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脱贫攻坚】最佳素材积累:名言,事例,+时评!

发布于 2021-04-07 23:34

编者按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的重要指示。为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 成为热词。

素材关键词:精准扶贫、扶志扶智、不忘初心、民心民生、深化改革、创新思维、真抓实干、标本兼治、杜绝形式主义

01

名言篇

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3.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 这句话的意思是:民众也劳累了,要好好休息;爱护城中的民众,来安抚四方。)

4.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5.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

6.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管子)

7.河北的山山岭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

8.常言道:创业难,守业更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只有不返贫才是真脱贫。

9. 回望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从孔子的富民思想、屈原的“美政”理念,到朱熹的“足食为先”、康有为的大同之道,历代先贤对富民裕民的追求从未停止。无论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憧憬,还是“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热切企望,无论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深沉情怀,还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政治理想,无数先民对殷实生活的呼唤响彻历史的天空。

10.扶贫“扶”是手段“富”是目的,重在“扶”不是突出“救”。

02

感动中国篇

01



黄大发:脱贫战场上的“新愚公”


20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02



黄文秀:脱贫战场上的醒目黄花


2016年,黄文秀从北师大硕士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支援建设,担任驻村书记。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村里绝大多数贫困户顺利脱贫,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2019年6月17日,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03



“半盲”扶贫局长:张渠伟


据数据统计,渠县四年共减贫136610人,贫困发生率从12.1%降到0.6%,这一条扶贫之路,张渠伟走得辛苦,却依旧坚定。

“获此殊荣,我仅是扶贫战线的代表之一。”节目播出后,张渠伟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殊荣对他而言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唯有扎根扶贫一线,更加努力地工作和顽强地拼搏,为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张渠伟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

扶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病情迫在眉睫,却一拖再拖。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

03

观点篇

1

壮大产业“摘穷帽”;
生态补偿“保家园”;
异地搬迁“挪穷窝”;
医疗救助“除病魔”;
教育就业“绝穷根”;
政策兜底“全保障”。

2

“科学谋划+压实责任”添干劲;“修好房子+建致富路”强基础;
“发展产业+培训就业”促增收;“公共服务+政策兜底”固保障。

3

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精准扶贫方案;
编制一本内容精准的扶贫工作手册;
建立一支精干过硬的扶贫专业队伍;
搭建一个比学赶超的精准扶贫擂台;
打造一批强有力的基层党的组织;
增加一个细化量化的扶贫专项考评;
出台一套导向鲜明的扶贫奖惩措施。

4

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扶贫攻坚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
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扶贫攻坚是“迟一步退百步”的时效工程;
从执政的高度去认识扶贫攻坚是“不脱贫就摘帽”的政绩工程。

5

精准识别,锁定“帮扶谁”。
精准对接,明确“谁帮扶”。
精准施策,着力“怎么扶”。
精准保障,确保“扶得好”。

6

精确规划脱贫攻坚“路线图”,强力突破异地搬迁“主攻点”,
精准打通产业扶贫“主渠道”,积极探索资金整合“新模式”。

7

千万重担众人挑,把扶贫脱贫责任落到每个干部肩上;
磨刀不误砍柴工,把扶贫脱贫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
政策落实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享受一项以上扶贫政策;
积极探索闯新路,不断创新扶贫脱贫的工作机制。

8

立足精准要求,提升扶贫成效;立足脱贫引领,加快县域发展;
立足利益联结,实现 合作发展;立足自力更生,激发内生动力;
立足开源节流,多方筹措资金;立足斩断穷根,巩固脱贫成果。

9

抓统筹,促协调,吹响扶贫工作“冲锋号”;
上项目,扩投入,贫困村屯焕发“新面貌”;
解民困,消民忧,落实惠民政策“暖民心”。

10

结对子,建驻村机制;
理路子,建规划机制;
想法子,建帮扶机制;
甩膀子,建动力机制;
强班子,建引领机制;
凑份子,建联动机制;
造册子,建管理机制。

11

着力擦亮驻村扶贫“精准牌”;
着力构建精准扶贫“滴灌田”;
着力引入脱贫致富“动力源”。

12

突出一个“准”字,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
突出一个“实”字,用实功出实招求实效;
突出一个“早”字,早部署早到位早实施早见效;
突出一个“稳”字,多管齐下巩固脱贫成果。

04

主体段

“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而且因为这种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不可避免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但,从疫情分布的区域来看,全国贫困发生率超过1%的7个省份,包括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受此次疫情影响均较轻;从贫困户类型细分来看,疫情对脱贫攻坚总体进程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局部的。疫情当前,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圆满收官,我们有信心,更有底气。

(湘语文整理)——人民网时评

越是面临发展困难,越要兜牢民生底线。民生连着民心,有了民心,就有信心、有决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的冲锋阶段,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向最难处冲锋,就需要这股心劲儿!

——海报时评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跟突出问题较劲。“整治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清除‘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等现象,想办法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上来”。代表委员们的呼吁提醒我们,脱贫攻坚必须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开对“药方子”,才能拔除“病根子”。脱真贫、真脱贫,才能确保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才能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人民日报时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考中,越到交卷时刻,越要保持定力,保持决断力,保持果敢的行动力,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今年满打满算还有不到10个月,既要统筹疫情防控,又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既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也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千斤重担挑在肩,风雨无阻向前冲。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答卷写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是这一代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也是无上的光荣。

(湘语文整理)——大众网时评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当前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抓手。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更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教育扶贫,破思想禁锢、造脱贫根基,启民智民心、生脱贫茎叶,激创新之举、洒脱贫雨露。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切实激发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要重视贫困人口子女教育,确保他们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真正通过教育让贫困人口子女“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光明日报时评

勇打头阵,敢做“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主力军”。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摆脱贫困,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员干部位于脱贫攻坚第一线,是基层党组织与群众打交道的“第一关”,理应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不断将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花拳绣腿”和表面文章,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连续作战,将着眼点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授人以渔”上,坚持在常态化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咬定目标、勇打头阵,调动起贫困群众脱贫的斗志,使其积极主动行动起来,投身于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之中,做到在思想上先人一步,发展上先干一步。

——红网时评

学用结合是攻坚之要。刘少奇同志提出“共产党员必须使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同思想意识的修养和锻炼密切地联系起来,绝不应该使两者分割开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根本的修养方法。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既要强化理论武装,更要锤炼政治担当,聚焦脱贫攻坚急需解决的难题,善于从经典中找到方法与出路,充分发扬“不信春风唤不回”的信念信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务实作风和“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奋斗精神,学用结合,精准谋划,确保各项脱贫攻坚政策有落实、见成效,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

——多彩贵州网时评

05

精彩时评

莫把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

文:钟超  来源:光明日报

  【点评:标题即为文章观点,直指现象,也表明立场】

  一段时间以来,扶贫领域检查评比多、填表报数多、压力大任务重的现象广泛存在,特别是精准扶贫陷入精准填表的怪圈,成为广大贫困农民和农村的负担。【点评:开门见山,照应标题,指出“精准填表”的不良现象】
据媒体此前报道,一个贫困户光身份证号就填了两百多次,一个村打印资料就花费两万多元,一个乡为迎接一次检查,光打印费就花了10多万元。这种费时费事费纸费钱的工作方式,实在是把好经给念歪了。【点评:引用媒体报道,作为实证,指出“费时费事费纸费钱”的扶贫误区
  把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表面上看是工作方式不对,将机关和企业的工作方法简单套用到农村扶贫工作中,并美其名曰痕迹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文牍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时也是一种不负责任、不作为的表现。当然,扶贫干部对此也无奈,填表、考核、评估的成绩是上级评价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基层扶贫干部只能想方设法把表格填完、填好,表格成为一种应付上级考核的“盆景”,“栽盆景”的技术就比真正的精准帮扶更加重要。【点评:分析“把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的实质
  脱贫攻坚不可本末倒置,这就要求我们秉承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改革规范考核管理制度,激励一线扶贫干部把心思用在田间地头,用在与贫困户交心交流上,用在“扶贫”“扶智”“扶志”的实践中。驻村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帮村里找资金、跑项目、促合作,管理和考核方式也应该考虑工作任务、干部专长和地方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激发广大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脱贫成效检验并不断调整工作方法。【点评:从“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角度,进一步深入论述,指明扶贫方向
  扶贫无案牍劳形,脱贫方成事可冀。扶贫工作有自身的特殊性,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肯定行不通。各级扶贫相关部门应潜心多总结经验和不足,扬长避短。驻村干部只有多些真抓实干,少点花拳绣腿,才能真正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删减)【点评: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莫让扶贫变成滋生懒汉的温床

文:王武  来源:共产党员网  

  贫困,除了自然的、历史的、客观的因素外,最主要是人的问题,是人的观念、信心、能力的问题。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扶贫工作亮点频现、成效明显,但是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脱贫后再次返贫的现象。【点评:提出观点,摆出现象
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帮扶对象本质比较懒惰,思想固化难以改变,帮扶干部推一把他就走一步,“临时”努力脱贫后又再次回到堕落的深渊。另一个原因是扶贫思想工作不到位,致使部分群众滋生“等、靠、要”依赖心理,由勤劳变堕落,失去自我奋斗的动力。【点评:分析原因,照应标题
  笔者有幸参与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其中就有一个帮扶对象是没房没车没存款的未婚青年,未面对面接触之前,笔者一直在幻想结对帮扶对象的各种贫困原因,立志一定要帮他走出贫困,实现同步小康。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帮扶对象不止和一般贫困户一样在物质上贫乏,更严重的是其在精神上的自甘堕落。一个年轻的农村小伙,没房没车没存款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不努力去改变现状的堕落心里就不能原谅了。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专业技能,可以不出门打工,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轻年人,荒弃自己的两亩良田,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东混西借过日子,这是何等“志穷”!【点评:结合切身经历,列举真实案例,进而进行剖析:不思进取,不务正业
同时,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笔者也惊奇地发现,有些不是贫困户的群众看到结对干部给贫困对象送钱、送物,送点子、送项目的时候,不知不觉的产生一种错觉:穷也是有好处的!然后在迷迷糊糊中失去了自我奋斗的意志,抱着“反正政府会帮扶”的依赖心理过日子,慢慢地走向了“贫穷”的队伍,严重影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局。【点评:进一步指出“懒汉”思维的更严重表现:依赖政府,以贫穷为资本
  可见“志短”已经变成了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先解决“志短”的问题,才能在扶贫工作上取得稳定成效,才能避免“因扶贫而导致贫困”的现象。
群众的思想和力量是无穷的,精准扶贫工作要着力于改变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树立他们的志气,更新他们的观念,激活他们自力更生、奋力致富的潜力,让贫困户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让扶贫变成共同致富的摇篮,而不是滋生懒汉的温床。【点评: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指出对策】

精准扶贫要扶到根子上

文:杨亚林  来源:人民日报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切实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就要立足实际,把精准扶贫扶到点子上、根子上,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行动,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提高扶贫精准度,先要把贫困群众从“穷窝”里挪出来。一些贫困群众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里,既有迫于偏远、贫瘠、封闭自然环境的无奈,也存在“住惯的山坡不嫌陡”的惯性。为把这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山区的群众搬出来,我们坚持把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贯穿于搬迁全过程,数万名干部深入千家万户开展工作。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挪个窝”,而是要围绕搬哪里、怎么搬等问题通盘考虑。昭通坚持全市“一盘棋”,打破原有的县、乡、村的界限,探索“进城、入镇、进厂、上楼”安置模式,让36.24万贫困群众实现了由落后山区到现代城镇、由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
  提高扶贫精准度,要想办法切断“穷根”。易地搬迁只是手段,发展致富才是目的。我们追求的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昭通有苹果、马铃薯、竹子等高原特色产业,以此为抓手,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引导专业大户,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产业支撑。以彝良为例,该县有丰富的天麻、竹笋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以前大多停留在传统生产模式上,难以带动贫困户增收。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农户”的机制,推动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发展好产业、统筹好经营,既能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又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提高扶贫精准度,更要改变人的思想,扶智与扶志缺一不可。一方面,对干部来说,脱贫攻坚的过程虽然艰辛,但需要大胆解放思想、敢于求变求新、勇于顶住压力、善于抓住机遇,带着真心、真情投入到脱贫工作中。用好理念、好方法、好作风为群众服务,旧貌终会变新颜。另一方面,对群众来说,暂时的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通过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接纳新观念,坚定脱贫的决心、树立致富的信心,个人才能用自己的力量搬走贫穷的大山。
  如今,我们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脱贫攻坚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当此之时,务实为先、精准为要,让脱贫过程更扎实,保障脱贫结果更真实,才能真正使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有删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