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视点 | 低利率时代保险资管的配置之道!

发布于 2021-04-03 11:20

于泳  先生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H20头部机构论坛联席主席

2020 年注定是将载入史册的一年。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健康危机,经济衰退令本就逆风而行的全球化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在过去几个月经历大起大落,利率中枢下行、信用风险加大,蝴蝶效应正牵动整个保险资管行业。

与此同时,在所有不确定性背后仍蕴含着新机。资管新规逐步落地,促使理财资金加速转型。作为典型的长期资金机构投资者,保险资管的投资能力优势储备多年,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客户服务能力也居于大资管行业领先地位。

01

黑天鹅下,保险资管的配置策略

上半年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而在疫情中,保险行业显示出了较强的韧劲。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保险公司总资产为22.0 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 万亿,增长6.9%。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7 万亿元,同比增长6.5%。保单件数快速增长。2020 年上半年新增保单件数239 亿件,同比增长28.0%。

今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因为保险是卖出去的,原保费实现6% 的增长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从投资端看,今年整个行业可投资资产由去年年底的18.5 万亿增长到了20 万亿,增长了1.6 万亿。从收益率来看,和去年同期比较,整个行业是持平的。总体来说,保险行业上半年运行是比较平稳,甚至好于预期。

中国人寿在2020 年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4273.67 亿元,同比增长13.1%,同期实现总投资收益961.34 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8.1%。不论是在资产端还是负债端,跟同期相比均实现较好的成果。在今年上半年市场振幅剧烈的背景下,中国人寿取得的稳健表现主要得益于当前公司整体的资产配置方式。一方面加大对固收资产的配置,另一方面,在权益类资产方面提出核心加卫星的投资战略,强调80% 的权益类核心资产走高股息高分红的策略,不受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还有20% 给予我们的投资经理以卫星策略,让他们自身的投资风格能够得到一定体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尽管今年上半年市场振幅剧烈,但对于我们来说综合收益都相较稳定。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全面开放也在加力提速,这将深刻重塑“大资管”行业格局。保险机构作为典型的长期资金机构投资者,未来如何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应对和布局,将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前整个保险资管面临利率长期下行、优质资产项目竞争激烈的两大挑战,如何在低利率时代打磨资产配置策略将成为各家竞争的关键。对于低利率时代保险资管的配置策略,我们有四点建议:一是保险资金更要特别注重在利率周期高点拉长固收资产久期;二是适当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三是寻找境外资产存在较高收益率的配置机会,积极开展另类业务的产品创新;四是积极开展另类业务的产品创新,拓展股权、债权、夹层投资等多样化投资渠道。

要适当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尤其是高股息资产,同时,充分重视权益资产的相对收益优势。低利率环境一般会提升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也会降低股票市场的溢价水平。在低利率时代,权益资产的相对收益优势有可能更加突出。优质资产的投资回报来源于优质企业。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造就一批中国优质企业,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特征更加凸显。

另外,要加大长期股权的投资。保险资金牺牲流动性做长期的配置,其实是好的。今年的上半年我们也提出要构建“大坝计划”,增加核心资产、优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比重。像这一次洪水,三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保险资金也是一样,加大核心资产,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发挥保险资金的特点。

当下监管政策也不断地释放利好。比如提高险资的权益投资的比重,风控能力强的、偿付能力充足的机构最高可以提高到45% 权益的比重。对于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从长期来看,向好趋势未变,另一方面对外开放趋势未变,带来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的转变、投资理念的转变,也包括财富管理市场的增长。但短期来看,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分不同行业仍要继续观察。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出台诸多举措避免疫情冲击向金融领域扩散,关于资管新规过渡期安排是否会放松的讨论也一直是市场热点。2020年9 月,在资管新规实施即将迎来收官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一年的决定。资管新规延长一年,主要涉及到银行老理财产品的非标转标,包括定制化的工作。对于保险资管而言,因为始终比较规范,没有涉及到多层嵌套等问题,所以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不大,反倒是站在大资管的角度能够促进行业更健康与积极的发展。

02

金融科技助力保险资管

对于未来国寿资产的规划,一方面要进一步稳健大类资产配置,加强另类投资、权益资产的投入,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也作为重要的战略规划方向,持续推进。

从1993 年至今,我国金融科技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金融电子化、数据集中化的1.0 时代;金融社会化、互联网金融催生新型商业模式的2.0 时代;金融智能化、普惠化的3.0 时代。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 年)》中提出,“到2021 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使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从顶层设计角度为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指引。

而在资产管理行业,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新兴技术已逐步运用到行业中,同台竞技、相互融合的新时代大资管格局已经初步构建,投资管理、风险管理、客户服务以及科技创新能力成为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资管机构、头部科技机构与初创科技企业持续发力,利用新兴技术渗透营销、投研、交易、风控、运营等多个环节,在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同时,不断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衍生出新的商业市场与业务机会,形成具备高度创新活力的金融科技发展态势。

在资产管理机构中,金融科技的助力作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升投资能力。资管产品和账户的投资收益和风控水平成为获客的重要能力,资产配置的精细化、投研框架的体系化以及风险控制的智能化成为金融科技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

二是支撑数字化运营。投资品种的不断丰富、客户数量和投资规模的持续增加、客户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监管要求的不断升级,都极大考验资管机构运营能力,数字化运营和市场化的运营输出能力成为业务经营的基础。

三是拓展营销渠道。金融科技为资管机构的营销渠道提供了更多选择,精准营销、智能外呼等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营销模式在营销数量和成功率等方面能力突出。

从各类资管机构的金融科技应用看,中小型资管机构由于成本和人力编制的原因难以组建强大的科技团队,金融科技建设以引进市场成熟技术和产品,或者寻求与第三方合作为主;而大中型资管机构已经步入金融科技建设相对成熟的阶段,逐步加强自主研发。

这种分化现象除了与两类资管机构所处的市场环境成熟度、数据量积累与市场竞争程度相关外,还与行业的领头羊效应相关。简言之,在“领头羊”机构率先进行金融科技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之后,必然会出现“追随者”借鉴前者的发展路线进行模式和技术的复制,从而带动整体行业金融科技的积累和应用。

目前国寿资产已完成统一的投资管理平台建设。而在今年8 月,国寿资产也与恒生一同宣布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创新实验室”。金融科技联合创新实验室将整合国寿资产业务、技术及管理部门的优势资源,结合恒生研究院、战略规划部、解决方案部、产品业委会的资源配置,借鉴恒生服务于各保险资管公司的丰富经验,形成共享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成果,为资管行业的科技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希望通过实验室这种创新的机制,帮助国寿资产更好地利用合作伙伴的研发资源,加快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也帮助恒生结合实际使用场景,探索新技术应用,加快新产品研发。我们更希望,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能够在资管行业推广应用,促进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H20头部机构论坛(Wealth and assetManagement Head 20 Forum)即财富和资产管理行业TOP20金融机构作为代表的研究组织,由行业著名金融机构、科技服务公司在业务领域和技术领域的高端专业人士参与,旨在推动业务能力与金融科技相互融合、新金融模式与行业发展探索研讨的机构间论坛(简称:H20机构论坛)。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