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为什么是苦的?

发布于 2021-04-04 23:02

大概两年多前,朋友介绍我听王东岳,当时觉得挺贵的,一开始没有买,试听了几节课,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这是个神人,懂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讲的很多东西都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谢谢那位朋友,谢谢王东岳。

王东岳的课程如果大家追求实用,追求成功学,就不要看了,更不要去买了,因为他不能教你成功,也没有什么多大实用价值。

 量子力学可能大家有听过,开山人物薛定谔(就是那个撸猫的神人)说如果科学讲究有效用,说科学能带来生产力,能使人生活更舒服,他说这是对科学最大的侮辱,(什么什么情况,我们小时候老师不都这么说的吗?)老薛说科学是一种人文的表达,和考古美学等没有任何用处的学问一样,是人类精神的张扬,而不是实用的东西。

 王东岳的课程从人类史,中国史,哲学史,老子,黑格尔,孔子讲了一个遍,我不知道他看了多少书,记忆力如此惊人同时,思想还那么独到。

 去年有一本叫《枪炮,病菌和钢铁》的书,说世界上有148种大型食草动物,可供人类培育的有5种。

 人类为什么培训食草动物,因为成本低,假如吃草的动物需要吃十斤草才能获得一斤肉源的话,食肉性动物又要吃草食性动物的十斤肉,才能获得一斤肉源,那么确实吃肉的动物成本太高。

  那人干吗要培养狗作为捕猎的动物呢,想想看挺愚蠢的,见了老虎跑,见了狮子跑,见了熊跑,为什么人不培养猎豹呢?猎豹跑的快呀,原因是因为猎豹找对象要跑将近200公里,历时三个月才能完成求爱的过程,在人的饲养下,就会灭绝,所以只能选择狗。

  再举个例子,人驯养马,可从来没有看见人骑斑马,原因是斑马在人类饲养的过程中,如果一旦发怒会咬住人不松口,因此导致人不得不放弃养斑马。你还会发现人为什么只养绵羊不养羚羊呢,原因是羚羊太脆弱,在饲养过程中,很容易受惊,惊群,导致大规模雌性动物发生流产。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原因。所以人类很多选择都存在着偶然性,仿佛又是大自然的选择。

  说说水果的种子,杏仁。所有的果核都是不能吃的,你试着咬一下苹果籽。那么为什么人类会吃杏仁?要知道所有的果核,它一定是有毒的。因为它之所以把果子长得十分香甜,是为了吸引动物吃它,帮它播散它的种子。如果动物把它的种子也嚼碎吃掉了,那么这个物种就灭绝了。因此所有果实中的果核都是有毒的,都是吃不得的,你吃在嘴里都是苦的。

 只有杏仁会发生极其极少的变异,它的果核居然是甜的。于是人类早年就会把这个甜果核的野杏那个杏子太小,吃不成,只是为了采集它的果核,来作为一个培育对象。我再举一个例子,棉花。所有植物的絮类纤维,它是为了携带种子飘落在远方的。因此所有的絮类植物一旦成熟,飞絮满天,人类是无法采摘的。只有棉花,也是棉花中极个别的物种,它在种子成熟的时候,仍然有相当一段时间不飘絮,于是人类培育这一个变种部分,形成人类棉花植物纤维的利用源泉。

   我讲这些都是想说明人类使用那个物种的过程,你看起来是一个人为的选择,实际上选择不成立。它实际上是自然过程的一个强迫性对接。

   我举例子,比如新几内亚,我前面讲过这个地方,虽然人类定居时间很早,可是那个地方文明迟迟不能发生。近代欧洲人到那个地方,发现他们处在野蛮生存状态,根本没有开化,但他们却具有一种惊人的能力,他们居然能够捕捉夜晚在空中飞行的蝙蝠,而且是大规模捕捉,编网捕捉,这是当年欧洲欧亚文明人所做不到的。
  为什么?是因为新几内亚这些岛,太平洋岛屿,它没有高含蛋白质的食料,没有高含蛋白质的自然物种,可以培育他们那个地方主要产的东西,叫芋艿,它的蛋白含量太低,这逼迫着当地人必须找见肉源和蛋白质来源。于是他们虽然整体上没有开化,但他们却具有获得蛋白质来源的极高技能。


    我再举个例子,大家知道,稻米这个东西是中国长江流域南方人,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男性基因标号M122这一族人发明的。我们最早知道稻米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滩涣,距今7000年前中国南方人就已经培育。我们过去认为这是稻米最早的发生地,可是前些年中国考古学上有一个重大发现,在河南南部地区一个叫贾湖的地方,发现了一片原始考古遗址,居然找见8000年前的滩涣,它说明什么?说明大米这个作物最早仍然是黄河流域中原文明人开发的。


  可为什么他没有成为中原文明人的主食,而最终只在南方变成基本食源,是因为大米中的蛋白质含量太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大家要知道,我们培育的一般的粮食,他的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在11%以上。比如小麦,它的蛋白质含量占11%到14%,而人类要想在自己的食物中获得最基本的蛋白质供应,不能低于8%的含量。而大米的蛋白质含量仅有4%,这就导致如果单纯以大米作为食物来源,会严重发生蛋白质缺乏问题,从而导致严重的肝损害和脏器损害。于是黄河流域的人只好把最早开发的大米舍弃。那么为什么在江南大米能作为主食?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那个地方河湖交叉,是鱼米之乡,人们在吃大米的同时,能够一直不断地捕捉到肉食的鱼,从而补充蛋白质。于是大米在南方兴盛。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