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发布于 2021-04-04 00:07




传承中华文化·用艺术点亮生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面走向衰败,这不仅表现在朝纲废弛,吏治黑暗上,整个社会、文化也呈现江河日下之势,此时的他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的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菜根谭》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不论恩宠还是侮辱,都不惊慌,管它春夏还是秋冬,只管身边这花开花落;无论是被晋升还是被贬谪,都不去在意,只让自己像天边的轻云一样随意漂浮。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得到固然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但即使失去了,也不要为此而感到惶惶不安。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的第三个春天。途经野外偶遇风雨,苏轼和同行的人都没有带雨具,同行之人皆觉狼狈,雨过天晴,有感而发: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一生几经浮沉,晋升与贬谪跨越了他的一生。身处高位时他为国尽心尽力,被贬仍苦心经营所在一方水土,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寄托在自己的诗词中。偶遇风雨也能豪情满怀,谁怕那竹杖芒鞋?一蓑烟雨又如何,只管搏击风雨、笑傲人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荣辱得失又何妨?

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不要一直在一些小事上纠结,努力变得优秀,让自己活得精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究竟什么?

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

中国的传统儒家士大夫思想,讲究淡然平静的心态。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事物,面对不同的考核、996、007……时代赋予了我们不同于古人的处境,我们能做的是做到这个时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面对成功夸奖还是失败受挫,我们都得保持淡然处之的态度,不因为短暂的成功停下进步的脚步,也不因为暂时的失败低迷懊恼而停滞不前。即使是快节奏的生活,也要心安一隅,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忙与闲的平衡点。

从苏轼和塞翁身上能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论如何,一往无前。

虽人非圣贤,难无悲喜,但可以将悲喜化为动力,推动自己不断向前。生活像个齿轮不断转动,而我们应该让这个齿轮每一个契合点都成为自己人生中无法磨灭的经典,永远追逐前路,永远热爱自己,热爱生活。

风雨无限,我们也能一蓑烟雨任平生。


玥称文化推荐搜索

原创|《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中英文诵读分享


近期精彩

原创|《道德经》第三十章-中英文诵读分享

原创|《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中英文诵读分享

李照东:为人耿直质朴,不善言辞,不随人俯仰,艺品人品如一。

.......

玥称文化

YUECHENG

简单自我介绍:我们主营展览策划、学术推广、书画经营、艺术文化图书经销、网络传媒。

欢迎随时和我们的小伙伴交流联系。

联系我们

电话:15889274916   李先生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天利中央商务中心B座23A厚海堂

邮箱:li_shupang@ksitikcul.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