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3月时评汇编: 标题好/素材新/金句多...快摘抄
发布于 2021-04-05 06:38
1
引人注目的“三星堆上新”考古过程
宋豪新 2021-03-30
方舱、防护服、载人工作平台……若在过去,很难把这些器具同考古联系在一起。在三星堆祭祀区发掘现场,一个密封的考古发掘舱内,考古人员身穿防护服有条不紊操纵机械平台进行文物发掘。面对着2000平方米的考古工作平台,不少记者现场感叹,这里不像印象中的考古工地,而像实验室一样充满科技感。
1986年,三星堆遗址1号坑与2号坑完成抢救性发掘,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考古工作者很快对遗址实行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如今三星堆祭祀区重启发掘更为引人注目: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层层审批完善,各种高科技设备充实从发掘到研究环节,全国34家科研单位集体攻关……这表明,全新技术支持下的新时代考古,不仅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考古发掘对于遗迹现场的影响,也为进一步研究留存了更大空间。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精美牙雕残件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在社会上掀起了新一波“考古热”“文保热”。从陆续出土的精美文物看,三星堆遗址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昭告世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的属性。以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为带动,做好三星堆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汲取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给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包含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在内的古蜀文化遗址,很早就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据悉,三星堆保护规划以及编写申遗文本的相关工作已经展开。展望全国,北京长城抢险加固项目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保持长城景观原貌,西安地铁建设因文物保护需要而深挖和绕行,杭州良渚遗址文物保护核心区开展居民搬迁、重现水美草丰风貌……各地探索着各具特色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发展新模式,绘就出一幅历史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崭新画卷。
看历史是为了看未来,研究历史是为了开拓未来。做好新时代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一定能为强国征程贡献更为深厚的文化自信和蓬勃动力。
(图源:人民日报)
2
对H&M等国际品牌,最强的回应是超越
沈慎 2021-03-26
因跟风操弄新疆议题一事,服装集团H&M遭到中国网民抵制,不仅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受到影响,更牵连出耐克、阿迪达斯等一众国际品牌。到目前为止,一些国际品牌仍然没有道歉、改正的意思,试图默不作声、蒙混过关。对于这些吃饭砸锅的企业,中国人的态度一向爱憎分明,绝不容忍一边赚中国人的钱、一边伤害中国人感情的事情。
然而,也有一些人担心,购物车里没有了这些大品牌,会不会让穿衣打扮变得无所适从?被抵制的国际品牌有没有可替代品?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许多网友喊出了“国产品牌当自强”的口号。这样的呼声,既是适应当前市场洗牌和产业链调整、敦促国外品牌尊重中国市场的迫切需要,也是公众对国产品牌抓住难得机遇、实现弯道超车的殷切期待。
事实上,中国现代服装行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从“三来一补”为外国企业代工,到走自主品牌道路,已经取得了不俗成绩。在休闲运动领域,一些优秀国产品牌在质量上甚至设计上,已能与这些所谓国际“大牌”相媲美,也占据了不小市场份额。正因如此,担心这些国外品牌被替代后“无衣可穿”,大可不必。中国市场足够庞大、我们拥有完整稳定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生产能力,中国企业的成长性足够强,这是反击外国企业操弄新疆议题的底气所在。
但不可否认,当前国产服装行业在品牌认可度上与外国企业还有一些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一些国际品牌经过上百年的时间沉淀、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口碑和信誉,他们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给本土品牌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国产品牌在样式设计、形象维护、影响辐射等方面下的功夫不足、投入不够。告别低价竞争、相互抄袭、“傍名牌”等小伎俩,注重提升设计内涵、提高技术含量、优化售后服务等大韬略,“国产品牌自强超越”才能照进现实,更好回应90后、00后年轻人的期待。
由此来看,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抵制,关键要靠相关企业下大气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服装企业而言,满足于代工只能赚点辛苦钱,努力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向产品“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力,才能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对于国产品牌而言,当务之急是要真正把产品质量搞上去、把品牌吸引力提升起来,在设计、研发和创新上加大投入,靠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加时尚的设计、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构筑起国产品牌的“护城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知耻而后勇,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国产品牌崛起可期。
3
“漫画腰”挑战惹争议:硬凹的造型再美,难受的只是自己
张顿 2021-03-25
所谓“漫画腰”挑战,指的是模仿一副漫画中的动作,将大腿放置在椅子上,上半身趴在地面上,腰腹贴着椅子腿,整个身体呈现出倒Z字型。一些明星和网红的参与,又给热度添了一把火。效仿者有之,认为这是“曼妙身材”的一种体现,不仅可以彰显身体的曲线和柔韧性,而且可以突出腰部的纤细;反对者也不少,有科普平台指出这种姿势会导致腰椎过伸,容易引起肌肉拉伤,从长远看会增加腰椎退变的风险。
按理说,秀身材没有错,提醒安全和推崇健康更没有错。问题的关键,在于背后的观念和延展的效应。此前,不少所谓的身材挑战,乍一看很美,但仔细一想却并不合适。视觉背后蕴含着极端化的身材审美,让身材焦虑愈演愈烈;将身材与成功挂钩的话语,让不少人跌入过度减肥、饮食紊乱的陷阱。从长远来看,倘若眼花缭乱的挑战,贩卖的是对社会审美的误读、对生活方式的绑架、对社会焦虑的放大,那么这样的“成功”不啻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失败”。
事实上,除了身材挑战之外,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网络挑战。比如手指舞挑战、踢瓶盖挑战,等等。客观来说,网络挑战天生带有“互联网”的基因,有着一定的趣味性、奇观性,可以通过无远弗届的网络迅速扩散,并在明星网红的参与下持续升温。尤其是在视觉刺激、社交互动、音乐感染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演变成一种“潮流”。由此而言,表面上看网络挑战只是一场游戏,但本质上是一场公共场域的互动、舆论领域的传播、公众讨论的话题,背后理应都有价值观导向的考量。
评价一个网络挑战好不好,不是看动作潮不潮、身材妙不妙,最关键的是看有没有营养、是不是合适。当浊气多于正气,形式大于内容,噱头多于实际,更要擦亮眼睛,加以甄别。要知道,硬凹的造型再美,取悦的是别人,难受的是自己。多一些内涵的挖掘,少一些无谓的跟风,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在你影响下加入的每一个人负责。
4
彩礼贷,墓地贷,7万硕士送外卖?“贩卖焦虑”是病,得治
燕陆 2021-03-23
最近,以“全国7万硕士在送外卖”为主题的自媒体产品,引发热议。除了刺眼的立意,由此引致人们关于“学历价值”的讨论,更是焦点。
先看事实。据调查,相关内容要么以偏概全,要么东拼西凑,站不住脚。比如,一份关于外卖骑手的报告显示,兼职骑手“有1%是研究生及以上”,而报告提到,这些大学生兼职骑手的主要动因是“体验生活”。另有数据显示中国有700万外卖小哥,有人就按照“1%”等比例放大,渲染成了“全国7万硕士在送外卖”。缺乏事实依据,故意夸大演绎,谬以千里,形成舆论误导,令人大跌眼镜。
再看舆论。此事一出后,不少人误听误信,纷纷讨论学历的实用性问题。甚至有人产生了不小的“学历焦虑”和“人生焦虑”,以至于忧虑“到底我们辜负了文凭,还是文凭辜负了我们”。包容地看,外卖小哥是新职业之一,新职业群体欢迎任何有能力、有意愿的从业者;长远地看,新职业要完善,新业态要发展,离不开高学历人才,需要知识型队伍。焦虑,大可不必。
“贩卖焦虑”,本质上是把情绪极端化,进而商品化。从传播角度看,这些做法都有一个清晰链条:极端案例一般化、复杂因果片面化、现实问题扩大化,瞄准大多数人情绪点,大肆造势。博了眼球、传递情绪、贩卖产品、收割流量,从炮制焦虑到“完成交易”,一个带有产业性质的链条,环环相扣,躲之不及。面对“焦虑市场”,更多获取信息与知识,更大程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谨防在“焦虑链”上被套路的关键。
有人说,“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事实”。从心理学意义上看,情绪共鸣正中“贩卖焦虑”的下怀。作为正常情绪,焦虑不一定天然就是负能量,有时还会起到督促反思促进作用。然而一旦被利用,营销号的节奏、成功与否的定义、“毒鸡汤”的误导,很容易让人在理智上迷失。能否把握好成长节奏感,是个人对抗“焦虑市场”的重要一环。面对“别人眼中的成功”VS“自己认定的前途”选择题,当然是“你的节奏,你做主”,切莫陷入他人语境。有网友说得好,焦虑不值钱,贩不出去,还留着干什么,赶紧扔掉。即便焦虑感袭来,我们需要理性认识之后,不是说“yes,but!”,而是想 “yes,and?”
拒绝“贩卖焦虑”,要努力破解“贩卖焦虑”。一方面从我做起,尊重真实、尊重差异,开放视野、开放胸怀,在自律中奔向自由。另一方面从外改起,全社会加强信息流疏导,言论有边界、平台有责任、法律有“牙齿”,让虚假、夸大、浑浊的信息失去“市场”。正如一首歌所唱,“长长的旅途布满寂寞,黯淡的云端深藏灿烂的日子”。跨过纷扰,越过障碍,“点到为止”的情绪表达会引人远行,那里或许有更美好的事在发生。
5
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李浩燃 2021-03-22
“拔掉穷根把花栽,美得哟,沙漠变花海……”前不久,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热播,故事取材于福建与宁夏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实践。如同荧屏所呈现的那般,宁夏闽宁镇已由昔日“干沙滩”,蝶变成今日“金沙滩”。
闽宁镇的“沧海桑田”,正是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的一个生动缩影。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赞叹:“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岁月为证,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青山不老,换了人间。在四川大凉山,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阿土列尔村村民走下新修的2556级钢梯,搬进了漂亮的新房子;在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族有了公路、通了隧道、住进安居房,实现整族脱贫、“一跃千年”;在西北塬上乡村,依靠云计算管控,“活”的水网不断延伸,农民不再担忧“十种九不收,麻雀渴得喝柴油”……历经脱贫攻坚战,曾经贫瘠的一方方土地,旧貌换新颜,色彩更斑斓。观察卫星图像,8年来,广袤大地上的绿色在增长,道路在延伸,产业在发展,乡村在变迁。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从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中,我们看见“人”的力量。“新愚公”李保国,35年扎根太行山,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燃灯校长”张桂梅,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把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他们千方百计“拔穷根”,付出真情,带来感动,唤起“同心干”的心劲儿。也正因如此,在反贫困的史诗画卷中,亿万中国人都堪称“编外”扶贫干部。无数滴汗水,凝结成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数字;一双双手臂,托举起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从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中,我们读懂百年大党的初心。云贵川交界处,有个远近闻名的“鸡鸣三省村”,村民申昭时在通户路路口处竖起一块石碑:“感谢共产党”。这是普通群众发自内心的表达。8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用行动践行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矢志消灭贫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可谓扶贫的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人以超常的坚毅和非凡的实绩证明,就是要同贫困作坚决斗争,就是要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在建的川藏铁路穿越崇山峻岭,5G信号加速覆盖广阔城乡……今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神州大地舒展着更新更美的图画,跃动着蓬勃生机与活力。脱贫的乡亲们盘算着更红火的日子,阔步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享国家发展的荣光。奋进新征程,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接续奋斗,我们就没有什么险峰不能攀登,没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6
网上找人用“玄学”算一卦?他懂的未必有你多
杨翘楚 2021-03-19
有生意人在网上做占卜月入6位数,有“星象”“命理”公司获得资本的百万级投资,更有调查显示,4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不排斥所谓的“玄学”。
网络用语中的“玄学”,可谓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从打着文化传承招牌的易数、打卦,到听上去洋气新潮的星盘、塔罗,再到小时候就在路边看到过的测字、看相,花样百出、洋洋大观。围绕不同“流派”,“玄学”衍生出不同的盈利模式。有的“业态传统”,转账200元拍一张自己的手相、报上自己的生日,大师便可以为你隔空推演;有的中规中矩,用趣味漫画、“深度分析”等形式,收获网络流量,再据此推出周边,卖人偶、转运珠,玩起文化公司的套路;还有的剑走偏锋,自立门户、发展下线,甚至衍生出在违法边缘试探的灰色生意。
应当承认,相信非理性的“玄学”,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人天然有着认知闭合的需求,对遇到的桩桩件件都希望有一个稳定、有效的解释框架,当遇到一些复杂、随机或无法回答的现象时,一套玄而又玄的解释或许看上去就像是“众妙之门”。除此之外,心理暗示也是“玄学”能够获得粉丝青睐的重要原因,“讨个口彩”“图个吉利”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占卜师的论断、有寓意的饰品,能够成就“自我实现的寓言”,为你提供一定的抚慰力量。而这,或许正是“玄学”广泛存在的原因。
有人质疑:不少年轻人对老人抽签、算命那一套嗤之以鼻,为何自己转头就在占卜UP主视频里抽塔罗牌?从需求侧看,爱情、个人发展的话题,尤其困扰着不少年轻人。当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扑面袭来,烦恼一时难以消解,以有限成本换取“神秘意见”就成为一种选择。毕竟,万一算对了呢!从供给端来说,“玄学”也瞄准市场需求,开辟新的战场。从占卜“爱豆”运势,到帮助分手情侣复合,他们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打中了不少年轻人的痛点。
必须指出的是,所谓“玄学”其实一直游走在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边缘。有媒体曝出,所谓“开光法器”不过是批量加工的廉价品;有网友爆料,所谓星盘大师不过是自学出道的昨日票友。“玄学”姓“玄”,道出了它“愿者上钩”、“不信者恒不信”的现实,缺乏固定标准、涉嫌封建迷信、有违公平交易等现象并不鲜见。对于这些不良现象,治理与监管该出手了。
当然,绝大多数人对“玄学”的“不排斥”止步于付之一笑、聊备一格。但当我们选择把希望寄托于不可知界时,不妨先让“玄学”过一过科学的“照妖镜”。当你选择占卜,抽屉原理告诉你:已有的算命结果不足以描述各不相同的人生;当你认为结果超准,巴纳姆效应告诉你:人们倾向于将一些模棱两可的性格描述对号入座;当你认为戴上红绳真的转运了,安慰剂效应告诉你:即便境况没改善,你的坚信会使痛苦有所缓解……
在命运面前,个体的确难以时时处处处于“确定”之中。但必须指出的是,真理的力量来自于实践更作用于实践,求神拜佛本不可取,仙山蓬莱更微茫难求。掌握客观规律,相信科学与逻辑,在奋斗中开辟生活的天地,才是每个人真正值得珍惜的“命理”。
7
摸鱼与偷懒,隔了一道墙
张顿 2021-03-16
近日,“如何评价清华大学《摸鱼学导论》这门课程”的话题引发热议。经证实,这并非学校官方正式开设的课程,而是一名大一新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开设的。没想到,课程一发布就迅速吸引上千人选课,甚至引起网友围观。
摸鱼取自成语“浑水摸鱼”,通常指在做正事的时候偷懒或分心。听课时滑手机,爬格子时走神,都可以看作是摸鱼行为。在公众的认知中,“摸鱼”一词有三心二意、敷衍了事的贬义色彩,意味着没有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哪怕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提起这个话题往往也只是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难登大雅之堂。那么,为何摸鱼能“堂而皇之”地晋升为一门课程呢?
需要澄清的是,课程简介将“提升同学们的幸福感”作为课程目的,课程作业是分享一个调适压力的方法。在课程发起人的使用语境里,摸鱼已成为纾解压力、调节心态的代名词。有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大多数人难以长时间高强度地保持专注工作。生活中同样如此,如果总是处于忙碌状态,精神难以放松、身体也难以适应。所以,如果我们将摸鱼视作忙里偷闲的代名词,它不仅是生理上喘口气、抬抬头的必然,也是在精神上保持健全的需要。正如积极心理学提出,高度专注的做事才不会感觉疲惫,专心致志地沉浸其中才能达到“心流”的效果。所以摸鱼不是终点,而是以更饱满的精神奔赴下一次忙碌的起点。
“摸鱼学”之所以能从校园话题成功“破圈”并触发更多人的集体情绪,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于,忙碌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常态。学生考试升学的紧张,白领忙碌繁琐的工作,常常让人在高度紧张的重压中喘不过气,在高密度的空间中错不开身。当计划老是赶不上变化,休息常常占满杂务,摸鱼就成了放空自我的一种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为何参与话题的讨论者往往对“摸鱼”津津乐道,却对“偷懒”讳莫如深。
从校园到职场,在这场关于摸鱼的讨论中,不乏有人倾诉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压力,有人吐槽压抑的工作环境、低效的工作效率和“畸形加班文化”等隐性规则。网友一本正经交流摸鱼捷径,往往也包含着一种自我开导的自嘲、自我解闷的幽默。的确,从强制加班到文山会海,不健康的工作氛围是对身体状态和精神活力的消磨。固然,工作摸鱼不值得提倡,但在求全责备之前,也不妨重视摸鱼背后的正当诉求,并加以回应和疏导。更加尊重个人感受,更加注重整体效率,当忙碌与休息如钢琴黑白键一样穿插起来,工作才能奏出美妙的和弦。
没有一粒种子能在消极怠工中长大。大家热议摸鱼,正如网友所说,奋力抵抗的是不健康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方式,而不是为了消解努力与奋斗的意义。无视规章制度、损害他人利益的偷懒,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值得鼓励。即便在私人生活的空间里,“摸鱼”也应秉持张弛有度之法。毕竟,闲适因为忙碌才获得意义。如果摸鱼成为常态,放松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划水占据人生,幸福就会失去方向。从这个意义看,这门未必严谨的《摸鱼学导论》,并不只是戏谑与幽默,也饱含着值得反思的余韵。
8
生活,该不该有点“边界感”?
周珊珊 2021-03-01
买东西剪头发却要被强行聊天、不分时间早晚就给你拨视频电话、不征询同意就摆弄甚至拿走你的东西、明明不熟却百般追问你工资几何、体重多少、为啥还不结婚……当你面对这些情况时,会有不适感吗?
在物理学意义上的边界举目皆是:学校、小区常常有围墙、不同类型的车在马路上通行有车道线,排队时也能看到一米线标注……一条触手可及的界线,明确标识了各自的领域。但是,今天我们聊的所谓“边界感”,更多是一种无形的边界。比如感官的边界,公共场合公放音乐、视频合不合适?再如个人隐私的边界,餐厅包厢里装摄像头的做法违不违规?还有角色的边界,纵然关系亲密,父母与子女之间、伴侣之间、朋友之间该不该有把尺子?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了边界感。
要看到,现代社会生活中愈加明显的边界感,本质上来自于愈加清晰的空间感。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个人空间,习惯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甚至有人类学家发展出空间关系学,并在研究中道明了4种人际关系边界及其具体数值:亲密距离约为0至45厘米,个人距离为45厘米到1.2米,而社交距离分别为1.2-3.65米和3.65米以上。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小,边界与边界的间隙却被更多地放大。当互联网让地球成为了“村”,边界感的保持反而日益成为一个问题。
事实上,所谓边界感,并不是现代社会的特有产物。千百年来,“君子之交淡如水”“远而不疏,近而不狎”等古语,也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人际边界感的思考和探索。当然,对边界感的需求可以理解,但过度敏感其实大可不必。有人将边界视为社交的蜜糖,也有人觉得这是感情的冰冷。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用好边界感、建立好合理的人际边界。有研究个体心理学的专家提出了一个观点:“课题分离”。他强调每个人在社交关系中的有限责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课题,既不能随意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随便让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别过度、宜自律、巧沟通,通过合作共同建立起良好的公共生活。
或许,也要从另一个方面理解边界感。从陌生到熟悉,从抗拒到接受,边界感的林立和消融,也是当今人与人关系如何和谐融洽的一个难点。步履匆匆的你,埋头苦学的你,加班加点的你……在追求个人小世界喜怒哀乐的同时,也要留心周围大世界的稻香蛙鸣。毕竟,一个圆只能孤芳自赏,两个圆甚至更多的圆,才会产生包含外离、相切、相交的位置关系,才能创造丰富多彩的众多可能。这是数学的魅力,也是这个世界的魅力。
声明 本文由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高中学习平台(ID:gzxuexiziliao)、高中生家长群(ID:xxggjzq)综合整理自试题调研、人民日报评论(ID:rmrbpl)!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