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田氏(田姓)的始祖

发布于 2021-04-06 19:37

田氏历史文化馆
学习田氏历史,汇集田氏族人;继承田氏文化,弘扬紫荆精神。感谢各位宗亲,让我们共同为寻根问祖、理清世系而努力。紫荆后人,生生不息!
4篇原创内容


文/紫荆馆主

田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时期陈国的公子陈完,后世改称田完。得姓始祖和姓氏始祖不一样,因此田氏的始祖仍旧可以继续往上追溯,可以一直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通常这个过程就叫做“寻根问祖”。

田氏原本为陈氏,而田氏和陈氏都是妫(gui)姓,称为妫姓田氏和妫姓陈氏,而妫姓则是源于有虞氏。

在从前,有虞氏的后代分为两个姓,一个是姚姓,一个是妫姓。在《古今姓氏书辩证》和《通志 氏族略》记载说:

虞有两姓,曰妫曰姚,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上古时期的有虞氏有两个姓,分别是姚姓和妫姓,在姚墟这个地方生长居住的人就姓姚,称为姚姓有虞氏;在妫水河畔生长居住的人就姓妫,称为妫姓有虞氏。

田氏始祖田完(陈完)是陈胡公妫满的第十世孙(第12代)。妫满亦为妫姓有虞氏,因此妫满除了被称为陈胡公、陈满、陈胡公满等之外,还被称作虞胡公,这里的“虞”,就是有虞氏的意思。(“胡公”是妫满的谥号。
妫满是舜帝的第四十一世孙(第43代)。舜帝,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墟,因此姓姚,称为姚姓有虞氏。当舜帝还是一个平民百姓的时候,就很有德行和威望,那时的部落首领尧帝十分欣赏舜帝的才华和品德。于是尧帝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帝为妻,当做是进一步考验舜的人品,并让他们夫妻居住在妫水河畔。
后来,舜帝就加以妫姓,其后代部分也就以妫为姓,称为妫姓有虞氏,而舜帝就是妫姓的得姓始祖。妫姓是上古的八大姓氏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姚姓、姜姓、姬姓、姒(si)姓、嬴姓、姞(ji)姓、妘姓。
舜帝是黄帝的第八世孙(第10代)。黄帝,上古华夏族部落联盟首领,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祖。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姓姬,居住在轩辕之丘,所以号称轩辕氏。至此,我们终于找到了我们最终的始祖。便是轩辕黄帝,所以说中华民族号称是炎黄子孙,就是从这里来的。

关于从轩辕黄帝到舜帝,再到妫满的世系传承,根据不同的文献记载有两个不同的版本。根据《舜重华世系》[第26代]记载的世系如下:

01黃帝—02昌意—03颛顼—04虞幕—05穷蝉—06敬康—07句望—08桥牛—09瞽叟—10虞舜—11商均—12虞夏—13仲华—14太玄—15叔容—16隐翼—17端明—18景旭定—19勾较—20禹纳—21巫冠—22德懿—23感亨—24余念—25平仲—26遏父—27胡公满。

根据池阳《陈氏宗谱》(第43代)和《永济旅游网-舜裔姓说》记载的世系如下:
01黃帝—02昌意—03颛顼—04虞幕—05穷蝉—06敬康—07句望—08桥牛—09瞽叟—10虞舜—11商均—12虞夏—13强余—14颉 熊—15思 汶—16友—17龙—18寿—19叔仪—20康仲—21祖妫—22发 期—23妫方—24振—25维—26寿固—27敖—28元捷—29偃—30姑益—31公允—32蔺—33顼叔—34野—35无—36胜—37叔正—38献子—39亚寿—40原寿—41梦延—42遏父—43妫满(胡公满)。

相较之下,通过各方资料文献对比,加之时代久远,个人觉得第二个版本可信度较高一些。而从妫满到陈完的世系则如下:
01妫满—02陈皋羊(陈申公)—03陈突(陈孝公)—04陈围戎(陈慎公)—05陈宁(陈幽公)—06陈孝(陈厘公)—07陈灵(陈武公)—08陈燮(陈平公)—09陈圉(陈文公)—10陈鲍(陈桓公)—11陈跃(陈厉公)—12陈完(后改名田完,谥号敬仲)。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终于搞清楚了了田姓姓氏的来历以及历史,总得来说我们田氏族人都是炎黄的子孙,舜帝是妫姓的得姓始祖,因为舜帝的后代居住在妫水河;而我们田氏的得姓始祖是田完(陈完)。

记得我们田氏族人的香火牌位上有一句诗叫做:
肇基妫水渊源远,祖德流芳世泽长
“肇基”是建立根基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
我们的田氏祖先是从妫水河畔这个地方建立了田氏的根基,也就是说所有田氏族人的根基都在妫水这个地方。如今田氏以及妫姓的后代,分布在全世界,但是希望诸位田氏宗亲千万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祖先是“妫水”这个地方诞生的。

大概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不忘初心”!
愿紫荆盛开,万世传芳!田氏族人,生生不息!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宗亲群!


:honggujiufang,添加请备注来源。

写留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