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文明祭祀为“清明”带来清明之风
发布于 2021-04-03 17:25
四川:今年清明节依然倡导网络祭祀
二三里资讯德阳
发布时间: 03-1910:36二三里资讯德阳官方账号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18日讯(记者 胡旭阳)今日,记者从四川省民政厅获悉,四川省民政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2021年清明节期间群众安全祭扫保障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通知。积极倡导绿色文明祭祀风尚,努力实现“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标。
针对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困难,各地要保留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祭扫需求。
《实施方案》指出,各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各殡葬服务机构要加强风险研判与预防,结合清明节群众祭扫“短时间、小空间、高密度”等特点,全力做好隐患排查,制定整改任务清单,明确整改时限。3月25日前,各级民政部门要对所属殡葬服务机构开展一次安全检查,督促各项整改落实,坚决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做好祭祀防火工作。各殡葬服务机构要加强防火巡逻,严格落实机构内禁燃禁放规定,制定完善早期火情处置办法。积极配合林草等部门做好机构外集中安葬点、散埋乱葬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组织祭祀保障演练。
《实施方案》谈到,要优化服务内容,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为祭祀群众提供雨伞、饮水机、休息室、自助鲜花购买等便民服务。探索以可视化、交互性“云祭扫”的方式提供网上纪念堂、VR展示、视频祭扫等服务。
开展公益活动。鼓励各殡葬服务机构在清明节期间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思念墙”等免费公益活动,为群众文明低碳祭扫创造便利条件。各地要大力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法,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免费向困难群众捐赠节地生态安葬墓穴,履行社会基本责任。持续推进殡葬移风易俗。
来源:四川新闻网
绿色文明祭祀让清明更“清明”
2021-03-24 07:55 来源:大庆日报 编辑:石 晶
清明将至,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3月27日起,我市公墓将迎来祭扫高峰。
传统的祭扫模式不但会造成人员聚集,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存在火灾隐患。为此,我市6大公墓纷纷推出代客祭祀、云端祭祀、预约祭祀,倡导市民在逝者墓碑及周边树木上悬挂祈福黄丝带和寄语卡替代祭祀纸制品焚烧,以绿色文明方式缅怀逝者。
逝者纪念馆、虚拟灵堂,网上也能身临其境缅怀亲人
除了净园公墓,天堂墓园、龙凤公墓也开放了云祭平台,满足市民祭奠先烈、缅怀亲人的需求。
家属视频连线,工作人员免费代为擦拭墓碑、摆放贡品
目前,我市净园公墓、天堂墓园、龙凤公墓、松鹤陵园、四方山公墓、寿山公墓已全面开展代祭服务,为无法到现场祭祀的家属提供便利。
凡是有代祭需求的,松鹤陵园可以提供敬献鲜花、上香、摆放贡品、擦拭墓碑等服务。“东西收费,服务免费。逝者家属有额外需求的,我们也会尽量满足。”松鹤陵园客服孙芳说,他们现在每天都能接到代祭电话。
天堂墓园将工作人员分为4个组,除了电话通知组和现场祭祀组,还有采购组和后勤保障组。清明期间,无论是否有代祭需求,天堂墓园都将为逝者提供一次免费擦拭墓碑、敬献一支鲜花、鞠一次躬的服务。
“如果家属要敬献大束鲜花,我们也会专门为其采购。购买物品的发票会给家属拍照发过去。”天堂墓园综合部经理刘德晨说,家属可以视频连线,观看祭祀过程,向逝者叙说自己的思念,墓园也可以拍摄视频发到家属的手机上。
举办集体公祭,仪式肃穆,情感饱满
3月15日,细雨绵绵,萨尔图区50余名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大庆公安英烈园,开展缅怀公安先烈、致敬英雄活动。
敬献鲜花、鞠躬、默哀,过程简洁却不简单,仪式肃穆,情感饱满。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他们是为保护人民英勇牺牲的,我们来扫墓祭奠,以此敬仰英烈。”
据悉,这是大庆公安英烈园今年举办的第二次公祭活动。3月10日,让胡路区率先组织10余家单位的200多名代表,有自发参与的一线工作者,也有各单位的优秀党员,他们手捧鲜花,向7名英勇无畏的公安烈士们鞠躬致敬。
我市几十名遗体捐献者长眠在寿山公墓,3月31日上午,寿山公墓也将在遗体捐献纪念碑下举行公祭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寿山公墓制定了活动方案,撰写主持词和祭文、打印挽联等准备工作正在陆续开展。
多部门联动保障祭扫安全,市民须提前预约、遵从安排
为统筹做好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与群众祭扫服务管理工作,市民政局已协调公安、交通、城管、市场监管、卫健、消防救援等专业力量,加强殡葬服务机构内及周边的车辆疏导、人数管控、秩序维护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目前虽然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风险依然存在,不扎堆、不聚集已然成为一种防疫共识。”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李娜说,市民政局明确要求,我市各殡葬服务机构须根据承载量,采取错时错峰、实名预约、控制人数、分时分批等举措,减少人流密度,防止交叉感染。“为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困难问题,我们保留了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祭扫需求。”
大庆日报记者 程诚
大观微议:网上祭祀值得尝试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5日 10:43:32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 冯海燕
笔者以为,时代在前进,我们的思想观念,祭扫方式也应与时俱进。有空去先人坟头祭扫自然是常情,但生态祭祀也值得尝试,特别是党员干部,更应该身先士卒、倡导新风。
责任编辑:苏宇箫
“网络祭祀”和“现场祭祀”是一道选择题
2021-03-24 21:14:5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郭元鹏] [责编:印奕帆]
今年,宁波市民政局开发了清明节网上预约祭扫和网上免费祭祀信息系统,通过该信息系统,引导群众错时错峰祭扫,避免人员聚集祭扫,确保祭扫安全。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22日16点,清明节三天全市预约祭扫人数为5.7万余人,其中正清明预约的人数最多,已超过5万人。市民政局提醒前去祭扫的市民,应根据交警部门发布的交通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3月23日《宁波晚报》)
从宁波市民“预约祭祀”登记报名情况来看,“网络祭祀”和“现场祭祀”的人群数量都不少。选择“网络祭祀”的多是年轻人,选择“现场祭祀”的多是上点岁数的人。无论是“网络祭祀”还是“现场祭祀”,都不应该有“高下之分”,“网络祭祀”和“现场祭祀”理应是一道自己做主的选择题。
有报道称,今年清明节将会出现“报复性返乡”现象。由于春节期间疫情防控需要,很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随着疫情好转不少人打算在清明节返乡,一个原因是“回乡祭祀”,一个需求是“回乡探亲”。因此,也有人表示担心,提醒说“实在没有必要”。对于这个问题还需要多角度审视,“报复性返乡”并不是一无是处,毕竟我们也倡导人们多些“故乡情结”“亲人情结”。既然,疫情好转了,“回家看看”也是情感需求。
还需要说说“网络祭祀”和“现场祭祀”。笔者通过翻看近期媒体报道发现,今年清明节期间,选择“现场祭祀”的人确实不少,各地民政部门也都在积极搞好服务,比如有的地方采取了“提前预约”“缓解拥堵”措施,比如有的地方打造了“祭祀公交”“祭祀专车”线路。可是,对于“现场祭祀”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现场祭祀”是陋习,是迷信,应采取措施制止。
固然,“网络祭祀”是一种新的祭祀方式,也是更加绿色,更加生态,更加文明,更加节约的祭祀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一味指责“现场祭祀”是陈旧的习俗,是丑恶的陋习,也就极端了。“网络祭祀”值得倡导,但是“现场祭祀”也不是陈规陋习。
最近在网络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叫“你害怕的鬼,是人家放不下的亲人”。这倒不是在信奉鬼神,也不是纯粹的封建迷信,而是一种思念,一种思亲,一种怀想,一种回望,是我们深厚的“亲人之间的情感”。清明节到了,我们到亲人的坟前去看看,有何不可!不仅不是陋习,反而是“最真诚的情感流露”。虽然不需要“坟上添土”了,但是“墓前献花”不也是文明的祭奠方式吗!只要祭祀的方式是绿色的,是环保的,那么“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现场祭祀”有何不可!
倡导“网络祭祀”,也别指责“现场祭祀”是陋习。只要管理得当,错峰祭祀就可以了!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2020-03-20 09:13:1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就做好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要求,指导辖区内殡葬服务机构有序做好清明节祭扫服务管理。同时,鼓励通过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
今年的清明节注定是一个特别的清明节。一方面是因为在这场疫情中,全国有不少家庭受疫情影响,失去了亲人,特别是在湖北等重点地区;另一方面,疫情防控还不能完全放松,传统的集体祭扫活动势必受到影响。这也是民政部门鼓励通过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以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已经不算新事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相关文明祭祀的倡导,已有部分实践。但是,它们依然属于小众现象。在今年的特殊情况下,以不到现场为特征的网络祭扫、隔空祭扫现象,应该会有明显的增多。这也说明,祭扫文化的演变,本身是社会具体情境发生改变的产物。今年的确是一个加速祭扫习俗转变的“窗口期”。
但是,如果为了倡导网络祭祀,就将传统祭祀方式一棍子否定,既无必要,也将引发抵触心理。这方面已有不少前车之鉴,必须警惕。
事实上,民政部门也只是鼓励、倡导网络祭祀等绿色祭祀方式,而并非“一刀切”的要求。如即便是出于防疫要求,各地也应该是以分区分级分类来引导社会的祭祀活动,并提供相应的便利。比如,对具备开放条件的祭扫场所,可提供现场祭扫服务,并做好控流量、防聚集、强防护、保安全等工作,科学合理设置各殡葬服务机构及祭扫场所承载量,采取网上预约、短信提醒等手段,做好祭扫人员流量关口前置管控,加强祭扫流量监测预警。也就说,具备现场祭扫条件的地方,在做好相应防疫工作的同时,就应该向社会开放。
社会在变迁,移风易俗也会随之进行,无需刻意为之。但是,通过合理的引导,可以对其速度和方向作出积极的调整。鼓励和倡导网络祭祀、网上时空信箱等方式,就是从疫情防控现实出发,所作出的一种积极尝试。但是,具体的引导方式,得平衡好社会的适应过程,并考虑社会情境的复杂性,防止“用力过猛”。而就目前的现实来看,它恐还只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方向,对社会接受速度和广度,不能过于高估。(朱昌俊)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