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积累】有关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作文素材

发布于 2021-04-01 18:13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古话说:“人穷志短。”
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有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某样东西(金钱、时间、健康和爱情等)不够时,这种感觉就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影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个作文题是多则材料:材料1讲“人穷志短”,“穷”意思是人的处境困厄,指处于困境或苦难中,也包含物质上的贫困;“志短”是指志向、理想、抱负不远大,眼光短浅。“人穷志短”是讲“人穷”与“志短”存在因果关系。材料5讲东西贫乏会影响认知,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东西匮乏与决策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对材料1“人穷志短”因果关系的进一步解释。材料3讲最糟糕的贫困是“智力贫乏”,这是谈贫困的内涵,也可用于解释“人穷志短”的原因。材料135都是围绕“人穷”与“志短”的关系来讲,可看作一类。
材料2讲要通过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立更生精神,来改变贫困的面貌。这种观点的成立隐含着一个前提,即贫困产生的原因在于穷人缺少主动摆脱贫困的意识,没有自立更生精神,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志短”。贫困与“志短”的关系是志短是因,贫困是果,因为志短而人穷。这与材料“人穷志短”的观点相矛盾。
材料4讲“精准扶贫”,什么是“精准”?从“脱真贫”来分析,“精准”的一个含义是针对真正贫困的人来服务,不能让人混水摸鱼占用扶贫资源,做到“脱真贫”,让真正的穷人脱贫;其二是针对贫困的原因,进行切实有效的扶贫,而不是单纯的只是给钱、给物,做到“真脱贫”,真正的脱贫,自己具备脱贫的能力,而不是一直靠外界的帮助。
材料24都是谈怎么脱贫的问题。相对而言,材料2的措施比较具体一点,但到底如何帮助贫困人群树立主体意识,还需要具体内容。材料4是给出了脱贫的大原则和大方向,内涵更丰富,但不具体。材料135谈人穷与志短之间的关系,为如何脱贫提供了确立脱贫方案的依据。到底如何脱贫,需要根据自己的分析、理解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具体方案。
综合5则材料,它们是在围绕贫困这个话题展开的,从贫困是什么、贫困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贫困问题三个方面来讲的,这三个方面互相关联,互相起作用。既体现了三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也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了多种写作的角度。
范文:
扶贫=扶志+扶智
近年来,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绝大多数国人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但是,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等特殊国情的限制,仍有很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严重限制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而单纯借助“输血式”的外部帮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要从“输血式”扶贫转变到“造血式”扶贫。
(开篇阐释我国贫困的现状和扶贫手段。)
造成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非常复杂,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地理条件限制,又有缺乏产业原因。因此,开展扶贫工作必须要针对不同的“病因”精准施策。而当前很多贫困地区之所以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自力更生的职业技能。因此,要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带动贫困户,既扶贫,又扶志和扶智,力求实现“土疙瘩”变“金疙瘩”的脱真贫、真脱贫。
(扶贫,必然扶志和扶智结合的原因。)
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发展生产,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唐太宗重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徭役,开创“贞观之治”……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列举秦汉唐的史实,说明扶贫的必然发展方向。)
古语有云:“贫而懒惰乃真穷,贱而无志乃真贱。”日前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品,一位扶贫工作队员包扶某村一位单身贫困户,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给他送去了扶贫羊,希望他靠养羊脱贫。然而,工作队员不久后再次来到该户帮扶时,贫困户却将羊杀掉喝了酒,依然大白天躺在破乱不堪的屋子里睡大觉,等着政府的再次救济和帮扶。他们担心的是“失去”,不是失去“贫困”,而是担心失去扶持、失去关怀、失去送钱送物。他们把扶贫当作一种“待遇”,把自己的贫困归结为“命”,把安于贫困称作“认命”,把改变“命运”寄托给“下辈子”。
(引用和举例相结合阐述为什么要扶志和扶智。)
因此,“扶贫=扶志+扶智”,物质上的“扶持”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扶志”和“扶智”才是关键。所谓扶志,就是要淡化贫困意识,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所谓扶智,就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才能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重申扶志和扶智的意义和价值。)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农村电商”“旅游扶贫”“教育扶贫”“乡风文明等成为中央农村政策的关键词。
领袖在多个场合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在故乡的沃土上施展才华、挥洒汗水;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服务乡亲、无怨无悔。2020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一线。
领袖不到16岁插队到梁家河,与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情谊。他曾坦诚地说,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文字给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
要求:自选角度,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分析:本材料的命题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紧扣时代脉搏,不回避时事热点,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凸显了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这道作文题目时代性很强,立意多元,侧重于考查青年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了解以及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非常契合了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
立意一:乡村振兴的意义与价值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立意二: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无论哪个社会、哪个年代,青年都是最具有创新活力和富有责任担当的群体。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青年应肩负起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担当,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农村、基层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放飞青春梦、实现中国梦。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鼓已经擂响,乡村发展的历史语境已经产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如今正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回到农村去,奉献青春,发挥光热。回到乡村,参与乡村建设,是回报乡村昔日哺育我们祖祖辈辈的恩情,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义气,是传承血脉的责任,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无悔选择。回到乡村,参与乡村建设,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风雨,在顺境中不骄傲不急躁,在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要矢志不渝,脚踏实地,倾注感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上建功立业、行稳致远。
范文:
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承担起振兴乡村的重担,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文章开篇点题,指出面对乡村振兴战略,青年人应勇挑重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乡土性的,一个个兼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才会展现一个最为真实的立体中国。由此看来,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乡村振兴刻不容缓。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召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重点阐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广大青年应有大作为,大抱负,自觉主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领袖曾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为响应领袖的号召,我国涌现出一批为乡村建设做贡献的积极分子——最美村官秦玥飞放弃了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毅然回乡改善村民生活;骑手女司机严克美辞去上海工作,在崇山峻岭中骑出一番天地,为乡村振兴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青年遇上乡村振兴,可以绕道走,也可以迎难而上。后者的选择让理想有了钙,灵魂有了根,技能有了平台。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把理想种到土地上,是最正确的报效祖国的方式。青年强则国家强,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我们应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发展无私奉献。
(引用领袖的寄语,列举秦玥飞和严克美的例子论证青年人应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
农业乡村如今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2020年更有280万驻村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参与乡村建设是青年锤炼坚强意志的过程,是回报祖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最好舞台。我们应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放飞青春梦、实现中国梦。
(指出乡村大有可为,是青年人建功立业的最好舞台。)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鼓已经擂响,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绝不是一句空口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切实为振兴乡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尾回扣观点,有升华高度。)
责任握在手,担当放心中
2020,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成为中央农村政策的关键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领袖的号召,投身于乡村建设。在我看来,这体现的是新时代青年们的热血赤城与责任担当。
(开头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提出青年人应勇担时代责任)
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最具有活力和富有责任担当的群体,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富则国富。领袖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当代青年正生逢最伟大的时代,该勇担重任,志存高远,积极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奋斗中释放出具有时代价值的青春激情。
(明确指出青年人与时代与家国的责任。)
一代人有一代的责任和担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翻看历史,五四运动发端于青年,陈独秀、鲁迅站在时代的潮头振臂高呼,点起科学真理的火把,照亮了一个时代;战争年代,千百万有志青年、英雄儿郎投身革命,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带领下,抛头颅洒热血;建国伊始,华罗庚、钱学森等一批青年学者冲破重重阻碍,回归祖国,为国铸重器。而我们,身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应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学习秦玥飞,学习李忠凯,像280多万驻村干部一样,扎根乡村,奋战在脱贫一线,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愿得牺牲能壮志,浴血坚持创小康。也许有人认为大城市才有更多的机会,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但在我看来,事业靠人,业由人兴,在农村,在基层,有着更广阔天地,更大的舞台。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局,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已经吹响,正是有理想、有本领、有眼界的青年人大展拳脚,建功立业的时候。廖俊波为官一方,脚下有泥土,心间有真情,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海归学子秦玥飞放弃优渥的工资待遇,回到乡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一批批青年教师支教一乡,为闭塞的乡村带来朗朗读书声;一批批大学生村官回到基层,为乡村振兴带来新鲜血液。领袖16岁到乡村插队,与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他曾说,在他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在沃土上施展才华,在基层一线挥洒汗水,投身乡村,大有可为。
(既有回顾历史,缅怀先辈,举出每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如鲁迅、毛泽东等人,又能回到当下,关照自身,举出廖俊波、秦玥飞以及青年教师、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充分论证了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的青年们,让我们将责任握在手中,担当放在心头,用赤城热血浇灌出一片美丽乡村。

总会有一些事阻止你走向梦想,别在意,你会成功的,相信自己!

你的分享,是我们优秀素材输出的原始动力!!!!!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