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七层境界——从小米新LOGO说起
发布于 2021-04-07 09:19
最近小米发布了的新LOGO,原研哉大师操刀,一时间争议无数。
从我最近在思考的设计问题来看,这件事其实很有代表性。
不只是logo设计或者平面设计界,包括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乃至整个设计界和艺术界,都有这个问题,也就是如何评价此类非实用功能、非客观技术性的设计作品。
所以我想系统的说一下我因此想到的关于设计的标准、目的和依据的问题,包括其定价。这个问题很深刻,值得和广大从业者和消费者进行探讨。
首先,对设计作品的评价,既然是设计而不是纯艺术,那么,虽然包括很多个人化的审美观标准,但总体来说,对于社会主流认知逻辑和审美观以及各行业产业链的实际影响,是有较为明确的标准和观点的,并非完全主观、随心所欲的。
这也是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
然后,先说大概结论:从设计最终的实际效果来说,我个人认为,对设计的评价可分为七层,设计价值和水准依次提升:
第一层:可测量
第二层:可感知,但没有审美效果
第三层:有设计/审美效果,但效果不明确
第四层:有审美效果,但评价见仁见智
第五层:基于生理基因的强规律性美学
第六层,契合/引领整个社会/行业的主流审美
第七层:依据数理逻辑或客观规律,无可违背的大设计
原大师本次的这个logo设计,则可分为两部分,位于两个不同的层次。
单说设计本身的水平,大概可以归结于第四层。
但如果讨论本次设计和之前旧logo的差别,则归于第三层。
也就是说,水平很专业,口味见仁见智,但改进的效果不明确。
以下说说我个人认为的,一般情况下对设计/艺术的常规评价标准,供大家参考。
第一层:可测量
一个设计的成果,首先需要是可以测量的。这是和没有设计或者原设计相比。
比如,某个新款手机CPU,如果其性能提升根本测不出来,没有仪器可以测得,无法在测评中产生差异,那就是没有意义。对于人类来说,连仪器都不能测量的差异,即使存在,也是没有意义的。当然,随着测量技术的提升,可测量的情况会发生变化,这是另一个问题。
可测量,这里的完整含义是:仅仅可测量,没有可感知的变化/改进。
换成人话就是,设计起码得有。
别拿个根本不存在设计的设计讲玄学,此山是山又不是山,这种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本层级就是针对这种玄学设计而言,有不少实验艺术和行为艺术,即在此类。
第二层:可感知,但没有审美效果
不是任何可测量(或者说确实存在)的设计的效果都是可感知的。
对于以感官为标准的设计来说,可感知其效果的设计才是有可能有意义的。
比如说视觉上的色彩,某图标设计采用了“五彩斑斓的黑”, 那么这种非纯黑,即使亮度确有千分之一的差异并可显示可测量,但普通人眼只能分辨百分之一的亮度差(只是打个比方),那么这种设计就是不可感知的,也因此无意义。
同理,对于曲线设计的精度,如果在给定距离上,识别其曲线曲率的分辨率要求超过人眼分辨率,那么也是没有意义的。有些图标设计标榜自己采用了何种神奇的函数,号称会如何美观,但在那么小的尺寸下,虽然高分辨率屏幕可以显示并测得,但往往肉眼看去并无差异,那么就没有意义。
这一层说的是,设计的内容能被感知,但在审美层面上毫无效果。
比如一颗鹅卵石和另一颗鹅卵石,一滴水和另一滴水,一粒沙和另一粒沙,当然是有差异的,但对人类的正常审美来说,效果毫无区别。艺术和设计行业,都有大量高度平庸的产品,当然有显而易见的形式,但并没有任何审美上的考量,一般我们只成为产品,不称为作品,或者说没有设计含量。在建筑上,我们一般称之为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区别。
对于这两层,对普通人就是大废话,不过从艺术评论的严密分析来说,还不能省略。在这两层上操作的,可以是非常深的专业讨论,但多数是骗子,不赘述。
第三层:有设计/审美效果,但效果不明确
在可感知的基础上,一个设计还必须有显著的设计效果,才谈得上设计,或者说设计是有效的。
对于普通人并不灵敏的感官和审美来说,这其实要求很明显的差异。
比如从噪声到到白噪声到音乐,差异当然是可感知的。但是否有审美效果,则有明显但不精确的分界。
普通的音乐,哪怕优质的儿歌,也显然是可以成为音乐的,显然有审美效果。古典音乐由于遵循基本的节奏、韵律等标准,通常也没有异议,具有审美效果。至于白噪声,那么基本是噪声和音乐之间的边界:更有韵律一点,就是音乐;更杂乱一点,就是噪声。
而某些现代音乐和实验音乐,则在试探音乐的边界,过于复杂或强烈的效果,对于多数人更接近于噪声,那么其审美效果就是不明确的。
视觉上,往往符合基本形式美原则的,比如比例、韵律、虚实、黑白、色彩,都还算是有审美效果的。完全杂乱的,比如无信号的电视噪点,通常我们不认为其有审美意义。
而古典绘画,以及印象派等近代绘画,我们通常会认为具有显著的审美意义,虽然印象派在早期是被认为非常丑陋的。
而两者之间,其实有一些微妙的情况,比如有一点规律性的随机图形,很难说是否有审美效果,比如混凝土的肌理,有人认为非常美妙,有人认为很粗陋。
其实很多现代艺术就是在试探这个美是否存在的边界,对公众主流来说,它是否可以称为艺术,结论是模糊的。
至于设计上,有些设计也在试探设计的边界,比如椰树牌的广告,是否算设计,见仁见智。
本次所说的,小米新logo的设计,如果讨论它和旧logo的差别的话,
那么可以说,这个圆一点和方一点的两个logo之间,差异是显然可以感知的,但这种差异是更美还是更丑,更有效还是更无效,水平是更高还是更低,则无法判断,我认为两者并不存在明确的审美差异,或者说在大规模人群测评中应该是完全随机的结果,所以说其改进程度/差异性在第三层:无审美效果或不可知审美效果。
第四层:有审美效果,但评价见仁见智
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见仁见智,亚文化圈,小众口味,彼之蜜糖我之毒药,都是说的这个层级的情况。也就是说,显然具有审美价值,有设计含量,有一部分人喜欢,但并不会形成广泛认可的设计或艺术品,甚至很多对立的观点,所谓文无第一。
这个最明显的实际上是味觉领域,比如咸豆腐脑和甜豆腐脑,肉馅的粽子和豆沙馅的粽子,香菜芫荽放还是不放。。。以及臭豆腐我非常喜欢,但豆汁真是无能为力。。。
在图标设计上,我喜欢扁平化的抽象设计的,但拟物写实的图标其实也很有趣对不对?很多设计,即使不喜欢,但也能够看出其足够的设计含量且会有别人喜欢,这就够了。
所以,单论本次的小米新logo的本体,由于采用了理性几何学审美的基本形态,配以较微妙的曲线,这种几何美学在整个人类艺术史和科技史上,都有深厚的根基,所以其品质和设计含量肯定是有的,而且属于比较高阶的工业美学,设计团队的专业水平也是世界级的,这一点并无异议。
但对于方的好还是圆的好,尖的好还是钝的好,圆弧好还是nurbs曲线好,简约好还是复杂好,扁平好还是拟物好,这方面绝无标准,也跟精细度工作量毫无关联,任何在此层面评价好坏的,都是一家之言。除非针对性的讨好某一类甲方,否则讨论这方面的 好坏毫无意义。
第五层:基于生理基因的强规律性美学
所谓食色性也,对于人类刻在基因里的需求的迎合,这种设计或者艺术通常具有更强大的说服力,并且可以横穿整个人类历史,比如咸甜类基础口味的食物,又比如人体艺术。
但其实,很多基于生理舒适性的设计都属于此列,包括工业产品和环境艺术,人对绿色与阳光的喜爱同样是刻在基因里的。
类似如对动物幼崽的喜爱也是同理。
当然,烟草 酒精这些生理成瘾性产品也在此列,但基因特征对于当代人类社会不总是积极的,并不都值得肯定。
我们很多设计和艺术都会针对生理性功能需求做主要的考量,比如人体工程学产品,座椅,服装,眼镜,鞋袜,很多也在视觉上形成相应的风格。
对于图标设计以及很多视觉设计,有人说是更符合视觉生理特征因而更愉悦,等等之类的研究,我个人看来,证据并不充分,所以一般不足以上升到这一层次。
哪个平面设计师又真的去做审美效果的脑神经生理比较测试。。。还不是看甲方爸爸的口味
对于logo设计来说,相对审美,不同场景和媒介情况下的可识别性,印刷、刻制、记忆的便利性有时候更重要一些,这些就是工程学和心理生理上的规律了,虽然应该考虑过此方面因素,但本次logo的改进显然也拔不到这个层面。
何况进一步讲,虽然个体基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往往是基于人类社会群体的社会性标准。
第六层:契合/引领整个社会/行业的主流审美
由于审美在绝对意义上,并没有高低好坏,那么能够得到主流人群和行业的支持的,所谓符合普世审美的设计,实际上包含了一个隐藏前提,那就是,这种设计在审美之外,对社会和行业是有显著利益的,通常这些设计是超越个体审美的,这时候才存在所谓主流审美。
比如结构理性主义的设计,有利于提升经济性效率,这种工业美学是广为接受并持久的。
又比如功能主义的设计,能更好的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和大规模应用,也会形成行业主流审美
也比如古典主义,是有利于国家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国民认可度同样广泛而持久。
这种主流审美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虽然并不能说这种审美绝对高于其它,但总体社会评价是更高的。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存在大量美好但浮华的多元化内容,时尚,娱乐,文艺,情感,这些不是坏事,甚至有些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并不应该忽视甚至压制,但也不能把这些作为社会的主体力量,还是要客观准确的看待和把握这些事物。
比如有些很软的东西,比如文学诗歌,却对国家民族生存发展作用很大;有些很硬的东西比如某些科技,却可能毁灭人类,这些软硬虚实的事物都要在具体的社会结构和发展阶段中去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在这个图标设计里,虽然以什么生命的形态作为理念,如果要说文化传承,企业精神,字体的历史传统,还是几何美学的公众共识,还是比较勉强,并不能拔高到这一层。
第七层:依据数理逻辑或客观规律,无可违背的大设计
比如完美的物理公式
或数学的可视化表达
或者生命根源的形式
小到粒子层面的结构图像
大到宇宙级星系的样貌
在我们人类目前的认知水平下,这是宇宙的终极规律,也是终极的美,一切人造物都依附于这些根本性的存在,但对宇宙的认知又离不开人类自身的理性认知能力,这是非常有趣的地方。
这个层级类似于柏拉图描述的那个纯粹理念的世界,也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终极的大设计,看起来这也是有道理的。
这个层级是超越人类自身,却又依赖人类智慧去发现和遵循的存在。
但这个层级并不虚无。很多艺术家和设计师,也明确在追求这个层次,“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很多科学家,也理解规律性自身的美学意义,信仰秩序之美和存在本身之美。
人类自古以来信仰并追求终极存在和理想,只不过西方古代把单一人格神宗教视为终极,中国古代把天地自然或某种不可言说的存在作为终极,当代消费主义将欲望和拜物教作为终极,而当代科学将宇宙规律视为终极。
哪一个更好一点见仁见智,但哪一个更持久和主流则很明确。每一个设计师,当有自己的答案。
(一般做logo设计这个领域,谈不到这个层面,所以只是多说几句)
关于设计费:这个价格不贵
最后说一下两百万这个价格,具体在这个项目上是不是收高了,我不了解内情,但通常来说,不能说就一定是大忽悠。
在中国,设计费是软费用,甲方接受度不高,知识产权保护也比较弱,这是实情。
作为设计师,这方面我还是支持社会应该为设计付费,而且目前看来各行业的设计费用是比较偏低的,不但包括日常产品设计,也包括大国重器的航天器、制造装备、半导体甚至军工产品的设计,当然还有基建工程设计,很多各行业的设计师朋友都表示很苦很穷,这不是个好现象。
设计本身的成本是比较高的,现在工地上一个工人每天都有几百块,一个年薪十二万的设计师不算高的,日薪就有500块,算上各种企业成本,往往日均人工成本要1500,一个普通的设计团队3个人的话,一天就是4500块。资深一点的设计师,36万的年薪的话,一天就要4500,更不要说知乎人均年薪百万。
所以如果是一大三小四人团队,日均成本1万是很普通的。200万不过是四人小队两百个工作日的成本,不到一年。而日本团队还得考虑汇率和国际定价的问题,更不要说原研哉确实是世界知名度的平面设计大师。那么实际工作量最多也就两三个月就能把这个成本用完。
至于图标本身,确实好坏其实标准很模糊,也很难说必要的工作量有多大。但很多按时间收费的行业,不管是律师还是高速收费员或者保安,也确实不是按照成果的最小工作量去算的,而是根据劳动时间。
这个费用显然不针对好坏,而是针对优质团队的基本工作量和成本的,这算个常规费用。
另外,对于大型企业,logo无论好坏,舆论和市场传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也不能太随意。那么请国际知名团队,征求各方面意见,确保质量和影响力达到行业常规水平,折腾两三个月完全是正常的,算下来服务费两百万实在不是什么夸张的事情。
即使是严格公开公正的政府招标,由于很多艺术设计行业主观性强,评委会也好,政府也好,企业高层也好,都并不能有很好的评价体系与标准,大部分时候也就是平衡一下行业知名度和公众舆论以及成本预算承受力,差不多得了,谁也没有更好更高效的方法。不管算是劳务费用,营销费用,企业管理层的心理安慰费用,品牌传播未知风险的保障费用,只要是符合行业惯例,符合法规程序,企业及其董事会认可,没有违法违规行为,就是合理的。
何况确实在市场营销上,大牌设计师有更大的营销效果是业内共识,这次两百万一闹效果更好了,小米自身肯定不亏,而群众高高兴兴吃了瓜,提升了对设计行业的认知,也是好事。
结语:聚焦更高层次,避免无谓的设计
对于设计行业来说,不同的设计对象确实限制了设计所能达到的层次。但这不影响设计师对更高层次目标与可能性的追求和自身素养的提高。
目前的很多设计行业,花了大量的资源,用在无谓的无效设计上,也就是本文描述的第三层,改来改去,根本没有什么普通人能感知的效果差异。这是相当无谓的浪费。红的还是绿的,方的还是圆的。
还有大量的资源,用在没有共识标准的第四层,部分用户觉得好,部分觉得烂,不是因为哪一方正确,而是因为这个层面就没有对错,只有口味——而多数用户的口味,往往是随机的或被资本操纵的。因而在这个层面上纠结设计,没有意义。
这个层面上的繁荣虽然也有多元化的价值,但总体来说价值不大,尤其是在资源并不多,且多数设计师并不富裕的情况下。
全面认识设计行业的共同规律和社会市场的发展情况,不局限在形式本身的折腾,不局限于小圈子或特定阶层的口味,少做无谓的、短暂和浮华的设计,重视人类生理心理规律和社会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尊重科学与工程的客观规律并从中多找素材,对行业和个人都是比较好的。
我更建议设计界能多往五/六/七层去努力,尤其是年轻设计师,多把资源精力投入到更客观、更确定的价值中去,这也是功能主义、实用主义的方向,避免玄学的、虚妄的概念。
就比如建筑设计,做一个功能主义者,科学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就比做形式主义者、消费主义者要快乐的多,虽然并不见得更正确或更正义,更不见得更挣钱更有名。
因为大家真的还是很穷,别折腾。起码全国人民奔小康的这个历史阶段。
完
“大家的建筑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