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倒计时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每日一练(60)

发布于 2021-04-05 02:05

软考
一站式软考报考指南资讯,一站式软考复习平台,一站式免费智能真题库。
42篇原创内容

刷题利器-软考云题库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每日一练

1.某工程包括 A、B、C、D、E、F、G 七项工作,各工作的紧前工作、所需时间以及所需人数如下表所示(假设每个人均能承担各项工作)

该工程的工期应为(35)天。按此工期,整个工程最少需要(36)人。

A. 7
B. 8
C. 9
D. 10
2.完成某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单元A 所需的时间,乐观的估计需8 天,悲观的估计需38天,最可能的估计需20 天,按照 PERT 方法进行估算,项目的工期应该为(37),在26 天以后完成的概率大致为(38)。
A. 20
B. 21
C. 22
D. 23
3.完成某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单元A 所需的时间,乐观的估计需8 天,悲观的估计需38天,最可能的估计需20 天,按照 PERT 方法进行估算,项目的工期应该为(37),在26 天以后完成的概率大致为(38)。
A. 8.9%
B. 15.9%
C. 22.2%
D. 28.6%
4.以下关于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叙述中,(39)是不准确的。
A. 当前较常用的工作分解结构表示形式主要有分级的树型结构和列表
B. WBS 最低层次的工作单元是工作包,业内一般把 1 个人 1 周能干完的工作称为一个工作包
C. 创建WBS 的输入包括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管理计划、组织过程资产
D. 创建WBS 的输出包括 WBS 和 WBS 字典、范围基准、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
5.范围控制的目的是监控项目的状态,如“项目的工作范围状态和产品范围状态”,范围控制不涉及(40)。
A. 影响导致范围变更的因素
B. 确保所有被请求的变更按照项目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处理
C. 范围变更发生时管理实际的变更
D. 确定范围变更是否已经发生
6.以下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叙述,(41)是不正确的。
A. 技术可行性是从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评审和评价
B. 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从项目的投资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C. 可行性研究不涉及合同责任、知识产权等法律方面的可行性问题
D. 社会可行性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法律道德、民族宗教、社会稳定性等
7.某企业针对“新一代网络操作系统”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在论证的最初阶段,一般情况下不会涉及到(42)。
A. 调研了解新一代网络操作系统的市场需求
B. 分析论证是否具备相应的开发技术
C. 详细估计系统开发周期
D. 结合企业财务经济情况进行论证分析
8.某省级政府对一个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进行招标,2010 年3月1日发招标文件,定于2010年3月20日9点开标。在招投标过程中,(43)是恰当的。
A. 3月10日对招标文件内容做出了修改,3月20日9点开标
B. 3月20日9点因一家供应商未能到场,在征得其他投标人同意后,开标时间延后半个小时
C. 3月25日发布中标通知书,4月15日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D. 评标时考虑到支持地方企业发展,对省内企业要求系统集成二级资质,对省外企业要求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9.系统集成工程建设的沟通协调非常重要,有效沟通可以提升效率、降低内耗。以下关于沟通的叙述,(44)是错误的。
A. 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要把各方掌握的信息控制在各方内部
B. 系统集成商经过广泛的需求调查,有时会发现业主的需求之间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
C. 一般来说,参加获取需求讨论会的人数控制在5-7人是最好的
D. 如果系统集成商和客户就项目需求沟通不够,只是依据招标书的信息做出建议书,可能会导致项目计划不合理,因而造成项目的延期、成本超出、纠纷等问题
10.绩效报告的步骤包括收集并分发有关项目绩效的信息给项目干系人,这些步骤包括进度和状态报告、预测等。以下关于绩效报告的说法,(45)是错误的。
A. 状态报告介绍项目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所处的位置,要从达到的范围、时间和成本三项目标上讲明目前所处的状态
B. 进度报告介绍项目组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
C. 绩效报告通常需要提供有关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的信息
D. 状态报告除了需要列出基本的绩效指标,同时需要分析进度滞后(或提前)和成本超出(或结余)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2B3B4B5D6C7C8C9A10D

参考答案解析

1.某工程包括 A、B、C、D、E、F、G 七项工作,各工作的紧前工作、所需时间以及所需人数如下表所示(假设每个人均能承担各项工作)

该工程的工期应为(35)天。按此工期,整个工程最少需要(36)人。

A. 7
B. 8
C. 9
D. 10
参考答案: A (仅供参考,欢迎留言交流)
参考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可画出带时标的双代号网络图如下 可识别出关键路径为A—B—D—E-G工期为15天。调整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使得各路径上并行活动人数最少的方案如下图。故该工程的工期应为15天。按此工期,整个工程最少需要7人。

2.完成某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单元A 所需的时间,乐观的估计需8 天,悲观的估计需38天,最可能的估计需20 天,按照 PERT 方法进行估算,项目的工期应该为(37),在26 天以后完成的概率大致为(38)。
A. 20
B. 21
C. 22
D. 23
参考答案: B (仅供参考,欢迎留言交流)
参考答案解析:

期望工期=(8+4×20+38)/6=21 标准差=(38—8)/6=5 26天与21天之间为1个标准差(而非±1个标准差),16天到26天之间为±1个标准差,根据正态分布规律,故16天到26天之间完成的概率为68.26%,26天以后完成的概率=(1-68.26%)/2=15.87%。

3.完成某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单元A 所需的时间,乐观的估计需8 天,悲观的估计需38天,最可能的估计需20 天,按照 PERT 方法进行估算,项目的工期应该为(37),在26 天以后完成的概率大致为(38)。
A. 8.9%
B. 15.9%
C. 22.2%
D. 28.6%
参考答案: B (仅供参考,欢迎留言交流)
参考答案解析:

期望工期=(8+4×20+38)/6=21 标准差=(38—8)/6=5 26天与21天之间为1个标准差(而非±1个标准差),16天到26天之间为±1个标准差,根据正态分布规律,故16天到26天之间完成的概率为68.26%,26天以后完成的概率=(1-68.26%)/2=15.87%。

4.以下关于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叙述中,(39)是不准确的。
A. 当前较常用的工作分解结构表示形式主要有分级的树型结构和列表
B. WBS 最低层次的工作单元是工作包,业内一般把 1 个人 1 周能干完的工作称为一个工作包
C. 创建WBS 的输入包括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管理计划、组织过程资产
D. 创建WBS 的输出包括 WBS 和 WBS 字典、范围基准、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
参考答案: B (仅供参考,欢迎留言交流)
参考答案解析: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将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细分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部分。WBS最低层次的工作单元是工作包,可在此层次上对其成本和进度进行可靠的估算。工作包的详细程度随着项目规模和复杂度的不同而不同。信息系统工程的工作包分解粒度一般以8~80小时为原则。工作分解结构一般用图表形式表达,其形式是工作分解结构的具体表现,是实施项目、实现最终产品或服务所必须进行的全部活动的一张清单,也是进度计划、人员分配、预算计划的基础。当前较常用的工作分解结构表示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分级的树型结构类似于组织结构图。②表格形式类似于分级的图书目录。范围定义后,即可创建工作分解结构,前者的输出是后者的输入,包括项目范围说明书(详细)、项目管理计划、组织过程资产、已批准的变更请求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的输出为工作分解结构、WBS字典、范围基线、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变更申请。

5.范围控制的目的是监控项目的状态,如“项目的工作范围状态和产品范围状态”,范围控制不涉及(40)。
A. 影响导致范围变更的因素
B. 确保所有被请求的变更按照项目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处理
C. 范围变更发生时管理实际的变更
D. 确定范围变更是否已经发生
参考答案: D (仅供参考,欢迎留言交流)
参考答案解析:

范围控制涉及以下内容影响范围变更的因素,确保所有被请求的变更按照项目整体变更控制处理,范围变更发生时管理实际的变更。范围控制与其他控制过程完全结合。未控制的变更经常被看作范围溢出。变更应当被视作不可避免的,因此要颁布一些类型的变更控制过程。

6.以下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叙述,(41)是不正确的。
A. 技术可行性是从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评审和评价
B. 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从项目的投资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C. 可行性研究不涉及合同责任、知识产权等法律方面的可行性问题
D. 社会可行性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法律道德、民族宗教、社会稳定性等
参考答案: C (仅供参考,欢迎留言交流)
参考答案解析:

信息系统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从技术、经济、社会和人员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可能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证,最终确定整个项目是否可行。信息系统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以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分析等。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指在当前市场的技术、产品条件限制下,能否利用现在拥有的以及可能拥有的技术能力、产品功能、人力资源来实现项目的目标、功能、性能,能否在 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整个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整个项目的投资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包括支出 分析、收益分析、投资回报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等。信息系统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除了技术、经济和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外,还包括了诸如法律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也会涉及到合同责任、知识产权等法律方面的可行性问题。社会可行性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法律道德、民族宗教、社会稳定性等。

7.某企业针对“新一代网络操作系统”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在论证的最初阶段,一般情况下不会涉及到(42)。
A. 调研了解新一代网络操作系统的市场需求
B. 分析论证是否具备相应的开发技术
C. 详细估计系统开发周期
D. 结合企业财务经济情况进行论证分析
参考答案: C (仅供参考,欢迎留言交流)
参考答案解析:

根据试题(41)分析可知,信息系统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应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运行环境可行性、法律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方面的分析,同样也包括市场方面 的可行性研究。在论证的最初阶段,一般情况下不会涉及详细估计系统开发周期。

8.某省级政府对一个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进行招标,2010 年3月1日发招标文件,定于2010年3月20日9点开标。在招投标过程中,(43)是恰当的。
A. 3月10日对招标文件内容做出了修改,3月20日9点开标
B. 3月20日9点因一家供应商未能到场,在征得其他投标人同意后,开标时间延后半个小时
C. 3月25日发布中标通知书,4月15日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D. 评标时考虑到支持地方企业发展,对省内企业要求系统集成二级资质,对省外企业要求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参考答案: C (仅供参考,欢迎留言交流)
参考答案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四条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点应当为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第三十九条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者说明,但是澄清或者说明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第四十条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设有标底的,应当参考标底。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第四十六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9.系统集成工程建设的沟通协调非常重要,有效沟通可以提升效率、降低内耗。以下关于沟通的叙述,(44)是错误的。
A. 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要把各方掌握的信息控制在各方内部
B. 系统集成商经过广泛的需求调查,有时会发现业主的需求之间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
C. 一般来说,参加获取需求讨论会的人数控制在5-7人是最好的
D. 如果系统集成商和客户就项目需求沟通不够,只是依据招标书的信息做出建议书,可能会导致项目计划不合理,因而造成项目的延期、成本超出、纠纷等问题
参考答案: A (仅供参考,欢迎留言交流)
参考答案解析:

本题的主要考查点在于项目需求沟通。系统集成项目需求分析一般都要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在立项初期,对项目需求的粗略沟通和确定,二是在项目启动阶段,为了制定明确的项目进度、成本等计划,对项目需求进行更加细化的分析。明确、详细的项目需求是项目成功的基础,系统集成项目中不成功的案例往往是由于系统集成商和客户就项目需求沟通得不够。以招标项目为例,招标书中会写出客户的系统建设需求。但这些需求往往存在问题 需求是客户的业务需求,使用的业务语言,需要翻译成真正的项目需求;客户的业务模式没有明确,提出的系统建设需求针对单纯的一个点,系统需要的信息输入输出不畅, 未来将会极大影响系统的效率;客户表达不清晰,客户“脑中”的实际需求和表达到“纸面”的需求不一致等等。因此,如果系统集成商只是依据招标书的信息做出建议书、时间、成本等承诺,可能会导致项目计划不合理,因而造成项目的延期、成本超出、纠纷等问题。与单个客户或潜在的用户组一起座谈,对业务软件包或信息管理系统(MIS)的应用来说是一种传统的需求来源。获取需求讨论会的人数大致控制在5~7人是最好的。这些人包括客户、系统设计者、开发者和可视化设计者等主要工程角色。在信息系统项目中,为了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效果,需要把握如下一些基本原则沟通内外有别、非正式的沟通有助于关系的融洽、采用对方能接受的沟通风格、沟通的升级原则、扫除沟通的障碍。其中沟通内外有别指的是团队同一性和纪律性是对项目团队的基本要求。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对外意见要一致,一个团队要用一种声音说话。在客户面前出现项目组人员表现出对项目信心不足、意见不统一、争吵等都是比较忌讳的情况。沟通内外有别的原则并不是“要把各方掌握的信息控制在各方内部”。

10.绩效报告的步骤包括收集并分发有关项目绩效的信息给项目干系人,这些步骤包括进度和状态报告、预测等。以下关于绩效报告的说法,(45)是错误的。
A. 状态报告介绍项目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所处的位置,要从达到的范围、时间和成本三项目标上讲明目前所处的状态
B. 进度报告介绍项目组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
C. 绩效报告通常需要提供有关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的信息
D. 状态报告除了需要列出基本的绩效指标,同时需要分析进度滞后(或提前)和成本超出(或结余)的原因
参考答案: D (仅供参考,欢迎留言交流)
参考答案解析:

绩效报告(Performance Reporting)是一个收集并发布项目绩效信息的动态过程,包括状态报告、进展报告和项目预测。项目干系人通过审查项目绩效报告,可以随时掌握项目的最新动态和进展,分析项目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项目进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和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即绩效报告通常需要提供有关范围、进度、 成本和质量的信息。①状况报告(StatusReports)描述项目在某一特定时间点所处的项目阶段。状况报告是从达到范围、时间和成本三项目标上表明项目所处的状态。②进展报告(Progress Reports)描述项目团队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工作完成情况。信息系统项目中,一般分为周进展报告和月进展报告。项目经理根据项目团队各成员提交的周报或月报提取工作绩效信息,完成统一的项目进展报告。③项目预测(Project Forcasting)在历史资料和数据基础上,预测项目的将来状况与进展。根据当前项目的进展情况,预计完成项目还要多长时问,还要花费多少成本。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