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高度保密到一张废纸都不能留!
发布于 2021-04-06 11:24
周令钊,1919年生,1948年应徐悲鸿先生聘请任教北平国立艺专。
在他八十多年的美术生涯中,代表作有:
新中国的第一张海报《复活》,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五一游行队伍的美术设计;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设计,为国徽、团徽设计;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设计《韶山》湘绣画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历史油画《五四运动》。民族宫建筑艺术设计等。参加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总体设计并获多项荣誉。
今天让我们聆听这位年近百岁的国家巨匠,讲述自己与人民币背后的故事。
1950年的一天,中国人民银行的两位领导敲开了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罗工柳的家门。
他们告诉罗工柳,中央决定要设计新的人民币,请他参加,但是要严格保密。罗工柳很快就答应了,并向他们推荐了国徽的设计者周令钊。
当时的周令钊是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青年教师,早在一年前,他就为开国大典绘制了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像。
这位擅长图案设计的青年才子接到任务后,很快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设计人民币是非常保密的事情。
接到任务后,周令钊瞒着夫人陈若菊,住进了北京印钞厂,专心设计。
“这个任务非常保密,家里人也不知道我画钞票去了。好在我爱人根本就不问。”回忆起当年接到任务后的情景,接近百岁高龄的周老先生依然神采奕奕。
周令钊回忆说,“设计过程非常保密,哪怕是一个小的纸角,都要交公,交到保卫部门,他们都会登记好。在设计过程中不能有一张废纸,所以打草稿的时候要尽量在一张纸上多画点,画足它。”
为了使设计出的图案更加逼真,周令钊多次跑到故宫、颐和园去临摹古石雕、石刻和铜器上的花纹和图案,先后画满了十多个速写本。
此外,他还专门研究了云冈、敦煌石窟的图案,来丰富自己的设计思路。
第二套人民币从1分到10元11种币样,正反22面中的装饰纹样,周令钊都要一个个画出来,而且要画成与真钞同样大小的效果图。当第二套人民币设计完成时,周令钊的眼睛都累坏了。
“每套人民币的主题都不一样。比如说第二套的形式就是革命历史,这里面包括延安、天安门的形象,这样一来,我们的钞票一看就是中国的。”
对于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中央的要求就是要具有中国特色。
为了设计钞票上的图案,周令钊和他的同事跑遍了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比如延安的宝塔山、龙源口石桥、天安门,这些钞票上的风景基本上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
在设计过程中,周令钊用的最多的是一种出现于唐代的“唐草”纹样,各种面额的纹样都是用的这种“唐草”。
另外,故宫的窗棂被他用到了2元人民币的背面景框里,而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飘带则成为了3元人民币背面的边框。
富有创意地是,他把面额数字用圆圆的纹样围了起来,外形看起来就像是中国传统的灯笼,使得每一种币样都洋溢着浓厚的中国民族气息。
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迫于我国的印制条件和能力的限制,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5元、10元三种大面额钞票不得不委托由苏联代印。
“当年,我们一行人拿着整个设计出来的钞票到了莫斯科。他们的财政部长一看到我们整套的设计,就觉得很好,表示这个钞票一看就是中国的。那个时候我们保密工作做的很好,而他们的保密比我们还要厉害。”
回忆这一段经历,周令钊记忆犹新,“你帮我们印钞票,我就到你们车间去看一看,到设计室去看一看,要是不合适的话,我们还可以修改,但是他们不允许。我们进不去,他们也出不来,这样一来,他们做出来的跟我们设计的差了好大的距离,最后导致我们不满意他们也印完了。”
“直到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了,北京的苏联专家都撤回去了。可是我们钞票的原版留在他们那里。这可比印假钞要厉害多了。所以,苏三币在市面上流传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来就给坚决销毁了。”
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巨匠以严谨、创新、勤劳、忠诚等崇高品质奠定了人民币在世界钱币的艺术地位,为未来人民币良好,健全的体系打下了巩固的基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