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原创)趋同进化和中国人层级错位的道德迷失

发布于 2021-04-04 08:20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非洲岛国,位于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全岛由火山岩构成。面积590,750平方公里成为作为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岛屿。

 

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在历史上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同一块大陆膜片,正是造大山运动引起的地球自转周期变慢,才把马达加斯加岛从非洲大陆东侧撕裂出来,并向东且偏北方向漂移到很远的地方,使之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岛屿。事实上,如图,现代的把马达斯加岛,从其岛屿的形态上看,该岛屿的轮廓线,与非洲大陆海岸线之间也具有很好的互补性,而且,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又显示:恰如膜动力学所预言的那样,该岛屿从非洲大陆分离出来之后,确实是在“地球自转周期变慢”与“地球表面承受离极离心力”的双重作用之下(参见图右侧的注释,其中给出了该岛屿漂流方向的参照物,如赤道线、南回归线等),漂移向了非洲大陆东海岸的东北方向。

当年最早时,应当是2亿年前,马达加斯加岛还没有和非洲大陆分离之时,整个岛屿位于当时的南极圈内,气候环境极度恶劣,当时整个岛屿的生命,特别是动物化石研究,可以用一片空白来形容!后来在随后的时光中,岛屿逐渐漂向赤道(温度上升,降水增多),整个岛屿生存环境逐步改善,于是现在的马达加斯加岛,却被当代动物学家做为研究生物演化的最佳地点,原因如下:

1, 由于分离时岛上生物几乎空白,所以起点几乎空白,便于设定研究原点;

2, 由于岛屿的隔绝作用,岛上大多数生物进化来源单一,基本属于他源性生物且来源数量少(DNA检验发现岛上特有130种类狐猴尽然只是7只古老祖先的后代),便于研究;

3, 整个岛屿现代人类影响小,基本处于全自然演化阶段,现代人为影响小(特别对比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美国Duke大学的生态学者卢克-朵拉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开始了他的跟踪狐猴的野外研究活动。1994年某一天他的这个研究对象突然在雨林中消失了,当 朵拉最后找到无线电线圈设备的时候,所剩下的只是一堆骨头和一丛毛皮了,朵拉的向导惊恐地认为,狐猴是被一只名为fossa的动物吃掉了。fossa对于 马达加斯加岛的迷信的人们来说,是一种令他们从内心感到恐惧的食肉动物。


这里提到的fossa,就是马达加斯加岛上最大的掠食动物:马岛獴,又名隐肛狸、隐灵猫。是灵猫科大家庭中的一员。马岛獴长的有点像美洲狮,但并非如民间传说的那样危险,直到最近,它一直被错误地认为是一种原始猫。朵拉说:"从外观上,你可以想象一只矮壮结实的美洲狮,但是它有一系列猫科动物的特征,包括可伸缩的爪子和可怕的锯齿偏侧度。”

 

但是这种动物和猫科动物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它的学科分类属于獴,獴(Herpestes;mongooses)灵猫科獴属的通称,是一些长身、长尾而四肢短的动物,它们以吃蛇为主,也 猎食蛙、鱼、鸟、鼠、蟹、蜥蜴、昆虫及其他小哺乳动物。獴是蛇的天敌,它们不仅有与蛇搏斗的本领,而且自身也具有对毒液的抵抗力。附图是通常在科学界给獴的附图。

为什么在全世界其他地方的獴在马达加斯加就演化成为完全像猫科动物的怪物-----马岛獴呢?原因是到目前为止,整个马达加斯加岛就没有猫科动物,早年登 岛的原始獴科动物在多年的自然演化中,成为岛上唯一的大型食肉动物,他们居然演化成为獴科DNA的猫科动物!这就是生物界趋同进化(convergent evolution)的最跨界案例!

 

趋同进化,解释为不同的生物,甚至在进化上相距甚远的生物,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此种现象称为趋同进化。《遗传学名词》第二版对“趋同进化”的释义:不同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而呈现出表型上的相似性。也指不同起源的蛋白质或核酸分子出现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其他趋同进化案例:欧亚大陆温带地下生活的鼹鼠、非洲南部的金毛鼹、澳大利亚的袋鼹分类上相距甚远,但生活方式相似,形态也相似;澳大利亚的袋食蚁兽、非洲的土豚、亚洲的穿山甲、南美洲的食蚁兽,也具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和适于捕食白蚁的相似生理结构;鲸、海豚等和鱼类的亲缘关系很远,前者是哺乳类,后者是鱼类,但体形都很相似。

 

趋同进化在生物学史上证明了生物在相类似环境下进化成为相同功能或者相似的形态结构的必然性,这个也良好的解释了中国长久被世人诟病的中国人整体道德低下的问题提供了生物学的解释。道德,百度解释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整个中国历史,基本上就是长期处于资源相对于人口严重匮乏的资源竞争史,最典型的就是从先秦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朝为了抵抗匈奴掠夺的自我确认地盘的保护性围墙中国版-----长城,整个中华民族,由于长期的资源不足,不得不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在秦汉确认了王权制度,在隋唐推出了为王权遴选人才的科举制度,正是这两个人类历史上1840年前最高效的社会制度体系,让中国在相对匮乏的资源体系下养活了世界最多土地人均人口,但是中国由于长期人均资源的匮乏导致民众骨子里的资源占有欲望(其实就是活下去的生物原动力)是导致中国人在骨子里对于任何资源极度贪婪的占有欲。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诸如女人(延续DNA的生殖冲动)、钱、房子(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的硬件标准)。我们整体上在还缺乏基础条件满足的人群背景下,基本上还谈不上马斯洛的需求第二或者第三层次以上的需求追求,至于道德这个高层建筑,很多时候连建设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大家反对的声音是中国过去大家没有钱时为何道德至少比现在情况好,那是中国长期的王权统治和科举遴选制度,将中国人层级化定势达到了骨髓里的地步,每个人由于自身角色定位后,对于物质期许值和自身定位之明确,完全超过现代人的理解之外。况且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简单通俗来说,就是各个阶层的道德水品是有区别的,越高阶层道德水品越高。但是中国改革开放对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除了让他们富起来,完全没有其他任何准备,特别是意识形态,整个社会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除了资源分配外,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再教育(本身意识形态的教育也不是10-30年可以完成的)这样整个社会人的意识垂直流动远远落后于财富的垂直流动,便出现了富人胡闹各种版本:海天盛宴,富翁选妻等被大众唾弃的事件。中国2200年形成的士农工商的阶层在经历了建国初期无产阶级革命和上山下乡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颠倒成为商士工农,对应财富地位的道德教育没有跟上财富分配的步伐,所以中国出现了像马岛獴这样的世界独有的怪兽――――其实主要就是突然从过去社会底层突然窜升到财富高端的商阶层中的部分道德仍然停留在底层的有钱商人,他们貌似猫科动物(生物学科认为食肉动物进化的最高标准)骨子里就是一只獴,按照中国土话,就是一只黄鼠狼而已。我们期盼的基于基本素质的道德是无论如何不会出现在这种中国目前环境趋同进化培育出来的伪猫科动物骨子里的。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