味、有意境的格律诗词作品?我认为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博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有一句话:“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意思是只有弹奏过上千首曲调的人才会懂得音律,看见过上千口宝剑的人才能辨识利器。所以要想全面深透地了解作品,必须广泛阅读。读一些有关声韵格律的专业书籍,掌握格律诗词创作的规则和方法,这是格律诗词创作的前提。读一些有关诗词创作的理论著作,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严羽的《沧浪诗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这对提升格律诗词创作水平和品位大有裨益。阅读背诵中国古代格律诗词经典作品,体会不同风格的名篇佳作,为格律诗词创作提供丰厚的范本储备,更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古代格律诗词卷帙浩繁,炼意造境佳篇信手拈来,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短短二十八个字,却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这里,作者创造性地把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成一幅画面,使其更具流动感和生命感。同时又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使得“断肠人”浪迹天涯的羁旅愁怀更加浓烈。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一幅三D画面,直逼眼前。

二是感物,即见物兴感之意。大千世界,人间万象,为格律诗词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但对这些素材你毫无感知,没有诗情,那也是“徒将好景虚设”。《文心雕龙·神思》中有一段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于风云而并驱矣。”意思是说,创作想像是很高远的,冥思静想时可以联想千年,隐隐动容时可以观察万里。一想到登山,脑中便充满山的秀色,一想到观海,胸中便洋溢着海的壮景。此时,不管你的才华多少,创作构思都会随着流风浮云而任意驰骋。只有对事物有敏锐的感知,才会有创作的欲望,有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才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创作出韵境俱佳的格律诗词作品。正可谓,盛世欢歌、离乱悲情、明山秀水、清风明月、断简残陶、鸟兽鱼虫、乡恋亲情、蚕妇村氓无不可收之于胸中,形之于笔墨,倾之于笔端而斐然成篇乃至于传世。

三是炼辞,即修炼语言文词。《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就是说,人的精神蕴于胸中受其情志和气质支配;作者对外物的感知主要靠优美的语言来表达。如果语言运用得好,那么事物的形貌就可以完全刻画出来。在格律诗词创作中炼句炼词炼字是需要功夫的。中国古代格律诗词许多名篇佳句后面,都藏着许多这方面的故事。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贾岛为“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而反复“推敲”;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观察细密,笔力精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激活全诗;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后人对西湖充满了遐思和向往。如果我们把一首诗词比作一道佳肴,声韵格律只是制作的程序和方法,物象、意象则是食材,而语言才是提味提鲜,唤出百味又隐去身形的盐。“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文心雕龙·练字》)

四是炼意,即炼造意境。“意境是诗人在创作格律诗词过程中所表达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的产物,并使之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浅谈格律诗词的意境营造》)我们在创作格律诗词的过程中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即有感而发,所谓“激情酿佳句,义愤出诗人。”如果不是这样,那你就是无病呻吟。在中国古代格律诗词灿若星海的诗人词家中,炼意造境高手如林。王维当属个中翘楚,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我们从他的诗作《山居秋暝》中便可体味其造境功力,“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开篇一个空字,静谧、空旷、清丽,画境尽显。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瀚海雄浑,孤旅问边,一幅《使至塞上》图。还有那些边塞诗人,田园诗人,豪放词人,婉约词人无不是炼意造境的高手。都是我们“临帖”的范本。古人常将意境分为“三格”,即:用事,为下格;用气,为中格;用意,为上格。不管哪一格,都是我们格律诗词创作者的必修之功,惟其如此,才能创作出韵味、意境俱佳的好诗好词。

格律诗词创作是艺术创作,是精神展示,是情感抒发,是审美升华,“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所以,缺少了韵味和意境的格律诗词是很难入流上乘的。

  

作者简介

谢长顺,兴安盟阿尔山市人。1958年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阿尔山市、乌兰浩特市工作。兴安盟诗词学会会员。











更多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