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坛·我与学校共成长】爱在三十三年的每一天 英语教研组 刘红

发布于 2021-04-04 22:51

刘红老师

1988年我来到23中,至今已经33年了,转眼间到了退休的年龄。这期间我和23中学共同成长了33年,发展了33年,收获了33年。我在工作的同时,恋爱结婚,生儿育子,成家立业。23中使我变得更宽容,更理智,更成熟;让我懂得了很多人情世故,让我品尝到了兼顾一名教师和家庭主妇的酸甜苦辣, 更让我在教师岗位上体验到了自己工作和人生的价值。几十年来,学校经历了风风雨雨,现在正朝着国内优秀、现代化、示范性、开放式的寄宿制高中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和辉煌。我也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获得了家庭的幸福、工作的成绩、提高了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翻看过去的影集,感到自己的确老了,却浑然不觉,非常感慨。

老23中的正门

蓦然回首,入校时映入眼帘的是几棵参天的老树,一排古朴的欧式红砖碧瓦的四层小楼,内设三个年级的教学区和办公区。老师们按年级组坐在一个大办公室里。新学期周三例会周校长声音洪亮地宣布23中多年传承的8字校训:团结,勤奋,求实,谦逊。年轻的我备受鼓舞。老师们不知疲倦地工作,个个都是拼命三郎,我也不甘示弱。每年年终看到奖金里因成绩优异而多出的20元奖励,自己就会激动好一阵子。

记得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学生进行过情感交流;跟同事们一起教研座谈,常常为了一个问题而执着地查字典,翻阅书籍;经常披星戴月,伏案疾书;刻钢板手动印卷,经常手上脸上沾满了黑墨;那时,有师生新年联欢会包饺子,吃糖果,学生唱颂歌的快乐时光;也有为了提高学生成绩的焦虑、冥思苦想以及一闪即逝的惆怅。但所有的顾虑很快都被大家齐心协力的实干精神和自己内心的充实感所取代。经过共同的不懈努力,高考学校出了辽宁省的文理科状元,大家信心百倍。这期间,我的小家庭处于上升状态,经历了孩子入学,丈夫转业,自己获得了更高的学历,有了乔迁之喜。

23中迁校之初的梧桐大道

刘红老师在美国任教

当学校管理的接力棒传到储校长后,学校提出了“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校本教研活动与高科技手段电脑和白板教学交相辉映,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为我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呼啦啦的日子里,我也像一滴水,欢快地汇入了学校改革的浪潮中,越匆忙越快乐。一年又一年,校园里我喜爱的玉兰花,不争不攘,优雅绽放。不到百年的校史,二十三中的航船却载誉满满,我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从2004年开始,连续15年所撰写的系列教案连年获得全国论文、教案评比大赛一等奖,获得了29项国家级荣誉奖项,16个出版作品。获得13项资格认证。参加全国“十二五”和“十三五”重点课题,撰写的系列教学设计均被评为一等奖。我时常为自己能成为23中这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上的一片绿叶而感到自豪。

23中如今的梧桐大道

几十年的时间悄然即逝,而学校文化正蓬勃发展。我往日的工作热情和锐气,我的难忘的回忆和感受,以及我与学校共同成长的经历,已经被这33年含在嘴里,融化在我的教学生涯里。即将退休了,我欣喜地感到23中的明天会更好!23中的乐观,进取,拼搏的精神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里,渗透到我的骨子里,铭刻在我的心坎里。它将永远伴随着我。我也将带着满满的收获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23中如今的正门

供稿:办公室

编辑:成娟

责任编辑:张任飞

审核:张任飞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