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清明节美文素材汇总,请参考!

发布于 2021-04-03 23:56

北京版小学数学
对北京课改版数学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学习,并整理北京版英语、部编版语文学习资料。
172篇原创内容



1

清明,是忧愁的怀念

 

  清明雨上,折菊寄相思,抚琴吟唱。雨是人的离愁别绪丝丝缕缕,声音沙哑,柳条摇曳着,送故人与灞上,这也是四月里的天。清明,清清明明的记忆,不肯抹灭或是减持的。绿叶兴岚处,拳拳相思意,墓志铭哀哀声色尽是愁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柳绿花红,春光明媚,这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烟雨纷纷的雨丛里,人影浮动的尽是愁容倦意,或是故人不再,去年今日此境中,少了伊人,多了离愁,这天与地的分隔,或是天涯久远的远隔,即使是美丽的风景也总是有点孤芳自赏的孤独与寂寥,风景依旧,只是看着风儿微微频点头的空落,此时是最难言说的滋味吧!

 

  或许最解愁意的就剩下那杯杯盏盏里的三俩淡酒,暖风熏得人憔悴,迷离的眼神像是恍然错失了半个世纪的陡然相遇的茫然失措,温一壶清酒,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身上的湿衣,更甚解解心上的愁绪,远在他乡的游子,春意浓浓心易闹!

 

  四月的天呢!你是美人的眼眉的那颗朱砂,你是温暖着凡尘的锦袍。这美!美得那么让人窒息,烦忧着了魔,扰得人儿魂都掉到九霄云外去了。清明!我是不敢触碰的,易碎的心扉,总是在这个季节里演绎着,凄凄婉婉,往事淡了,回忆却浓了,挥之不去的人影总是在西窗烛光闪亮着,孱弱的抵御凉风的时候慢慢的升腾,沁入心间,一地的花瓣是那凋落的心呐!荒冢,青柳,蒿莱炽幕,朦胧着的氤氲,无语的沉思,缅怀,泪如雨下,点香引言,敬茶酌酒,长跪泣涕,悲恸声颤,眉间已了无春色。

 

  天街小雨盈盈绕,扰人相思故人情。好栽柳,栽在坟墓畔,环着庭院绕,无心栽在水中央。一重重、一簇簇,芽抽成一季的春色,水倒影落,道是离人西去,泪垂三尺倚栏看破天。

 

  逝去的不仅仅是相依相伴的低低私语,而是举案齐眉的丝丝温存,是那用一天天日子熬成的特殊味道,“月影憧憧,烟火几重,烛花红,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厅堂还在,红尘中的微笑依然过往,梦断罢!魂飞魄散。

 

  喜也好,悲愁也罢!清清明明的记住那些过往,真真实实的过着日子熬成的魂汤,感激这清风之朗,心地安好,明朗!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02

又是一年清明时

 

  一年一清明,一岁相思。清明时节最是惹人哀愁惹人痛的时候。每年的清明节我目睹也感同身受着前来买清明花的人们的悲愁。日子不曾为他们的哀伤停留同悲,也不曾为亲人的离去而凄然挽留。时间的流走,抹不掉人们对亲人的思念,那思念似一杯浓醇的酒,喝一口便将那思念根植于心底泛滥。

 

  还是那位鸳鸯失伴飞的小妹,她进来的时候,天正下着蒙蒙细雨。她没有打伞,头发上沾着细细的雨珠,手里拿着一小把节节根。进到店中,一声低语语:“姐姐,包一束菊花。”一年未见,我依然从她的神情里一下子认出了她,我即刻站起来找纸巾去帮她擦拭头上的雨珠。她感激的对我笑笑:“出门的时候没下雨,还好雨不大。”我边包着菊花,边和她闲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她的话语明显比去年多了些,还记得去年她来店里买菊花。我问一句,她嗯一声或者干脆不答。我明白,那并非她不礼貌,而是我从她的眼里与神情中看到了深深的悲伤。因为我们有着共同认识的亲朋,所以她也不介意我关切的问她的近况。她依然独自一人和儿子相依相扶。一年来,有意于她的人,她总是婉拒,她的心里,住着她深爱着的丈夫。她常常梦见他。有一段时间她连续半个月每晚都梦到他。对她笑,和她说话,或者做一些平常的事,吃饭,钓鱼,手机上打牌。她说昨晚又梦到他了,对她说好久没吃节节根了,真想吃啊。今日一大早她就去买了一把节节根给他送去。我没有接她的话,因为我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我的喉咙哽咽。花包好了,我平复下自我的情绪,看着他她依然美丽清瘦的脸庞,对她说:“放下吧,一点点地去放。”她默然接过花束,眼睛看着那一朵朵菊花,用手轻轻拈了拈一片花瓣:“慢慢来吧,念到几时算几时。”店外,丝丝的细雨依然飘洒着。她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道声:“多谢”便离开。我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为她的痴情与执着感动,也从她的话语与神情中感到她的精神状态好了许多。时间是一把无情的剑,剑指心底撕裂着痛。而在这种撕心裂肺的痛中,我们清醒地明白肩上的重任。哪怕是踽踽独行,也要坚强的走下去。

 

  吃午饭的时候,美女同学打来电话给他她准备一束菊花。去给她已逝多年的丈夫,我们共同的同学送去。很多年了同学已慢慢从悲痛中走出来,过上了新的生活。可她也把自我的身份,从媳妇变成了女儿。为人处事,受人称道。想到那一抔黄土里的同学我们何其幸福。在另一个世界安好的他,也定会含笑护佑着他的妻子,女儿,亲人在这世间平平安安。美女同学挑了我那里最好的花儿微笑着开车离开。如今的她坚强又独立,撑起了一个大家庭。我在心里为她祈祷:一切的不好终将过去,未来一片完美。

 

  年年话清明,哪怕与亲人阴阳相隔,思念的线,却从不曾割断,或许它在我们的心里暗自凝成一朵永生的花,永不会枯萎,我们只是把它深藏在这个思念的季节,追忆成殇。

 

  这个节日我们不语欢乐,只言安好!

03

永远是清明

 

  清明总是落雨,如丝般的雨儿就从天上往下落,落得匀匀的、细细的,像蚕丝儿那般的透亮。风总刮不断它,让它一头挂在云端上,一头便系在春草的叶尖上,天地间就一片缠绵悱恻,情思漫漫。

 

  天地似乎有情,偏偏近了清明,就细雨霏霏,柔丝不断,让世间万物都充满了柔软的思情。在这样缠绵的细雨中,人就异常地思念,思念已故的亲人。

 

  亲人是在天堂里,天堂与人间就隔着那么一层薄云,可就是看不见,怎样也看不见!人便用心思念,一颗心就满满的都是母亲。母亲还是那个样貌,说着又笑着,宛若活在世间,就坐在院门口的小凳上,远远地看着你来了,颤巍巍地站着起来,那双冰凉凉的手儿抓住你回家的时候,那颗心却热乎乎的,暖得你就想落泪。

 

  如今,这双手你是再也摸不到了,母亲的温暖也感觉不到了。母亲在天堂那边,你在天堂的外面,这是世间最遥远的距离,是难以跨越的。母亲仍坐在门口的小凳上,远远地望着你,向你招手微笑。你的心里仅有流满的泪,与这清明的雨融到了一齐,便纷纷扬扬的,满世间地飘落。

 

  它湿润了天,湿润了地,柔润着万物之心。万物都伤感流泪,发着莹莹的泪光。这泪似雨,这雨儿就是泪。泪眼望着天堂里的母亲,尽管是看不到的,却能感觉到她的眼眶中已是泪水盈盈。不然为什么总是到了清明就会细雨蒙蒙,分明纷飞的细雨,是那天堂里洒下的泪水呐!

 

  人世间情为何物,天地间雨为何物!在这清明的日子里,全都化作了一团团的热泪,又一丝丝地随着游思送往天堂,于是天堂与人间就有了说不完的私语。

 

  这私语是说给天堂的,是心在说的,或许这些话一辈子都没有对她说过,可这阵子非说不可,因为那是藏在心灵深处,不好轻易说出的心语。她去了,再也不能回来,这话就必须要说给她,那是你用一生的情感熔炼出的几句话:母亲,我爱你!永远想念你!

 

  这种对故人的眷恋和爱让这清明处处有伤情,一群儿女在奠念父母,送上一杯酒,一支烟,一碗母亲在世时爱吃的面,青烟袅袅中,儿女们心泪洒地,心语不断,在祝福天堂的父母快欢乐乐,不要总是挂牵儿女,忘了自我。

 

  墓地里,是一位妈妈,在思念着女儿,做一碗她最爱吃的米粥,一勺儿妈妈吃,一勺儿喂给天堂的女儿,泪水就顺着面颊在流,口中还叮嘱不断,悲痛让她的手儿不住地颤抖。还有悼念丈夫的,年轻的她悲痛地跪着,捧着一束洁白的菊花,一片又一片地撕下那些花瓣儿,亲吻一个,洒往天堂一个,片片花瓣儿送去的是妻子的爱,那些花瓣上储满了爱的泪水。

 

  人类的情感是共同的,天地的情感是人类的。在这清明时节,人们会想到那些已故的友人,想到为着人类的幸福而贡献宝贵生命的人,想到为共和国的建设而劳碌一生的人民领袖,想到战争年代以及人类与自然灾害抗争中失去生命的人们。那股热泪就涌动不息,思念便漫天轻扬,似这纷飞的雨丝。

 

  怨不得,这天地都为之而动情,情作雨霖。原先人世间的爱竟是那么的多,那么的纯洁又那么的高尚。我是多么地期望这种对生命的珍重和思念永驻人间,让人间真情长在,爱心永久。就像这天上人间的雨和泪,说是缠绵不已,却情真意切。因为真情永远清澈明亮,永远是清明。

04

忆母亲

 

  又到清明,回忆我的母亲,本是一个生长于蓝田的受宠女孩,十九岁跟了当裁缝的父亲走南闯北,颠簸流离。为了我们六个孩子,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好不容易将我们长大,眼看着苦尽干来,却早早离开了我们。

 

  母亲的离去,是在一个秋天。记得那个秋天的菊花,开得异常好,金黄而绚丽。母亲是在一个中医医院陷入重昏迷后,被哥哥姐姐用车带回了家。当大姐从东北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母亲已处在弥留之际,母亲睁开眼睛看了我们最终一眼,又对大姐张了张嘴,就溘然辞世。

 

  母亲的离开,让我们肝肠寸断。异常是大姐,更是泣不成声。是啊,母亲的一生太可怜了,太辛苦了,一向在为我们付出付出,自我却没有享过一天福,母亲的突然离开,让我们任何时候想起,都止不住泪如泉涌。

 

  还有我的父亲,说起来他应当是个能人,更是个苦命人。九岁丧父,跟着祖母一路讨饭到了陕西。十几岁就出来打拼,养活自我。因为穷,从来没进过学堂,却喜欢钻研技术。吃了多少苦,遭受了多少白眼,最终学会了裁剪熨烫,最终成了单位的骨干和核心人物。

 

  父亲在工作上不仅仅兢兢业业,对同事朋友更是关怀备至。他做的活,在小镇上技术超群,带出的徒弟,也个个为精英人才。

 

  由于家庭负担重,父亲的脾气有些急躁,我们有些怕父亲,所以也都很听话。可是父亲很爱笑,他爽朗的笑声,又能常常感染我们,让我们懂得了笑对人生。

 

  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和四姐喜欢去河边,折一些柳条回家,闹着让父亲给我们做哨子。父亲虽然有些不愿意,可也不愿扫我们的兴,就那样拿起柳条,使劲转动几下,柳皮和柳杆就分离了。父亲轻轻地抽出了柳杆,只剩下一个空心圆筒筒,父亲再把上半截用刀子刮薄,一个能吹响的柳哨就做成了,父亲自我先试试,然后笑着叫我和姐姐,吹一个试试。我们一吹,那声音果然清脆悦耳。

 

  父亲的离去,是在一个三月。当时窗外正下着雪,天气异常寒冷。父亲正和哥哥姐姐说着话,突然头一低,就离开了我们,让我们心如刀绞,悲痛万分。

 

  此刻,父母已经离我们好些年了,留给我们的,仅有无尽的思念和痛楚。尤其是到了清明,这种思念和痛楚,会更加浓烈,扯人心肺。

 

  “有心栽花花不红,无心插柳柳成荫”。母亲和父亲的一生,就像这柳树一样,对环境的适应本事很强。他们插在那里,就在那里生根发芽,顽强生长,一路为我们挡风遮雨,用硕大的柳叶,给我们避风乘凉。

 

  每年的清明将至,雨水也会接踵而来,让我们的心境,总是明朗不起来。这便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老天爷,也在为逝去的人们祭奠哀悼。

 

  而那些柳树,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生长着,打扮着自我。她也是为了与清明,来一次最美丽的邂逅。清明的蒙蒙细雨,敲打着湿润的泥土,婉转的鸟鸣声,久久回荡在空气中。

 

  柳树姑娘,身披绿色的衣裳,飘逸的长裙,美丽的青发,在微风中荡漾,水波一样地散开。典雅的桥栏旁,清清的小河边,她与清明同打着一把油纸伞,彼此两两相望。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柳树与清明一齐,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悲伤的氛围。当万物更新,生命萌发,一切欣欣向荣的时候,可挚爱的亲人,却已经走远。

 

  柳树一年一年,重又披上了一层新绿,但曾和我们一齐生活的人,爱我们的人,亲爱的爹娘,却早已不再。一切已经物是人非,我们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怀念和回忆。

 

  又是一年清明时,就让我们折下一段柳枝,插在坟头上,留下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逝者最深切的缅怀和感恩。

 

  悠悠春风中,我仿佛闻到了桃花的芬芳,杏梨的馨香。看到了母亲坚强的身影,父亲慈祥的目光,他们从我的梦幻中,一路款款走来,步伐坚定,笑容沐浴着雨后的阳光。

 

  我好像又听见,童年的柳哨声响起,悠远而清霖,她宛如秋天的明月,清明的细雨,在我们耳边回响。微风,轻轻地划过了柳梢头,叶随风动,水波泛起了涟漪。

 

  一梦繁华尽,一曲花间醉,碾尽墨香只为画离愁。就让那些弥留在岁月里的心结和悲伤,飞上云端,随风儿一齐,慢慢地飘散吧……

05

清明柳

 

  提起柳树,心里就有一种钦佩。它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吹捧和喜爱,他们与柳树,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赞美它有诗的风韵,舞的倩影,刚的禀赋,甚至有时真得分不清,是诗中有柳,还是柳中有诗。

 

  长长的岁月里,柳树也与清明,结下了不解之缘,讲述着生与死、聚与离、人与自然的故事。无论是禁火插柳、踏青赏柳、还是送别折柳,阅尽沧桑的清明之柳的气质,可谓有几分伤情、又有几分欣喜。

 

  相传在最早的春秋战国,介子推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异地十九载。在重耳饥饿难耐,没有食物的时候,介子推就割下自我腿上的肉,为重耳充饥。

 

  之后,重耳当上了晋文公,想报答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没想到介子推却和母亲避世于绵山,重耳就派人去山里搜寻,怎样找不到介子推母子,就想放火烧山,想逼出他们。谁知介子推母子合抱着一棵大柳树,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山。

 

  重耳明白后,十分悲痛,便将介子推母子埋在柳树下,赐于柳树名为“清明柳”,并下令在介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只吃冷食,以寄托哀思。

 

  寒食由此与“柳树”联系起来,同时“清明”与“柳树”也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唐玄宗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之后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

 

  其实,对于清明节,人们看重的更多的,是祭奠亲人和怀念的情愫。细雨朦胧中,一对一对神色沉重的男女老少,去为自我的亲人上坟,。

 

  路边,坟堆上,柳枝和迎春,在摇曳生姿,恰似迎接的队伍,向来人频频招手。随着每一条柳枝,每一朵迎春的颤动,都会在人们的心里,平添几许伤感。

 

  每每烟雾缭绕,便有泪如泉涌。随着一股股轻烟的升腾,卷起的纸钱,一切都在向人们,诉说着离别的痛苦,生活的残酷,也让我们感叹岁月的无情,命运的离奇。

06

清明雨,千古泪

 

  两千年前,割肉奉君的介子推先生不愿当官或是想落个施恩不图报的好名声,背着老母躲入山林。晋文公放火烧林想逼他出山,不料这位先生宁死不出来。为纪念他而诞生了寒食、清明两个紧挨着的节日。

 

  兴许是老天也为明君忠臣的故事所感动,清明这一天总会有细细的雨丝飘落。可是我想,那是后人祭奠先辈的浓浓哀思凝成的泪水,从远古一向飘洒到今日。桃谢李残,杜鹃凋零,先人以往的似水流年、如花笑颜已成记忆如烟。年年岁岁的今日,墓碑前一杯澹酒几缕残香,才是我们和他们人世天堂的相见。

 

  又是一年清明日。前些天还是艳阳高照,临近几日先是阴云密布,之后电闪雷鸣,春雨淅淅沥沥,一如往年绵延不绝。山道弯弯,烟雨蒙蒙,有着说不出的风流与委婉。父亲和岳父岳母的坟前青草凄凄。点一柱清香,洒三杯老酒,焚几把纸钱,就是儿女们无限的哀思。

 

  父亲的墓碑几经风雨磨蚀,当年我撰写的墓志铭已漆色脱褪。跪于碑前,望着坚硬冰冷的坟茔,如此绝情地横亘在我和父亲之间。仅仅一碑之隔、一柸黄土,可是,我却是如此痛苦地知晓,那岂是一层石板的距离,那是生与死遥远的距离,是阴阳相隔的永远!

 

  十几年前,父亲弥留之际紧攥着我的手,眼角有丝丝泪光闪烁,嘴角抖索着似有千言万语却无法述说。那一刻的留恋不舍,那一刻的无语叮咛,令我心如刀割。不是悲怆于生命的脆弱,而是魂断于亲情的永诀。

 

  记得小时候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很是感动。却遗憾父亲太忙,见他太不易,背影都难见着。今日在父亲墓前,搜索记忆,想起父亲留给我的一个最清晰的背影-------

 

  那是父亲去世前的最终一年。那时他的身体已很虚弱,我回家看他,临走时他不顾劝阻执意送我出门,再三叮嘱我不要担心他。当我拉开车门时,他笑着说,放心回吧,告诉磊磊(我儿子),我还等着抱孙子呢。

 

  那一刹我忍住没回头告别,因为泪水已盈满眼眶。车行渐远,我才敢回望。父亲转身的背影是那么瘦削颤抖。

 

  回首人生,宛如三日。前天,父亲牵着我小手去给从未见过的爷爷奶奶扫墓焚香。昨日,我陪着母亲去到父亲坟前磕头祭拜。今日我亦变老,带着儿子回归祖籍认亲祭祖。一年又一年,清明雨飘洒在心际,那是一捧千年流淌不干的思亲泪,无际,无尽。

 

  明天,当我也告别了这千年变迁的沧海桑田,跟随着父亲理解儿孙的祭拜。我不信佛。也不信生命轮回。只信今生今世。然而人生苦短,转眼即逝。小时侯看《梁祝》,羡慕他俩变成美丽的蝴蝶飞舞花丛。此刻老了,感悟人生,才明白其实我们就是一只蝴蝶,看够了春的绚丽,就该告别。

 

  这不是老来悲观。只是明白了:人有一生,应当珍惜。

07

清明,晕开的绚烂

 

  清明!我是爱的,清明节令一到,老天爷就像那么听话似的,雨水多了起来,路边的柳枝绿的更醒目了,更喜人的是气温暖和了,不管你的家是在彩云之南的山岚怀抱里还是水墨江南的烟雨里,或是冬雪未融化的北方,沉寂着很久很久的故都,你都感觉到春的温柔,不寒碜而是真真实实的春。所以,我是爱的,就像老人钟爱阳光一样的感情,或许喜欢温暖的你也会如我一样的感情丰沛。

 

  清明,我是爱的,是那种含在口中一样的疼爱。风景怡人处,是诗人眼瞳看见梦的季节,或许因为它是缱绻在四月里,嵌入诗人那带着娇羞和调皮的字句里,湖面的水暖了,嬉水的素手也不至于逃避似的触碰,或许是像极了你青春一样的光景,是明亮的情愫,冲动的有时候尽然会掉泪,懵动的青春总是幻想着一个个美丽的梦!记忆里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样让你痴痴的等待在楼下,然后牵着春天的手,在原野肆意的洒脱,仰望着天与地,绚烂在天与地的边缘,你的笔者本里烙下的湿痕静静的淌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雷声在天边闪了一下,忽然的雨潜行又敲响,不打搅的躲闪,又不经意间的提醒,这就是清明时节的雨啊!下雨的日子多了起来,天也暖和了些,不是很热,比起夏天的炎热,四月里的天是最可爱的。

 

  窗外的雨水一阵子声音很响,一会儿又是慢慢的渗入、侵湿着屋外的树木、田野,还有那装饰着的油菜花。清明一到,天空热闹了起来,最不安分的要数蒙蒙烟雨了,戴着神秘的面纱朦胧着城市的街道,冲淡着人们疲惫的心境,我想这个时候心境是愉快的。

 

  蜗居在城市里的人是很难发现春天的到来,虽然家乡的梨花早早的开了,院子里的梅花也是开过很灿烂的花朵,在早晨的露水里晶莹剔透得像是梦幻般的神奇,可是城市里的人发现春天方式似乎最直接的是春雨绵绵潜入夜,天暖的刚刚好,一件外套足以过日子。清明一到,矫情的人也不再挑剔了,承认了春天原先是暖暖的。

 

  清明时节,柳枝纷纷扬扬的垂着绿枝,松枝翠绿的颜色渐渐明了、亮了,花是一丛丛的,不似花蕾的娇小、若隐若现,不似开败了的花瓣洒落、意气杂然,而是正好的花枝在最美的山岚,原野,园圃,还有你的花盆里,入你视野入你心房,闭上眼睛的凝神,那颜色刚刚好,不似初春的淡,不易发现;不似夏的浓,来得太沉。看着喜人,不至让人因太过浓烈而逃避或是窒息的感觉。雷声荒郊,东风微微,将雨丝吹皱着,斜成了四月天里温暖的亮响,原先春的响声也是那么的美丽、幽雅,像叩响信笺思念的文字一样的缱绻。

 

  秋贵重阳冬最美是腊月,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窗外枝头惹人爱。趁着春风还飘得不是很远,童子五六人,师者四五人,行至山光斑斓处,席地而坐,吻吻天地的清朗之气,谈天说地,将爱将被爱,寻春,踏青,洗涤掉晦涩,还一个清明。

08

清明——忆儿时

 

  细雨蒙蒙,透过细腻的雨丝,仿佛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叹,又是一个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开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几滴小雨,伴随着这种天气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绿,铺满老房子前面那块地,听爷爷说那是米麦,他还笑我没见过这东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道扑鼻,似乎是从天空飘下的余地溅落在大地上,顺便还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带了出来。是的,这的的确确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麦,整支米麦里都沾着春雨,一有什么动静,水珠就滴溜溜地滚进叶子于杆的缝里去。细看这支米麦,有六股,它们还没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颗颗,都有以根常常的须冲天向上。爷爷告诉我它们是先长壳再长肉的,成熟后可比此刻大多了。

 

  其实刚进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这片麦绿,而是远处宁go(方言,院子)里两棵高达的梨树以及那漫树白花。看完这片绿,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这片雪下,满地都是春风带下来的花瓣,零零散散,洒洒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转了转,欣喜发现14年前那棵枇杷树结果了。有好几棵枇杷树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长。那是14年前妈妈怀我的时候所吃的枇杷,随便一扔,谁知所扔之处必有发芽,它们与我同岁,与我一齐成长。

 

  时间还早,又与哥哥去了后山,这个小小的村庄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儿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这是一条经常走的路,小时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却找不到什么宝藏,今日却感觉整座山都是宝藏,它正坚守着小时候与伙伴们冒险留下的欢乐与回忆。上山依旧做着那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吹一样的风,却又不一样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风中,都沉浸在趣味的回忆中。依旧做着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红杜鹃,小时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为这片春风春雨滋润过的红色似的,时间怎样过还是如此风尘不变。

 

  这些植物以及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忆,触摸着空气,触摸着风,看到它们仿佛打开了记忆,那扇陈旧的门。

09

清明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昔日种种,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为什么"断魂"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这首诗,今日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古往今来,人性中某些共同的、完美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

 

  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

 

  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但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就不仅仅再是生活的负担。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以往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

 

  援手于他人危难,自我在挫折中坚持乐观,只要心中有爱,爱就会没有遗憾,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期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10

清明随想

 

  清明雨上,那绵绵的雨,蒙蒙的雨,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

 

  人们常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啊,那一层薄薄的雾,那一阵绵绵的雨,确乎能引起我们的忧愁,确乎能让人倍感凄凉。

 

  早上,乳白色的雾笼罩着大地,盖过了天空,人们都去扫墓,山路上都堵了车,而那淅淅沥沥的雨却也一整天萦绕于心,扪心自问,清明时节,有多少人能想起为我们牺牲的人扪心自问,清明时节,有多少人尽享荣华富贵,却对祖先的墓无动于衷又有多少人能在雾笼罩下,在雨中沉痛哀悼、流泪

 

  这山路的堵车不能象征我们的蒸蒸日上吗可是,生活蒸蒸日上的我们能去为烈士默哀吗他们能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榜样吗如果我们做到祖国将是何等的繁荣,世界将是何等太平!他们,有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有的像雷锋一样为人民服务,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保存着清明扫墓的传统,人们恭恭敬敬地为自我的祖先呈上食物,恭恭敬敬地把墓边的垃圾清扫干净,我认为这是一种承诺一种对祖先的承诺,在死去的祖先面前,承诺自我多行善,不行恶,承诺自我当助人为乐!每一次的清扫坟墓,也是在清扫着我们的心,要为自我的承诺负责!

 

  清明,意味着春将至。我此刻还是忘不了革命先烈李大钊是在1927428日英勇就义的!同样是春日,为何在1927年却倍感凄凉因为,我是为人民服务的,他是人民骄傲,他视死如归和坚守党的秘密的精神让我们钦佩!这样的伟大,怎能早早地逝去这样的伟人,怎能早早地毫无怨言地被凶残的敌人残害致死当大家准备劫狱时,是他说出了坚劲有力的“不”字,这样的伟人为何早已逝去如果世界少了硝烟,如果世界充满和平与爱,就不会酿成这么多的杯具!

 

  第二天我醒来,雨停了,雾也渐渐地隐去了,遐想便慢慢离去……

11

1清明节的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个清明节,每到这时候,人们怀念亲人的心境不禁更加强烈。

 

  在这个三天小假里,我也随着家人去为已故去的亲人扫墓。或许是因为要写作文的原因,我今年认真观察了许多人,却有一个人令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个年近半百的大叔,高高瘦瘦的。能够清楚地看出已经有些皱纹过早的浮上了脸颊,头上的银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清晰可见,一看就是在生活中很不顺心。他还背着一个大包,左右手中各拿着一盆花。因为有了这些特点,所以他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看着他,我的心中冒出了许多问号。他怎样背了那么大一个包?他为什么拿了两盆花?他为什么显的那么沧桑?……这一堆的问题使我对这位大叔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我的目光一向追随着他,只见他在和我隔着三排的墓碑前停了下来。他缓缓地弯下腰,把两盆花轻轻地放在了地上,又站直身子,把肩上的大背包摘了下来,从里面拿出了很多贡品摆在了他面前的墓上,又把地上的花摆在了上头,然后他缓缓地抬起头,用他那悲痛的目光注视了一会儿墓碑上的照片。

 

  他的下一个举动,让我的心中又产生了许多问题。

 

  他向右迈了一步,同刚才一样,把贡品和鲜花摆在了上头,用一样悲痛的目光注视着照片。这两个都是他的父母吗?为什么不合葬呢?为什么只是他一个人来的呢?……

 

  许久,他站了起来,叹了一口气,走了。我看着他走了很远,我的脚便不自觉地走向了他刚刚看的那两个墓碑。走近一看,我不禁心头一震,左边的墓碑上刻着“先父xxx慈母xxx”,右边的墓碑上刻着“爱妻xxx”。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一天的心境都不是很好,想起墓碑上的字和大叔沧桑的面容,我的心里便酸酸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件事,这个人和这句话都让我感受颇多。我们此刻要珍惜亲情,关爱家人,不要在将来应对他们的死亡、离去时,再感到悲切和懊悔。

12

1写在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心中一何伤。怅望北山陲,眼神露凄凉。

 

  天空阴沉着脸象要哭,最终忍不住洒下几滴珠泪溅落地上。我心里祈祷:别这么快就让雨泥泞了归乡的路。因为第二天是难得的月休,我将回家祭扫父母坟。

 

  天使在夜里,还是哭了,时而呜咽,时而放声,泪珠飘洒到雨棚上,滴落在我心里。春雷怕雨孤独,奏乐跟随;风怕雨寂寞,如影相伴;天使怕我难过,让风雨敲打玻窗安慰。思念在清明潮一湿的空气里苏醒,我父母的家呀,人去楼空,房屋易主。

 

  第二天早上,我以风为橹,摇回故乡,在如烟如雾的苍穹里穿行。山色空蒙雨亦奇,丝丝缕缕,飘飘洒洒地漫天飞舞,笼罩着树,树狂喜,舒展着腰肢;滋养了草,草疯长,摆一动着小脑袋;润一湿着花,花飘香,沁人心脾。十里青山,一溪流水,曲径人稀,密林深处,啼鸟声声。盎然生机丰满着我枯瘦的目光,清脆蛙鸣奏响我归乡的心曲。来到父母荒冢前,拔去杂草,摆好祭品,点燃香烛,焚烧纸钱。鞭炮鸣响时,我感觉到父母健在时的热闹与温馨,香火弥漫中,父母的身影隐约在烟雾与酒杯间来了又飘散。我跪在坟前,手抚黄土,阴阳千古憾,无力托东风,一种呼唤超越时空。那深卧墓穴的亲情总在眼前闪现。

 

  父亲健在时,家是温暖的。不管严寒酷暑,父亲总让家人围坐桌前就餐,不管冬去春来,父亲总会用故事教我做人的道理。当我读课文时,父亲会接上几句,当我编席时,父亲会指点一二,当我干农活时,父亲会示范些许。有父亲在身边,心里踏实而温馨,虽然有时也害怕他的严厉,那是我借作业的机会抄歌,在劳动的间隙偷懒。

 

  在我心里,父亲是知书达理型,母亲是无理取闹型;父亲是疼我的,母亲是厌我的。我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母亲的出气对象,虽然这样,父亲还是常打我,母亲也怕我夭折。我记得幼年放牛割草时不细心跌落到水田里,浑身是泥,居然没淹死,到了傍晚,母亲拿着撮箕到我摔倒的田里边捞边扯着嗓门喊:“妹崽回来没有?”,家人在院坝里大声应答:“回来了”。当时我好生奇怪,之后才明白那是为我招魂。此刻我想,如果这样能唤回父母的魂灵,即使如杜鹃啼血也在所不辞。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一任泪雨纷飞的红烛痛彻心扉,风吹纸钱化蝶飞。我咀嚼一个个故事成为精神上的慰藉,“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只好让思念化作袅袅青烟,随风飘去。应对黄土,我以想象结束彼此之间的距离。

 

  清明时节,雨也纷纷,泪也纷纷。

 

  清明时节,思也悠悠,念也悠悠。

13

1.   又是一年扫墓时

 

  阳光明媚的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空气中弥漫着香甜。金黄的油菜花迎风向我们点头示好。看着金灿灿的菜花,我仿佛闻到了菜籽榨成油的香味。春意盎然,正是扫墓的好时节!

 

  又是一年菜花开时,又是一年扫墓时。我随着同学们踏着春光,向烈士园前进。在扫墓前,我们就明白了我们所要缅怀的烈士的英名---孙占彪。一个永垂不朽的烈士。在众多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之中,有他的身影,奠基我们今日完美幸福生活的"奠基石"中,有他的一块。满腔热血,赤胆忠心!正是孙占彪烈士的真实写照。

 

 

  一个花圈,满载着我们的敬重,崇敬,更有我们的决心!我们必将成为祖国之栋梁,国之骄傲。

 

  又是一年扫墓时,我们不仅仅缅怀了先烈,更定下自我决心。“留取丹心照汗青”,永垂不朽的孙占彪烈士,将永活于我心,成为我前进的动力,不断激励着我。我们必会“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虽要学习孙烈士,却不做第二个他,只做第一个我,传承他的精神,使祖国永立于名族之林,屹立于世界东方。

14

1.上坟

 

  又到一年清明时节,母亲问我是否回家一趟,想着身边也没啥事,也就回老家了。老家在一个小县城的小山村里,约莫七十来户人家。老家那,管扫墓不叫扫墓,叫上坟。只在晴明和大年三十去,重阳是不去的,各地有各地的习俗,老家那没过重阳节的传统。

 

  清明那天,天气阴沉,远山暗緑层峦叠嶂,间杂些许嫩绿,有种古代山水墨画以颜色浓澹相间来凸显立体感的意味。渐渐的,天气愈发暗沉,一股子山雨欲来的景象。这个季节总是要阴沉着天,最好是飘点小雨才好,要是艳阳高照就完全失去了这季节的气氛,便要面目可憎起来。

 

  之后,一大家子提着香烛纸钱以及一些酒菜就往后山曾祖父曾祖母的坟上。不多时便到了,两座低矮的坟墓并排而立,周围杂草遍生,有些爬山虎攀爬其上。父亲与叔伯们开始清理一番。我没见过曾祖父曾祖母,家里也没曾祖父曾祖母的遗像,上坟也是自小随着长辈们一齐去,长辈们让执香作揖就做着,也不觉得上坟就是件悲伤的事。

 

  之后多了一个去处——祖父

 

  打我记事起,祖父就是白头发,白胡子面容清瘦和煦的样貌,从未与人有过争吵,祖父爱喝两口小酒,酒是自家酿的米酒,再让祖母炒上一碗黄豆,就乐乐呵呵。祖父健在时,我经常跟着祖父去后山上捣鼓,我对后山总是有一股莫名的喜爱,兴许是祖父在后山有一个果园,还有一片竹林的缘故。春初时节拉着祖父在园子里种上几株果树,夏时摘枇杷、李子,秋季摘橘子,除了自家吃,也会送邻里乡亲一些。冬季挖冬笋是最有意思的,挖冬笋可不容易,冬笋可不像春笋会从土里冒出来一大截,它藏在土里,得会瞧会看。冬笋在土中慢慢的生长,使得上头的土鼓起来,伴有开裂,然后用锄头一挖,冒出来那招人喜爱的长有绒毛的嫩黄笋尖,便满心欢喜。

 

  挖冬笋这活自然是祖父教的,这是个眼力活,刚开始的几年还是我与祖父一齐挖,之后祖父眼力大不如前了,就是我来挖,祖父提着小竹篮。我们那很少吃冬笋,大概是多的缘故,所以挖来的冬笋就拿到市集上卖,卖了钱祖父都会买些吃食,这对儿时来说就足够美滋滋的了。

 

  之后一年年亦是这般,也不觉得祖父过了一年就更老了些,依旧那白发,白胡子的样貌,可之后不知怎的就变成了一座坟。祖父过世到如今已有多年,我也甚少去后山了,一是没了以往的乐趣,二是在更远的地方读书没时间。之后我才明白,岁月流淌瞧着慢腾腾的,可忽然回过味儿来,才发觉它一点儿也不慢,甚至是快了些。

 

  祭拜曾祖父后,就去祖父坟上,祖父的坟就在曾祖父的坟不远处,墓碑上刻有祖父的遗像,走进瞧着依旧那白头发,白胡子,面容清瘦和煦的样貌。长辈们开始清理周围的杂草,之后摆上祖父爱吃的酒菜,烧了纸钱,一大家子执香作揖以祭,以忆。

15

清明无雨

◎郭学萍

 

清明无雨,拂过绿杨枝头吹来的风是绿色的,有些微微的寒。

 

“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吟咏清明的小诗,今日读来,百味杂陈。倒是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东栏梨花》,更能安抚我的内心。

 

轻轻地吟咏:“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内心的万水千山,在这一刻,皆化为平静。

 

“花落水流,临风落泪”,每每读张爱玲的文字,总感到那一份华丽和苍凉,没有“断魂”,心中却有些雨湿。楼前的迎春花谢尽了,叶子却蓬蓬勃勃地爬满栅栏,瀑布一样。紫荆花开了,烟一样轻,梦一样美,让人心疼。

 

一直喜欢白色的玉兰花,一大朵一大朵的,云一样。我家楼下的玉兰花却是旧旧的紫色,因此,始终无法打动我。即使在有风的时候,努力地向我招摇,我还是无动于衷地从它身边,默然而过。

 

原来,喜欢和不喜欢,并不需要太多的理性。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倒更愿意给孩子们介绍丰子恺的一篇关于《清明》的散文:

 

清明例行扫墓。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所以古人说:“鸦啼雀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又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

 

“清明”,本是一段记忆和怀念。至于“介子推”,至于“重耳”,至于“寒食节”,也只有偶尔兴起时,当作闲话说给学生听听罢了。

 

而这个时候的我,却深刻地想起两个人:一个是外婆,一个是母亲。

 

我的外婆和我的母亲一样,都不识字。所以,我的这种用文字诉说的方式,于她们而言,毫无意义,只能是对自我的一种安慰。

 

我没有令人骄傲的小时候,没有令人羡慕的童年,没有一个会给我讲故事的外婆,也没有一个会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我的童年就像一株野草,自由地生,无拘地长。贫瘠,荒凉。

 

外婆会吸烟,据说是年轻时生了一场重病,被土医治好了,却落下了烟瘾。

 

每个晚上,我都睡在她脚下。从小,我就是一个特别心疼人的孩子。这种心疼是与生俱来的,像小野花的花瓣一样。我喜欢抱着外婆的脚,轻轻地抚摸着古树皮一样粗糙,并且开着一道道深深裂口的脚后跟,一遍又一遍地问:“外婆,疼吗?”

 

外婆总是笑着说:“不疼。”于是她继续抽她的烟,我就静静地看着她手中的烟头在漆黑的夜中,萤火虫般一闪一灭。

 

那个时候,我心中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长大后,可以离开农村,可以到城里,可以买一个饱满的金黄的橘子,给外婆吃。

 

后来,我上了师范,在苏州。就在那个时候,外婆去世了。

 

母亲的离开,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我总是梦见她,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对自己说,哦,弄错了,我妈妈还活着呢!

 

然,人事有代谢,往来皆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生死之间,隔着的是——

 

无常。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